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 組
夢想在農村沃土上放飛
——記山西省優秀大學生村干部、蒲縣紅道鄉百店村村委主任助理花劍
■蒲 組
緣于對兒時夢想的追求、對黃土高原的向往和對山區淳樸民風的感觸,花劍離開環境優美的江南水鄉,放棄了城市工作,只身來到山區,扎根農村。在蒲縣紅道鄉百店村這片廣闊的沃土上,在村委主任助理這個平凡的基層崗位上,他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汗水,編織帶民致富的創業夢想。
懷揣著對農村的真摯感情,花劍克服了生活習慣、語言溝通等方面的困難,迅速轉變角色,投入工作。山區信息流通不暢,百姓的觀念還比較落后,花劍把“嘴勤、腦勤、腿勤”作為接近群眾、服務群眾的法寶,充分利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契機,積極配合村黨支部,通過廣播、發傳單、走村入戶等形式,把先進的思想理念帶到群眾中。他不僅為百姓帶來了新觀念,也帶來了實干的精神。在村級活動場所和群眾休閑廣場建設期間,為了保證工程質量、節約開支,他和工友們一同吃住在工地,全程參與監督,確保工程如期、保質交付并投入使用。
長期以來,百店村村民的經濟收入主要來源于種植銷售土豆和玉米,但是出村的土路彎曲、狹窄,十分難行,村民們平時賣土豆和玉米全靠毛驢車往外拉。解決村民出行難的問題成了百店村的頭等大事。經多方討論和驗證,村里決定修建一條3公里長的柏油路。為了解決筑路的資金問題,花劍和村支書多次奔走于有關單位和企業,終于爭取到10萬余元資金。鋪路期間,花劍自始至終在現場監督運輸情況和鋪設質量,歷時一個多月,工程圓滿完成。道路建成后,花劍又協助村支書組織了一支護路隊,帶領大家對油路進行綠化和日常維護,確保道路暢通。
為了幫助群眾致富,花劍積極考察調研。他發現養羊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但是由于觀念落后、資金缺乏等多方面原因,大家都不愿意去做。于是,他便試著購進了幾十只種羊,開始養殖。養殖場初期面臨設備簡陋、技術欠缺等難題,又恰逢2009年底的一場雪災,導致羊損失過半。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花劍堅持下來。為了重整旗鼓,妻子毫不猶豫拿出準備買房的十幾萬元錢,給他作啟動資金。他聯合幾位村民承包了60畝山地和果園,成立了日盛昌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羊存欄量已達到200余只。此外,他還在幾十畝果園里散養土雞,現在已有土雞500多只。為了降低養殖成本,花劍利用租賃的幾十畝山地種植玉米、豆類和牧草,使養殖飼料基本實現自給自足。同時,將羊和雞的糞便用作田地和果園的肥料,既降低種植成本,又達到了安全、環保、無公害的良好效果。
歷盡風雨之后,花劍倍感科學養殖的重要性。他專門聘請了一位資深的老獸醫常年擔任合作社技術顧問,還多次到畜牧研究所請教專家,并通過網絡向外地網友取經,及時解決問題。在專家的幫助下,目前他正在探索以絨山羊、波爾山羊和奶羊,通過幾代雜交,培育出新品種,既能像絨山羊一樣產絨,又能達到波爾山羊的高產羔率,同時具備奶羊哺育多羔的能力。
有了合作社,村民們看到了希望。花劍先后組織村民現場學習一百余人次,帶動很多村民也開始了養殖。花劍計劃依托現有資源,建立種羊繁殖基地,為周邊的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品種和技術支持,提高養殖經濟效益,打造產供銷一條龍的生態養殖產業鏈。屆時,這條產業鏈將帶動周邊更多的村民通過養殖致富。為了增加農民收入,他還多次和“兩委”班子成員外出考察學習,結合本村實際進行產業調整,通過實施低稈作物與核桃樹、果樹的間作種植和土豆的深加工增收模式,使村民人均收入大大提高。預計到2020年,年人均收入有望達到8000元。
在任職期間,花劍牢固樹立為民服務的理念,認真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真心真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在通過書本學習方針政策的同時,花劍還不斷向老干部、老黨員請教,摸索了一套適合百店村的工作方法,出色地完成了農村養老保險、新農合、低保發放等各項工作。在縣委組織部籌辦蒲縣大學生村干部“慶七一展風采”文藝晚會期間,花劍主動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全力協助分管領導做好晚會的節目排練、服裝道具制作等工作,他認真負責、踏實苦干,受到了工作人員的一致好評。
工作的動力來源于學習。工作之余,花劍始終不忘學習本領、補充知識,不斷提高。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他寫的多篇新聞報道在人民網及市、縣媒體上發表,很好地宣傳了當地經濟建設和組織工作開展的情況。
“既然選擇了做‘村官’,就必須在‘村官'崗位上有所作為。”花劍這樣說道。他雖然只是一名平凡的“村官”,卻有著不平凡的夢想。在這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他要展示新時期“村官”不平凡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