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鳳媛,納維婭,楊亞平
(玉溪市人民醫院 腫瘤科,云南 玉溪 653100)
我科頸內靜脈置管常用于外周靜脈無穿刺條件的患者,傳統的盲穿法在遇有肥胖、頸短、水腫定位不清、頸部疤痕、創傷性休克血容量不足、靜脈塌陷或其他原因時,穿刺難度較大。文獻報道[1],有一部分人存在明顯解剖異常,包括靜脈很細、與動脈位置關系異常等。為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安全性,我們在穿刺前采用彩色超聲顯像進行定位,現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在2010年1月~12月期間,一共84例患者在彩色超聲定位下進行頸內靜脈穿刺置管術。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46例,年齡35~87歲。其中51例(60.71%)為化療病人,12例(14.28%)為介入手術病人,20例(23.80%)為靜脈營養支持治療病人。
方法:Terason t3000床旁彩色超聲機1臺;美國ARROW單腔帶側孔導管1套;治療盤用品一套;IV3000透明貼1片;正壓可來福接頭一個;5ml注射器一付;2%鹽酸利多卡因5ml;0.9%生理鹽水100ml。⑴患者取仰臥位,頭偏向預穿刺對側,枕頭墊于肩下,充分暴露頸部。如果因肺部疾病、大量腹水等情況造成不能仰臥者,可安排患者半臥位。⑵將超聲探頭橫放于胸鎖乳突肌偏外側下1/3處,顯示器上找到頸內靜脈及頸內動脈,輕壓探頭,靜脈會變得扁平,此法可明確動、靜脈關系。調整探頭,始終讓頸內靜脈保持在顯示器的中央處,使頸內靜脈成橫斷面,顯示器顯示頸內靜脈走行為一直線。用棉簽緊貼探頭,輕壓皮膚,確認穿刺點,并用記號筆做標記穿刺定位。⑶常規消毒后鋪洞巾,用2%鹽酸利多卡因4ml在定位點進行局部浸潤麻醉。取穿刺針,針頭斜面向外,以30~60°角進針,有落空感后回抽見針管內有暗紅色血液流入,說明針尖已進入頸內靜脈,妥善固定穿刺針,將導絲由穿刺針內孔送入靜脈,退出穿刺針。適當擴皮后再將留置導管沿導絲小心送入靜脈內,導管尾部接正壓可來福接頭。用注射器從導管內回抽出暗紅色血液,以此證實導管位于中心靜脈內,生理鹽水正壓封管。⑷導管外露部分貼上透明敷貼,避免導管滑脫。穿刺后在C型臂透視下了解確認導管的位置。同時觀察有無血胸、氣胸、局部血腫及神經損傷等并發癥發生。
結 果 在全部84例患者中,82例一次置管成功,1例因血管塌陷首次穿刺失敗,二次穿刺置管成功,1例誤穿動脈,壓迫止血后重新穿刺成功。一次穿刺成功率為97.61%,置管成功率為100%。無血胸、氣胸、局部血腫及神經損傷等并發癥發生。
討 論 盲穿法在(使)頸內靜脈置管術中的失敗率和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并發癥發生率高達5%[3]。并發癥的發生,影響患者的康復,同時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嚴重的甚至導致死亡[4]。彩色超聲定位下頸內靜脈穿刺置管采用無創定位技術,顯像實時直觀,對血管進行準確定位,大大提高了置管首次穿刺成功率。對于穿刺困難的患者,彩色超聲定位可清晰同步顯示穿刺針的走行情況,根據超聲顯像及時調整進針方向,從而避免并發癥發生。本組在彩色超聲定下進行頸靜脈穿刺置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為97.61%,置管成功率為100%,同時未見任何并發癥發生。因此應用彩色超聲定位法進行頸內靜脈穿刺置管是一種快速、簡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進一步的推廣和應用。
[1]黃養能,張茂,楊儉新,等.超聲定位在急診ICU患者困難深靜脈置管中的應用[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6,26:1047-10481.
[2]陳菊飛.淺表多普勒超聲在頸內靜脈穿刺中的應用[J].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08,15(6):59.
[3]CHRISTENSENKH.Complications of percutaneous catheterization of the subclavian vein in 129 cases[J].Acta Chir Scand,1967,135:615.
[4]CHERI A,SULEK MD.Head rotation during internal jugular vein cannulation and the risk of carotid artery puncture[J].Anesth Analg,1996,82: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