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光
(深圳市布吉高級中學 廣東深圳 518112)
孫子的軍事思想與我國籃球運動的改革
周景光
(深圳市布吉高級中學 廣東深圳 518112)
孫子革新進步的軍事思想與當代籃球運動的改革有著密切的聯系。孫子的創新精神對于當代籃球改革中的一些關鍵問題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文章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借鑒“重勢”“任勢”的宏觀思維,認清當今世界籃球運動變革的主流,自覺的投入改革實踐;借鑒“以道為首”、“以人為本”的兵家理念,正確認識籃球運動的主體,把“固本”作為首務;把握“兵家之勝,不可先傳”的革新精神,解放思想,確立與籃球運動變革相適應的新思維新觀念;借鑒“踐墨隨敵,以決戰事”的開拓精神,開拓創新和發展籃球運動理論,為籃球運動變革提供理論牽引和支持。以此探討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掌握在籃球競賽之前的戰略主動權。
籃球 孫子 改革
孫子的偉大,不僅僅在于他留下了給我們啟迪和教益軍事名著《孫子兵法》,更重要的是《孫子兵法》所蘊含著的革新進步的精神資源,讓后人用之不盡、取之不竭。從孫子的生卒年代來看,他面對的是大發展、大變革的春秋末期社會。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他能夠順應時勢,冷靜觀察,大膽探索,深入思考,梳理舊典,吸收新知,最終以勇于創新的精神把中國古代兵學推進到一個嶄新階段。創新性、進步性是《孫子兵法》的內在品質,它是一個開放的軍事理論系統,具有廣泛的適應性,特別是在重大的軍事變革關頭,更顯示出它的這一優勢。
現代籃球運動起源于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變革和人們對新的生活方式的不斷渴望和追求,籃球運動的理論和具體的活動方式方法也在不斷的創新、完善和發展。就如籃球界呼吁的一樣,要加強對世界籃球運動的研究,把握趨勢,解釋規律,采取措施,積極應對。為適應籃球運動發展趨勢,中國也要進行有特色的籃球運動改革。孫子革新進步的精神恰好能給我們籃球運動的發展以啟迪和教益。
孫子認為戰略指導就是借助于客觀形勢的能動行為,而不是純粹的主觀意愿。用孫子的話說就是:“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只有順時而行,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用孫子的觀點講,勢比人強,所以他就把謀勢、任勢看成球隊建設、競賽指揮的首要追求?!爸\勢”就是要深入研究、準確把握客觀形勢?!叭蝿荨本褪且_利用客觀形勢。在本文中所說“勢”就是籃球運動發展的總趨勢,認清這個總趨勢,才能夠順應整個競賽時局,掌握主動。
以孫子“重勢”的觀點看現實的籃球運動變革,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以下兩點。
進入21世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進一步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國際籃球運動改革迅猛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要適應世界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必需要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寬廣的世界眼光和超前的戰略意識,在國際籃壇的大背景中思考和籌劃。要緊緊把握當代籃球運動技戰術的發展動態,密切注視世界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順應世界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正確制定和實施我國籃球隊伍建設的發展計劃。
從當今籃球運動發展的進程來看,當今世界籃球運動呈現以下發展趨勢:(1)國際化發展趨勢,不同技術風格逐漸融合。(2)團隊精神對球隊成績有重要地影響;(3)籃球運動員的身高趨于穩定,技戰術更加全面,攻守轉換的速度是也越來越快; (4)教練員、運動員的謀略更加凸現, 斗智斗勇貫徹比賽始終;(5)三分球戰術日益受到重視。在此看來,這些特點在2004年奧運中已經表現出來。作為亞洲球隊的代表的中國隊在這些方面還和歐美國家籃球在技戰術形態上存在著“時間差”。就像歷史上西方國家用長槍大炮對付我國的大刀長矛一樣,存在著明顯的優勢。面對如此的之大的劣勢,我們只有在訓練理念上走跨越式的道路,最大限度的發揮后發優勢,努力地縮小“時間差”,爭取贏得21世紀的戰略主動權。
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就要從我國的實際出發,正確的處理好訓練和比賽的關系。我國籃球運動員目前技術相對粗糙體能水平相對較差,但是還必須要努力實現高水平的技戰術配合,這就面臨著增進體能和提高技戰術發展水平的雙重任務。在這特殊階段,我們必須要以體能為根本,以技術為基礎,以戰術為主導,以技術帶動戰術,以戰術推進技術,努力實現體能、技術和戰術平衡發展??傊?,要想趕上西方籃球強國,努力實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籃球隊伍,就要使我們的籃球運動理論、訓練設施、后勤保障等各個方面,都按照國際化和現代化要求進行徹底改造,努力提高打贏未來比賽的能力。
孫子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要素是“道、天、地、將、法”。其中“道”處在首位,起著主導作用。在判斷勝負的可能性的時候,就要對敵我雙方的基本要素加以對比,看“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在條件對比中,孫子主要是把戰爭主體的將帥和士兵的素質進行了對比。借鑒到籃球運動中也就是說,將比賽雙方的管理人員和運動員的素質進行對比。因為籃球運動和軍事戰爭一樣,“人”是主體,即:由有“道”的教練員、球隊經理等和訓練有素、技術嫻熟的籃球運動員的集合體。用孫子的理論講,“人”就是籃球運動的主體,居于支配地位,而“天”“地”“將”“法”等則是在主體地位之下的客體,是輔助條件。因此我們在對籃球運動諸因素認識的過程中就要主次分明、本末有序。這樣我們也就能夠理清改革思路,使千頭萬緒的籃球運動改革分得出輕重緩急、本末主從,在具體的操作方面抓住根本,擺正關系,獲取改革的成功。
籃球運動的主體是人不是物,推動籃球變革的原動力也是人,特別是籃球教練員和運動員。從籃球的起源時期到籃球技戰術水平高度發達的今天,人都是比賽勝負的決定因素。這個“人”一般來講是直接參與籃球運動,通過場外指揮和結合自身的意志、智謀,同對手進行對抗的人。這種人需要有高度的技戰術素質、心理素質,表現出強烈的比賽熱情、頑強的比賽精神和自我犧牲的精神;教練員還要具有正確的競賽理念和良好的戰術素質,和高超的臨場指揮能力;在平時的教學訓練中具有主動意識和創造意識,善于創造、改進、完善全隊的戰術系統,掌握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只要有這樣的球隊主體存在,就能夠適應籃球運動發展的潮流,能夠立足于不敗之地。在NBA風靡全世界的今天,我們切不可陷入“個人單打、一兩人局部配合決定論”的迷途。
自2000年悉尼奧運會以來,接連舉行的重大國際比賽,不斷給人們這樣的一個認識:個人技術固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技術全球化的今天,技術決定論已經逐漸的走向次要的位置,技術和戰術的完美結合是取得比賽勝利的關鍵。從雅典奧運會和日本世錦賽美國“夢之隊”接連失利的情況看,過于強調個人技術已經不是籃球運動制勝之道。技術可以使比賽在場面上很精彩,但不能夠說明純粹的個人進攻就是正確的。技術好可以成功地完成一次進攻或者是一時的進攻,但是不能確保比賽的最后勝利。比賽是實實在在的事物,既要著眼于一次進攻的勝利,又要著眼于整個比賽的勝利。從2006年日本籃球世錦賽的比賽情況來看“群攻群守”是取得比賽勝利的關鍵。所謂的整體就是要把技術和戰術進行完美地結合,比賽中五名隊員都要積極地進行配合,把整體的能力發揮到極致。所以要具有能夠“謀萬世”的改革者才能夠把握住比賽勝利的決定因素。因此在籃球變革的大潮中,不要只見“物”不見人,要把工作的重點放在比賽的主體上。
孫子認為軍事活動的奧妙在于順勢應時,因情就便,不能墨守,要求實事求是。在孫子那個時代,這些觀點的提出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例如,在戰爭觀念上,不與當時的“去兵、去戰”理論相附和,而是高揚“兵者,國之大事”的“重兵”論;不片面的講“兵兇戰危”的負面影響,而是提出“兵者,利也,非好也”,既承認它的負面作用也看到它的正面影響。在戰爭的目的性上,是不講仁義道德的,而是提出“兵以利動”。在戰爭指導上,主張通權達變,要求因地、因時、因勢、而戰,根據兵力“有余”和“不足”具體的選擇攻守作戰形式,反對片面的強調進攻或者是防守。在作戰手法上提出以“詐立”、“詭道”的用兵原則。在孫子看來,一切軍事理論和作戰原則都不是先驗的規定、不是一成不變的公式,而是像水一樣因地而制流,隨器而圓方。孫子的這些見解對于那些因循環守舊、固地自封指導者和軍事家來說無疑是超前的。
進入21世紀,籃球運動的競賽形態和以往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世界籃球強國正在由以往的單打獨斗型向全面進攻、整體作戰型轉化。一系列嶄新的競賽理論在最近的幾次世界大賽中漸露頭角,并且逐步走向主流。例如2006年世錦賽的希臘隊個人技術全面,整體配合意識良好,高大隊員外線技術細膩,作風強硬,面對強敵敢打敢拼等。因此,我們要適應世界籃球運動變化的趨勢,關注當今世界上優秀的籃球隊伍的建設,學習其經驗教訓,發展和創新本國的籃球競賽理論。這就要求籃球工作者要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適時的調整思路,轉變觀念,推陳出新,堅持科學的態度,歷史地、現實地、發展地看待我國球隊建設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打破陳舊的思維定勢,創立與現代籃球運動相適應的理論體系。
推進中國籃球運動變革,必須要轉變我們現存的競賽思維方式,樹立新的思維理念。首先要把我國運動員對抗能力差這一問題進行徹底的解決,由單一機械化地進攻思維改變成靈活多變的進攻思維;其次就是要變“要素型”競賽思維為“體系型”的競賽思維。從各種攻守位置獨立發展、進攻手法各自相對獨立相互之間的牽連性相對較弱的競賽狀態,轉換為系統高度集成的“系統對抗”。這是當今籃球運動改革的一條主線,目的就是要建立真正的后衛、前鋒、中鋒三大位置、五位隊員一體化,使得比賽中各個隊員之間的配合形成“無縫連接”,創造最大的比賽效能;最后就是要變經驗型的思維為創新型思維。在賽前訓練要模擬對手,演練應對對手的各種比賽方法和競賽預案,提高實戰能力。
孫子認為軍事斗爭就是一種“無常勢”、“無常形”的對抗活動。能夠因敵制勝,才是真正會用兵的人。同樣在籃球運動中道理也是相同的。在籃球運功中,以前成功的經驗及其理論成果有真理性因素和合理性內涵,但是它們決不是永恒不變的,就像“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一樣。因此,籃球理論的取向和籃球運動的行為選擇都必須“懸權而動”,推陳出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沒有創新的民族是難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同樣,創新也是一個球隊進步的靈魂,一支沒有創新能力的球隊,難以立于不敗之地。當今世界,隨著高新技術特別是信息化技術在籃球運動中的廣泛應用,現有的指揮能力、醫療保障、對手的情報偵察等基本方面如果有與世界先進形勢不相符的地方,都有被變革的需要,這其中首要的是籃球競賽理論的創新。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籃球比賽的變革需要先進的籃球理論作指導?;@球理論的突破是籃球運動變革的核心內容。在世界多極化發展的新國際形勢下,各國的籃球隊伍都十分重視研究先進的籃球理論。以理論創新牽引實踐創新,以理論先行爭取把握未來比賽的主動權,已經成為世界籃球運動發展的一個趨勢。在當今,傳統的理論不斷被突破,新的觀點、新的學說層出不窮。因此我們要拓展視野,與時俱進,科學地認識事物發展規律,深刻把握國家和球隊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從理論上突破前人,突破常規,突破禁區,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籃球理論變革。
通過以上幾個問題的研究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國古代軍事家孫子的思想在今天始終迸發著青春的活力,它仍然是人們汲取智慧的不竭之泉,對于解決當代籃球變革中的基本問題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這也說明,只要我們善于在古今文化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就可以利用古人的智慧為我們的現代籃球運動服務。在此,就是要利用孫子的思想豐富當代籃球運動的制勝智慧,在具體的籃球實踐中靈活地運用孫子的軍事思想作指導。
[1]孫武.孫子兵法[A].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2]成惜今.從雅典奧運會看世界男子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5,9.
G80-05
A
2095-2813(2011)11(c)-00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