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晶晶 西南民族大學政治學院
試探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多維兼容模式
蔡晶晶 西南民族大學政治學院
“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兼容是社會主義改革探索的邏輯主線,造就了市場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兩種重要的兼容模式。本文認為社會主義改革必須堅持以“社會”為主義,選擇“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多維兼容的制度模式。
社會主義;市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市場社會主義是國外在傳統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夾縫中探索“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兼容的經濟體制,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是在傳統社會主義基礎上探索“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兼容的制度模式。分析比較兩者,能夠幫助我們把握“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兼容的路徑規律,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實踐內涵,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
“市場社會主義”并不是一個新名詞,它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一股重要的思潮,是20世紀20、30年代以來探索社會主義公有制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理論或模式。它既不同于以美國為代表的市場社會主義,也不同于以蘇聯為代表的計劃社會主義的社會經濟體制。
市場社會主義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從初步形成到思想確立。我們從羅默的“證券社會主義”模式,米勒的“合作制市場社會主義”模式中可以看出將社會主義的價值觀與市場經濟的效率結合起來,覓其要義,可以梳理出當代市場社會主義思潮的理論表征和基本內容:(1)在所有制上,都主張通過對資本主義企業的改造而實行一定形式的公有制,不同的模式分別采用集體所有、全民所有或合作所有等多種形式,但也有主張在一定程度和范圍內保留私有性質的企業。(2)在運行機制方面,都以市場作為配置資源的基礎性手段,企業完全在市場上競爭。(3)國家保持對經濟活動的宏觀、間接調控,以彌補市場的缺陷,促成收入分配的最大社會平等。(4)追求的共同目標是通過市場與社會主義的結合以實現資本主義的經濟效率與社會主義的平等、民主和自由,即用市場體制解決效率問題,用社會主義解決平等問題。
中國在發展社會主義時,經歷了長期的探索,將市場經濟納入到社會主義發展中,是根據社會主義的發展目標而提出的,在選擇市場的過程中都選擇了逐步兼容的策略,由點到面、由部分到全部的過程。市場社會主義的“二元論”、“中性論”、“聯姻論”、“主導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計劃市場”并存、“三位一體”、“四位一體”兼容模式。但是,市場社會主義堅持以市場為先導的逆向思維模式,核心目標是實現市場與社會主義的兼容,往往忽視了社會主義的性質;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是以社會主義為先導的兼容思路,是以社會主義為主導的制度兼容模式。
傳統市場社會主義把市場經濟體制移植到計劃體制的框架內部,但沒有考慮市場機制與計劃機制以及傳統社會主義政治、文化、社會等的兼容性,在發展市場經濟的時候,忽視了市場經濟配套的社會主義政治、文化以及社會整體的因素,結果計劃與市場矛盾引發政治、意識形態、社會動亂等危機,這是東歐市場社會主義失敗的根本原因。如南斯拉夫盲目追求國家職能的消亡,發展市場經濟的時候根本不考慮政府利益、政治需求,沒有實現市場經濟與傳統政治、文化的兼容,反而采取激進措施廢除國家職能、忽視黨的領導以及社會主義文化理念等,最終導致了社會主義的解體。
而當代市場社會主義則堅持資本主義傳統市場機制與社會主義理念兼容的原則,試圖在資本主義外殼內部孕育出社會主義,但社會主義內部的諸要素根本沒有提及,抑或潛意識中要借鑒資本主義的社會要素,這個特點決定了這種兼容模式的烏托邦或改良性質。如“工人自治型市場社會主義”只關心合作社企業內部的社會主義,“經理經營型市場社會主義”僅從利潤最大化原則經營企業實現社會主義,“經濟民主型市場社會主義”也不過是在經濟領域推行民主而并沒有真正觸及政治問題。至于文化問題他們根本沒有提及,也許他們覺得資本主義的文化制度就是市場社會主義應該具有的文化制度;關于如何協調整個社會發展機制問題更沒有探討。
21世紀以來,我國改革進入攻堅的關鍵時期,圍繞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改革路徑,改革過程中積累的問題逐步由個體問題轉變為社會問題,如環境污染問題、資源浪費問題、教育問題、醫療問題、住房問題、農民工問題等,這是我國改革路徑必然產生的結果。
科學發展觀正是針對我國社會主義發展中出現的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不能完全兼容而提出的。經濟發展方面,貫徹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政治方面,強調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構建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政治制度;文化方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文化產業與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先進文化等,加強文化與市場經濟的兼容,建立兼容市場的文化機制與文化類型;社會發展方面,提出構建和諧社會,把“和諧的社會主義”作為未來社會主義發展的目標。這種新目標的提出,標志著我國對社會主義性質與任務的最新認識,這既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又符合我國當前的社會主義發展實際。科學社會主義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社會主義的目標”,而人的全面發展本身就包含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
因此,“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兼容的歷史與現實表明,也必須兼顧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因素,把社會主義作為一種社會制度,以“社會”為主義,選擇符合社會發展的制度模式。
[1]王衛.寧少林.90年代西方市場社會主義思潮述評[J].教學與研究:2001(10).
[2]周新城. 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關系論爭的回顧與辨析[J].學術探索:2004(5).
[3]徐俊峰.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兼容模式的維度分析[J].先驅論壇: 2010(13).
蔡晶晶 ,女(1988-),湖南永州人,西南民族大學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