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潔 陳燕紅
(福州大學至誠學院 福建 福州 350001)
近年來,獨立學院發展迅速,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力量。圖書館作為獨立學院的一項重要評估指標,其建設水平直接影響獨立學院的辦學水平。對于獨立學院圖書館而言,如何利用自身的優勢在這場數字化變革中站穩腳跟,同時借助數字化的力量實現圖書館建設的飛躍將成為擺在獨立學院圖書館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數字化圖書館(Di gi t alLi brary),是用數字技術處理和存儲各種不同類型圖文并茂文獻的圖書館,實際上它是一種多媒體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統,把各種不同載體、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資源用數字技術存貯,以便于跨越區域、面向對象的網絡查詢和傳播[1]。簡而言之,數字化圖書館是虛擬的,沒有實際建筑的一座圖書館,是基于互聯網環境下共建共享的大規模、分布式、使用方便、沒有時間空間限制并且可以實現智能跨庫檢索的知識中心。
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從硬件上來說,它不僅需要大量的硬件來對數字化進行技術支持,而且也需要大批的技術人員進行日常維護;從軟件上來說,每年要購買數量龐大的全文、文摘、光盤數據庫亦需要大量的資金。多年來,獨立學院圖書館建設資金主要依靠學院下撥一定的款項,而圖書館要實現自動化、網絡化,由傳統的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轉變,單靠學院的撥款遠遠不夠,因此獨立學院的圖書館在數字化進程中,資金緊張是常常必須面臨的嚴峻問題。
數字化圖書館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要實現資源的共享,這也是建立數字化圖書館的目的。特別是現在各種文獻資料數量龐大且每年皆有大幅增加,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目前全世界每年出版圖書30萬種,期刊15萬種。而在我國,僅期刊資源每年增長率為5%~7%,每10~15年翻一番,發表論文增長率為8%~9%[2]。在這種情形下,任何一個圖書館都沒有足夠的財力來將其完全數字化。另外商業數據庫的銷售常簡單使用學科分類、打包銷售的方式,這給圖書館在內容和質量的選擇上帶來一定困難。同時,不同商業數據庫產品之間內容重復較多。而獨立學院圖書館有時為了豐富館藏電子資源,引進數據庫產品時往往照單全收,從而引發建設資金使用不合理的問題。只注重數字資源的數量,而忽視了資源的使用效果,很多價格不菲的數據庫一年的點擊和下載次數屈指可數。這種單純考慮數量而忽視質量的做法完全違背了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基本原則。
“數字化圖書館遠勝于傳統圖書館”這一錯誤的觀點十分流行。部分圖書館存在對于數字化圖書館過度傾斜而對于傳統圖書館過分忽視的現象,甚至想以電子資源完完全全替代傳統的書籍館藏。實際上,獨立學院的圖書館不僅僅是學校信息資源中心,同時也是重要的信息教育服務部門。圖書館以其豐富的館藏和優質的服務滿足了讀者要求,在文化傳播、社會發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讀者對圖書館的熱愛是因為她獨有的人文氛圍而不僅僅是數字化資源的多少。因此單純一味地將傳統圖書館進行數字化也是一個錯誤的做法。
相對于前期資金的大額投入,獨立學院圖書館的數字化服務和教育手段比較落后。對于學校斥巨資購買的各種數據庫,許多學生知之甚少,不同數據庫間不同的檢索方式更讓讀者無所適從。相關調查表明獨立學院學生信息素質偏低、檢索信息的能力薄弱,但是卻渴望掌握檢索的技巧,很多學生在數字圖書館檢索時,使用的仍是最基本的如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的搜索策略,根本不會使用最基本的“布爾檢索”。
在獨立學院圖書館迅速發展的同時,由于服務人員的大量增加,使得這部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停留在較低的水平上。這一問題表現在服務人員的學歷水平、專業結構、職稱結構以及數字化、網絡化方面的技術和知識都難以適應獨立學院資源信息建設工作的需要[3]。
對于數字化圖書館的館員而言,他們所要具備的技能應該是與時俱進的,在現階段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數字化信息的創建與獲取;信息的管理與組織;信息的檢索;信息的發布與服務。其中信息的管理與組織及信息的檢索沿用、發展了傳統圖書館和圖書館自動化的專業人員的長處所在,但在數字化圖書館時代,所有上述的技能都要求在網絡環境下、在信息技術條件下來完成,這樣,計算機與網絡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就變得尤為重要了[4]。因此在獨立學院圖書館本身就極其需要進行信息化、網絡化更新之時,這一矛盾顯得尤為突出。
目前獨立學院圖書館數字化遇到的一個瓶頸問題就是經費的缺乏,這就需要學院甚至是學院依托的名校加大對獨立學院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圖書館自身也要設法吸引一些社會化資金來充盈自身匱乏的資金。
合理的使用建設資金主要的方式就是圖書館軟、硬件的改善。硬件設施是圖書館數字化的基礎,所以對于硬件的建設要有前瞻性,要在數字化之初就建立一套先進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和靈活的結構化布線系統,這樣才能為日后的進一步數字化建設預留足夠的空間。獨立學院圖書館的功能以能滿足全校師生訪問和使用館藏資料為主,因此在選擇技術和產品時應選擇具有一定先進性、可更新并易于維護的管理系統。
其次,更為重要的就是提升圖書館的軟件條件,即完善圖書館的數字資源。互聯網上的資料數目龐大,檢索方便,但是相關度不高,而數字化圖書館內的資源應當是按照一定的檢索模式檢索出的具有高度價值的知識信息,所以圖書館的數字化應逐步建立一個規范化的分布式數字資源庫,以使讀者能通過檢索得到相關的信息。同時,獨立學院圖書館可以引進超星電子圖書、中國知網(CNKI)、萬方數據庫等適用的電子資源,為讀者提供高效、快捷的電子文獻信息服務[5]。另外獨立學院的圖書館可以根據學院自身的學科優勢,著重引進和優勢學科密切相關的資源,建立有自身專業特色的數字化圖書館,為學校能更好地進行教學和科研任務服務。
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傳統圖書館的活力,但是將數字化圖書館和傳統圖書館放在對立的層面上來看待是錯誤的。數字化只是衡量獨立學院圖書館建設情況的一項重要指標,它不可能取代傳統的圖書館,也不可能完全取代紙質的館藏文獻。因此,在數字化建設中,獨立學院圖書館應該建立一套完整的數字化建設評估體系,從管理性指標、技術性指標、服務性指標、內容性指標等各方面來衡量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程度。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摒棄“數字化圖書館遠勝于傳統圖書館”這一錯誤的觀點,避免數字化建設過程中的盲目性,使數字化建設在一個正確的軌道內持續而穩定地向前發展,為圖書館帶來更多的活力。
加強圖書館工作人員與讀者之間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應及時收集讀者的服務反饋。圖書館要加強與讀者的溝通,可以采取主動上門、電話聯系、通訊網絡、電子郵件等多種方式,與讀者建立起雙向親切、平等、相容的親和關系,從而提供與服務對象零距離的個性化信息服務。
與此同時獨立學院圖書館應加強對高校師生的培訓,使之能更充分、有效地利用數字圖書館上的資源。一般說來,大學師生通過對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習,具備了使用數字圖書館的基本技能。但是,由于數字圖書館的更新日新月異,種類繁多,非專業的使用人員,很難熟練地運用,這樣就極大地降低了數字圖書館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因此,在各個年級設立相應的文獻檢索課并經常性地針對新的數據庫展開培訓,不僅可以提高數字圖書館的使用率,還能提高廣大師生的相關技能,使數字圖書館更好地為廣大師生服務。
數字化圖書館館員素質直接影響著圖書館的水平,這就要求獨立學院圖書館要定期對自身人員進行適當的教育與培訓。從培訓的形式上來講,可以利用網絡教育手段開發數字化圖書館培訓教程并將其放到網絡上,方便館員根據自己的需要安排時間進行學習。另外,培訓的方式可以不單單局限于網絡學習這一種方法,圖書館可以鼓勵自己的館員參加各種IT展示會和IT交流會。因為由各類公司舉辦的產品演示會及培訓往往是了解最新技術和產品的途徑;而邀請各個相關企業來做現場的演示和培訓也不失為數字化培訓的一個好方法。有條件的獨立學院圖書館可以選送較優秀的員工去全國各地甚至出國參加數字化圖書館的短期或長期培訓,從而了解與掌握國內外最新的數字化圖書館觀念與技術。
綜上所述,對于獨立學院而言,獨立學院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是信息時代下的必然選擇。建設符合獨立學院特色的館藏體系,是獨立學院教學和科研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保證。在追求獨立學院數字化圖書館軟硬件建設的同時,我們更應該不斷尋找新機制、新體制、新模式。只有在不斷的創新以及科學化管理的進程中,才能使獨立學院數字化圖書館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發展需要。
[1]石丹.淺析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之路[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20(2):65-66.
[2]林愛鮮,李燮慧,廖秋榮.我國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探析[J].南昌高專學報,2010,4:153-154.
[3]陳靜,楊潔.獨立學院圖書館的發展模式分析[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26:269-270.
[4]柴清華.淺論我國數字化圖書館員的教育與培訓[J].黑龍江史志,2010,5:93-94.
[5]梁華.高校圖書館數字化資源建設與利用[J].綏化學院學報,2010,30(4):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