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瓊 深圳市沙井辦事處
試論高校職業指導改革與實踐
何亞瓊 深圳市沙井辦事處
高校職業指導工作是在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回顧多年來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歷程,我們發現,近年來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改革與實踐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還存在不少問題。本文針對高校職業指導改革與實踐中的指導內容、工作平臺、手段措施、信息采集與利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并提出改進的對策設想,即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組織體系由單一管理轉變為立體的三級管理模式,以集中突擊教育為主轉變為全程職業指導,加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高校;職業指導;改革;實踐;對策措施
高校畢業生就業難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政府和高校都在采取積極措施大力促進畢業生就業。當前大學生就業難不是總體數量上供大于求的問題,而是質量上存在問題。與其他職業培訓機構和職業介紹中心不同,高校承載著為學生成功奠定基礎、為社會發展提供支撐的使命。因此,高校必須改革現行的以簽訂就業協議為目的,以傳授擇業技巧為重點的職業指導模式。在尊重學生主體發展和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和的基礎上,尋求職業指導工作的改革與實踐的新思路,促進學生就業穩定、職業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實現自己的職業生涯價值和社會價值。
目前各高校都建立了職業指導服務的機構,配備相應的工作人員并提供一定的經費。職業指導服務機構通過開設職業指導課、發布就業信息、組織雙向選擇招聘活動、應聘技巧訓練等活動對高校學生進行職業指導。經過幾年的探索,廣東地區高校職業指導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有效幫助大學生充分就業、實現職業發展還存在一定的距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目前很多高校的職業指導主要是就業信息指導和就業技巧輔導,而對開發學生潛能、塑造學生個性和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等方面的內容涉及較少,對其余四方面的指導內容更是缺乏。這樣做忽視了更廣泛的大學生群體的職業指導,導致許多本該在低年級開展的指導內容沒有實施,從而影響職業指導預期目標的實現。
高校的專門的職業指導機構成立晚,從事職業指導的老師許多都是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干部和輔導員。這類人員雖然有一定的認識體驗和工作經驗,但并沒有經過系統化的職業指導業務培訓。經過培訓的職業指導人員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大,有的剛考取指導師資格就換崗,人才流失現象嚴重。所以高校的職業指導工作大都流于形式、不能專業化地深入開展,也就不能充分發揮其指導作用。
當前高校的就業指導形式以開設職業指導課程居多、輔以一些講座,重理論、少實踐、缺活動,有的高校甚至安排一兩百學生一起上“大課”,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性較差,教學效果不太理想。
(一)職業指導服務的內容缺乏系統性。視就業信息和就業技巧指導為職業指導服務的全部內容,視職業指導課程為職業指導服務的唯一渠道,某些職業技術學院職業指導課程設置較為彈性、有的院系設為必修課,有的院系設為選修課、缺少大力開展校企合作建設的實習基地提供的實習實訓崗位資源、沒有專門的高校職業指導科研機構為后盾,職業指導服務工作泛而不實、蜻蜓點水,無法在學生、家長、用人單位中迅速形成認可度和美譽度。
(二)職業指導的重要作業用沒得到發揮,職業指導存在工作網絡不完善的問題。將高校教育一概視為精英教育,沒有認真領會教育部關于“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精神。全員化職業指導體系未能建立,將職業指導部門等同“雞肋”,職業指導隊伍缺乏專業、系統的培訓,職業指導人員隊伍專化水平低。
(三)職業指導工作缺乏豐富的社會資源的支撐。校企合作、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沒有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沒有足夠的用人單位提供崗位給在校生開展職業體驗、就業實習、頂崗實習的機會。重理論知識學習,少職業技能磨練的傳統慣性,使不少高校職業指導課程還停留在傳統的課堂教學、紙上談兵階段。
(一)高校職業指導的工作平臺由單一管理轉變為立體的三級管理模式——“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模式,這種模式的弊端是難以安排具體的日常操作事務。高校應高度重視職業指導工作,協調或共享現有的教育資源,改變“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孤軍奮戰的局面。對具體的職業指導事務的運作采用“校—院系—班級”三級管理模式,由主管教務工作的校領導和相關機構負責人組成職業指導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定職業指導工作的思路、方針、政策,進行宏觀的管理和監督;職業指導辦公室負責各類信息的搜集、整理、分類,層層下達;各個院系保證每位畢業生都能快速地獲得最新的信息和各種職業指導活動方案等。這樣的立體三級管理模式能提高職業指導工作的實效,促進職業指導工作的發展。
(二)高校職業指導的形式由以集中突擊教育為主轉為全程職業指導。“全程職業指導”是指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就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向學生講解就業政策和傳授求職技巧。將職業指導的對象擴展到所有年級的學生,同時高校職業指導要以職業生涯規劃為導向,還要加強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
可見,高校職業指導改革與實踐不是一個單一的過程,而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本文對高校職業指導改革與實踐中的指導內容、工作平臺、手段與方法、就業信息采集與利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并提出了改進的初步設想,希望能對改善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社會現狀有點滴貢獻。
[1]張小建.創新職業指導-新理念P101-102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2]邵小芳.大學生職業指導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6,(16).
[3]張小建.創新職業指導-新實踐P243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4]唐玲,蔣舜浩.對高校就業指導模式變革的理性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