燕 群 (萊蕪職業技術學院師范教育與藝術系藝術設計教研室 山東萊蕪 271100)
當今的信息化時代,高職教育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成為高等教育隊伍的生力軍,藝術設計專業是高職院校設計教育重點專業,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設計能力,為社會提供合格的設計人才。設計色彩是藝術設計專業的造型基礎課,在教學重點上如何體現從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構建體現高職設計教育特色的教學體系,是當代教育背景下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應當深入思考和認真研究的熱點.
聯系當前實際,高職院校藝術設計的學生與本科院校同類專業學生相比,在美術基礎上有較大差距,而且高職設計類專業課時安排都比較少,圍繞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的培養目標為核心,應當結合專業內容來設計課程內容,教學理念應著眼于以開拓學生的色彩創意能力為目標,提高學生藝術設計的創意能力和綜合藝術素質,使設計專業的學生掌握對色彩規律的認知、審美、綜合及創新能力,能夠自由運用主觀色彩為設計創作服務。這是當今教育背景下高職設計色彩課程改革的重點。傳統的色彩教學模式都是以寫實色彩寫生為主,對具像對象的寫實描繪束縛了學生的創造力。要把創造性思維和設計能力的培養始終放在一個首要的位置,讓學生個性發展、創新能力、綜合能力和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和良性發展。
在教學實踐中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首先要明確課程目的,變“繪畫色彩”觀念向“設計色彩”觀念轉化。長期的傳統色彩教學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發展,禁錮了學生的主觀色彩意識的培養。應當首先注重色彩理論知識的教育,從欣賞的角度,分析西方的色彩名作范例,提高學生對色彩的認知能力,轉變思想觀念。教師要重點向學生介紹西方流派的色彩觀念,了解西方色彩由具象階段到抽象階段的轉變過程。采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欣賞和學習西方藝術大師譬如梵高、畢加索、米羅等人不安于傳統巢穴、不懈努力進行科學色彩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讓學生通過欣賞和臨摹大師作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主觀色彩置換,向色彩大師學習畫面精彩的色彩構成關系,轉變慣性的“繪畫色彩”觀念。教師在寫生中還要引導學生學習如何認真分析自然色彩的內在關系,找出規律性特征并有所創新。學會從自然色彩規律中采集、歸納、整理色彩,主動地營造設計色彩,建立主觀色彩意識。
2.改善課程功能,在課堂訓練中著重開發學生的創意思維與設計的有機結合。設計的核心是創意,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系統的、科學定位的形象思維訓練。設計色彩的訓練與寫實色彩訓練既有聯系又有明顯的區別,就目的和目標而言,寫實色彩注重“再現”,設計色彩注重“表現”。如何把寫實色彩轉換為設計色彩的表現,在長期的實踐教學中采用以下的卓有成效的訓練方式:物象的平面歸納法、分解與重構訓練、色調的變調練習、分階法、限色法等。根據寫生靜物素材進行整體的色彩歸納、用色彩理論對客觀物象進行夸張、簡化;以寫生作業為素材,做變色變調訓練。比如可以把紅色調的畫面替換成綠色調,以及在明度、純度等各方面的改變,例如把暗調子換成亮調子,讓學生根據畫面改變前后的色彩視覺效果,獲得主動性的色彩體驗。以自然為素材,做色彩的提煉歸納訓練:譬如自然界動物如蝴蝶、獸皮、鳥羽的色彩變化十分斑斕,作為參考,適當增加一些色彩提煉歸納和替換的練習,即在一張色彩關系復雜的圖片上,提煉、歸納出主要色塊,再將這些色塊重新組和成整體性的大結構畫面,使學生逐步進入設計色彩的層面。在表現手法上打破常規,可以考慮使用多種多樣的工具材料,例如彩鉛、油畫棒、水彩、丙烯等的結合使用,也可以使用絲瓜絡、刷子、海綿代替傳統的畫筆創造畫面,呈現新穎的肌理效果。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獨立思考和想像空間,大膽地進行創意性的色彩表現,超越材料本身的實用價值,納入到合理的色彩意向表達中。
3.重視設計色彩的人文內涵,開拓色彩教學的研究思路,借鑒利用中國傳統色彩文化。中國傳統色彩觀念始終是主觀性的裝飾觀念,尤其是民間美術如剪紙、皮影、刺繡、年畫等藝術畫面,重視色彩歸納,重視主觀表現,強調色彩的單純和平面意識,配色強烈大膽,與西方現代繪畫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是設計色彩創意取之不竭的素材寶庫。教師有意識地向學生宣傳和強調中國傳統色彩規律的運用,用發展的眼光汲取民族色彩的規律和精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設計不是單純的技術訓練,背后蘊涵的是深厚悠長的民族文化底蘊,只有這樣的設計才能在國際上取得競爭力和優先權。這是我們必須訓練和掌握的課題,能夠增強學生的主觀色彩意識,也是對學生愛國主義的教育,能夠構建具有中國濃郁特色的設計色彩教學新體系。
4.作為設計基礎教學包含的內容包括表現技巧的訓練,這也是培養學生設計創新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時代需要新的色彩表現語言。社會的發展使新材料、新技法不斷涌現,為此,將色彩表現的多樣性研究納入教學實踐刻不容緩。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使用新材料進行色彩創作,注重新材料的示范引導和講解,不同的材料和技法實驗帶來前所未有的色彩視覺語言,能夠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習。另外,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探索高職設計教育開發和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的的途徑和方法,啟發學生利用數碼相機拍攝數碼照片,并且能夠結合計算機輔助設計,利用圖形圖像編輯軟件進行設計色彩的創作。也是設計色彩課程的流行趨勢,借助pothoshop、coredraw等電腦軟件可以很輕松地作出各種手繪無法達到的效果,電腦取代傳統顏料為設計色彩教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設計表現方式和巨大的藝術想象空間,大大節省制作時間,有效地把學習的重點放在思維訓練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上。為傳統色彩教學體系注入新鮮血液,要引導學生酌情使用。
5.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注重與專業的結合,教師要在教學中經常性地根據具體問題講授色彩在專業設計中以及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比如多帶學生外出,觀察色彩的四季變化;留心色彩在現代建筑、園林綠化、商家店面裝修、服裝等方面的實踐運用,其中的色彩設計,都是人們根據環境的特點來安排與組織的。設計的色彩在內容上更多地強調了人為、主觀的因素,并在環境的基礎上發揮與創造。除了這類環境的色彩具有較強的人為設計特征,在特定的環境中,色彩也反映歷史、文化、民俗等等相關的人文因素和人文內涵。有時在授課余暇中也會給學生放映一些中外富有色彩啟發的影片;有時會在課堂上聆聽德彪西、貝多芬的經典音樂曲目等,用音樂來激發學生的色彩激情,運用一切手段來激發學生創造精神,發展他們豐富的想象力。
對于當前國內設計教育的現狀來講,高職設計色彩課程的改革與研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通過研究,能夠使設計專業的學生掌握掌握色彩表現形式,能夠自由運用主觀色彩為設計創作服務,提高學生藝術設計的創意能力,提升綜合藝術素質;能夠改善設計色彩課程教學質量,提高設計教育的層次與績效,促進一線專業老師的科研水平;構建富有高職特色的藝術設計色彩教學模式,充分實現我們的設計人才培養目標。為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廣大師生在當前信息時代環境下如何進行設計色彩課程的教與學提供有力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