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萍
聲樂是一門特殊的藝術,也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藝術,它是以自身的器官為藝術表現手段和工具的一種藝術形式。在當今社會,清晰順暢的語音已經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交流手段。具有良好的嗓音是人們的基本需求,對于教師而言尤為重要,所以嗓音對聲樂演唱者來說更是至關重要的,有些人只重視聲音的訓練而不注意保健,其實是不科學的;處于變聲期的聲樂學生如果盲目的訓練與模仿,不僅會導致聲帶疾病還有可能會失聲,不科學的嗓音訓練很容易就會使嗓音出現病變。經過調查研究結果表明,處于變聲期的聲樂學生的嗓音疾病不容樂觀。為了防止這種現象文章針對變聲期的學生的聲音特點及科學的訓練方法與保健方法做了詳細介紹,闡述了如何保護與訓練處在變聲期的學生的聲音,使他們安全度過變聲期,擁有一幅健康的嗓音。
聲音就是力量。聲音就是我們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身份證,當它從我們的身體里呈現出來的時候,意味著它正向世界展示著我們。因此,聲音就像一個比喻、一個向世界說明著我們是誰的標志。我們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里,如果你擁有自信的、有說服力的聲音,那么你可以很容易地區分開被重視與被忽視的兩種不同感覺。
中國人歷來重視內在美,但誰也不能否認外在美,如果內在美能與外在美結合起來,則是更完整的一種“美”。對這種“完美”的追求,恐怕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對于語言表達來說,也是如此。一個人一開口,最吸引人的,當然是話語所攜帶的有用信息,即好的內容;換言之,我們在說出吸引人的話語時若能運用上悅耳的嗓音,則是如虎添翼,表達效果與感染力都會得到提升。
現實生活中,不論是藝術嗓音行業的演員也好,非藝術行業的嗓音從業者也好,還是自娛自樂層面的普通民眾也好,在用聲方面總會有一部分人存在著“崇高媚強”的心理,這是導致嗓音受到損壞的重要原因之一,處在變聲期時的學生的嗓音也是如此,那么,要想保護好變聲期學生的嗓子,首先要了解其嗓音變化時期的身體、生理等特點。所以,只有充分了解掌握了變聲期學生的嗓音的基本特點,才能更好地保護他們的嗓音,使他們能有一個健康、清脆、明亮、甜美的嗓音。
變聲是一種生理現象,是性腺發達所引起的第二性征,是咽喉在短時期內急劇長大而引起的。人們在兒童時期喉頭、聲帶都比成年人小,大約只有成年人的一半左右。這時的發聲器官比較脆弱,男孩女孩的聲音差異不明顯。但到了青春發育期,由于內分泌的作用,身體各方面迅速發育,喉部在外形和機能上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喉頭、聲帶等發聲器官迅速生長發育與變化而引起明顯的聲音變化。這一時期在生理學上就稱之為“變聲期”。
人從出生時起到10~11歲前這個階段,屬于童聲階段。據生理學家與醫學家觀察的結果:“在變聲期前男女兒童喉的大小相差無幾,喉的形狀與體積的生理變化也很小。”從嗓音特點來說,音質、音色、音量和音域都大體相近。而在青少年步入變聲期時,男孩與女孩在變聲期中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其一由于女孩的青春期較早于男孩,變聲也早于男孩;其二女孩的變聲過程要短于男孩;其三女孩的聲音變化也不像男孩那么明顯,且比較容易。此時,是青少年第二性征發育的時候,男孩約在12~15歲,女孩約在11~14歲時。由于身體在身高、體重方面發育較快,其他器官也相應在發育,其中咽、喉、聲帶等發聲器官也在短時間內迅速長大,引起嗓音發生顯著變化。男孩變聲后嗓音低沉,比女生低一個八度,同時帶有寬闊的胸音;女孩則沒有了以往的柔嫩的童聲,變成了成年女子清脆的嗓音。
從生理學觀點來看,變聲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變聲初期,此階段聲帶輕度充血,沒有其他特殊的表現,聲音嘶啞,嗓子不舒服;第二階段是變聲中期,也稱旺盛期,是急劇變化時期。除有充血現象以外,還有發聲功能方面的變化,雖然喉和聲帶突然增大,但發聲功能還不能立即完全變成成人的胸聲,出現不協調現象。此時的青少年不能控制嗓子發音,不能持久的唱,聲音變沙、沉悶,在勉強發高音時會出現怪音,嗓子分泌物增多;第三階段為變聲后期,這個階段是胸聲發聲的鞏固階段,喉部組織結構發育完成,男孩喉結明顯突出,說話聲、歌唱聲都已變為成年人的聲音。
變聲期一般在12歲左右開始,在17歲左右結束。從全國各地統計數據來看,最早變聲者為11歲,最晚者為20歲。變聲期持續的時間,如果僅以聽覺判斷,以說話聲音的變化來確定時間,通常僅僅需要3~6個月,最長為一年左右;如果以歌唱發聲變化為定型時間來計算,需要一到兩年,有的甚至需要三到四年才能完成變聲,可見,歌聲變聲期比說話變聲期持續的時間要長。
學生處于變聲期時最好少說少唱,但為了健康的成長,為了不浪費學習的寶貴時間,也不能不說不唱。作為從事聲樂教育的老師來說一方面要了解變聲期的特征,另一方面要正確的指導處于變聲期的學生進行歌唱訓練。一切能力都是由訓練中發展起來的,在變聲期時如果能正確的使用嗓音,對發聲器官的發育是非常有利的。
處在變聲期的學生的嗓音訓練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注重樂感與聽覺的訓練
在對變聲期學生的嗓音訓練中,首先要加強對變聲期學生的樂感與聽覺的培養,因為,樂感與聽覺在嗓音訓練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只有培養他們較好的音準、節奏等樂感和對發聲正誤的聽辨能力,才有可能唱好歌。因此,把培養變聲期學生有樂感的“音樂耳朵”放在變聲期歌唱訓練的首位,就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重歌唱姿勢與狀態的訓練
在對變聲期學生的嗓音訓練中,可加強對變聲期學生正確歌唱姿勢與狀態的培養,為發聲器官的協調運動和美好的歌唱奠定良好的基礎。在訓練中要做到“六不”:胸不塌、肩不抬、頭不仰、喉不緊、氣不憋、聲不喊,從而逐步養成身體直、重心穩、上胸開、雙肩松、面部自然、精神飽滿的歌唱姿勢與既放松又積極的歌唱狀態。
3、注重呼吸與呼吸肌肉的訓練
呼吸是發聲的動力,是歌唱的基礎。正像人們常說的一句格言:“誰懂得歌唱的呼吸,誰就會唱歌。”學生處于變聲期間可采取先練呼吸后練聲的訓練方法,多練無聲的純呼吸練習。既為歌唱打下良好的基礎,又能使處在變聲期的學生安然無恙的度過變聲期。
4、注意聲音的高位置與共鳴的訓練
正確的發聲與美好的歌唱是建立在運用共鳴之上的。如果把嗓子比作“本錢”,共鳴就好比“利息”。我們要教會學生用“利息”歌唱,這無疑對處于變聲期的學生的嗓音是一種保護性的訓練。聲音的高位置是共鳴的最佳選擇,高位置主要是指頭腔共鳴,即頭聲。聲音的位置越高,頭聲的成分就越多,音色就越優美。因此,在變聲期的歌唱訓練中,要讓變聲期的學生追求音質美,而不強求音量大,學會用輕聲高位置的方法進行歌唱,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發聲時,多采用弱聲練習;在發聲練習的選擇上,多采用哼鳴練習;在音階練習的選擇上,多采用“U”母音練習。
5、變聲期學生的嗓音訓練中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要切忌盲目的擴展音域或擴大音量;第二,訓練時間不宜過長,要“多餐少食”;第三,還要注意演唱的歌曲不能過大、過難或成人化,否則會導致病變失聲或終身沙啞癥狀。
變聲期是嗓音成長的關鍵時期,發聲器官要發生巨大的變化,必須加以足夠的重視和保健。變聲期學生的嗓音訓練與嗓音保健是相輔相成的,其二者缺一不可。嗓音保護的關鍵是需要掌握正確的、科學的發聲方法。這不僅是每一個家長保護子女的歌唱天賦與嗓音健康的重要責任,也是每個從事音樂教育者和聲樂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在變聲期間學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合理用嗓
學生在變聲期間,可以適當的進行歌唱訓練和從事歌唱活動,最好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進行。由于變聲期聲帶的充血、水腫、聲門閉合不嚴的程度與用嗓的時間多少成正比,所以用聲的時間不能過長,每次用聲在15分鐘左右為好;音域也不能過高或過低,最好以一個八度為宜(女孩略偏高,男孩略偏低);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亂喊亂叫、大哭大鬧、大聲呼叫,以免損傷發聲器官;做到用而有度,用而有余,決不能無節制的濫用嗓音。對處于變聲旺盛期的孩子,可給予特殊照顧,暫時停止用聲。總之,在這個時期的用嗓要特別謹慎,尤其對那些具有歌唱天賦的青少年,更不能草率從事,濫用嗓音,毀了終身事業,要正確引導他們安全順利的度過變聲期。
2、注意身心健康
發聲器官是人體的一個組成部分,特別是在變聲期間,發聲器官更為敏感,人體的哪一部分發生病變都會影響發聲器官的健康發育。如傷風感冒、消化不良、風濕病、貧血等。特別是傷風感冒所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癥。
同時還要教育變聲期的學生正確的認識變聲期現象,避免不必要的心理與精神負擔,幫助他們克服各種心理障礙,調理好心態和情緒,防止過分的“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情緒。總之,使青少年在變聲期間保持健康的身心發育,才能為嗓音的過渡提供良好的基礎,使其健康的度過變聲期。
3、注意運動有度
在變聲期間的學生,為了其身心健康和生長發育,要積極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和體育鍛煉,以增加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但不能運動量過大和過多的參加劇烈的運動,以免因過度勞累而加重變聲期間聲帶充血與水腫狀態,影響聲帶閉合的張力以及造成有關歌唱肌肉的僵硬。
4、注意飲食有節
學生在變聲期間,生活飲食上一定要有規律,要注意增強營養,多吃蔬菜、水果及蛋白質、脂肪之類的食物,以滿足變聲期身體迅速發育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飲食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尤其是忌食辛辣及過冷的食物。雖然有些孩子從小就有吃辛辣食物的習慣,但在變聲期間,還是要忌食對發生器官有強烈刺激性的食物。在盛夏炎熱之時,不要過多的喝冷飲,特別是唱歌和運動之后,不要立即喝冷飲,否則會導致嗓音疾病。還要禁忌煙酒,煙酒不僅對處于變聲期的學生的嗓音損害很大,也不符合學生的行為規范。
5、注意生活起居
學生處于變聲期間要保證生活起居有規律。首先要注意勞逸均勻,保證足夠的睡眠,使發聲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其次處于變聲期間的女孩在月經來潮時,要多休息少用嗓,感到說話都很吃力時,即可暫時停止用聲。第三,要定期請嗓音保健醫生檢查嗓子,一旦發現病變,便可及時治療。最后要堅持每日早晚用溫鹽水漱嗓,不但可預防咽喉部和扁桃體等各種炎癥,還有消炎保養嗓子的作用。
聲樂教學中處于變聲期的學生的嗓音保健與訓練,不僅關系到他們的聲音與身心的健康成長,也關系到我國聲樂人才培養的系統工程。嗓音只有在正確、合理、科學的使用中才能得到加強和鍛煉,同時平時要注意積極有效的保健,才會有一個好的、健全的聲音。因此,我們必須以科學的訓練方法和有效的保健手段作為積極保護變聲期學生嗓音的良好途徑,從而提高全民族的嗓音質量。
通過研究分析,便得知變聲期是青少年發聲器官發育成長和嗓音變化發展的關鍵時期。從事聲樂教學工作的教師應了解和掌握變聲期的學生的聲音變化規律,并以正確的、科學的發聲方法與訓練方法積極引導學生,保護好變聲期學生的嗓音,對音樂教育與聲樂教學工作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