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聲音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茂名市進行專題調研時指出,反腐敗是為了取信于民凝聚人心,創造更好的改革發展穩定環境。一個地方出現腐敗,黨紀國法絕不允許,特別是主要領導腐敗,帶壞隊伍、帶壞風氣,影響面大、危害尤烈。要嚴肅查處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發生的腐敗案件,堅決遏制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勢頭。既要集中打擊少數嚴重腐敗的人和事,也要客觀地處理特定情況下出現的違法違紀問題。不能因為一個或者一批干部腐敗,影響一個地方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發展,最后當地群眾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對于那些腐敗分子,要堅決懲處,決不姑息遷就;對于那些犯了一般性錯誤的同志,要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既要引導他們放下包袱往前看,又要讓他們真正吸取教訓,痛定思痛,警鐘長鳴。
不久前,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召開全區黨員領導干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電視電話會議,深入剖析白志明、烏云其勞、張志新腐敗案件,自治區黨委書記胡春華作重要講話時說,全區各級領導干部要真正從中受到教育和警示,堅持警鐘長鳴,防微杜漸,進一步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干干凈凈地為黨和人民執好政掌好權。全區各級黨委要切實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充分運用白志明等腐敗案例開展警示教育,特別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擺在首位,確保黨員領導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態化,切實筑牢黨員領導干部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要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的權力觀教育,教育和引導各級領導干部正確對待和行使手中的權力,牢記權力就是責任,恪盡職守,為黨和人民用好權力。要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的法紀條規教育,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規定范圍內活動,做到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辦事。要加強廉潔自律教育,嚴格遵守中央和自治區廉潔自律各項規定,把好交友關、小節關、親情關,決不給別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機。
中共陜西省委書記趙樂際在《中國紀檢監察報》撰文說,黨員干部的精神狀態,體現黨性修養、關系事業成敗。要牢記使命、緊盯目標,積極進取、努力拼搏,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開創各項事業新局面。要始終以負責的態度對待工作。立黨為公、對黨負責,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修養,嚴守黨的紀律,正確對待權力、地位和利益,正確對待組織、群眾和自己,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懷和政治本色。以民為本、對人民負責,關心百姓冷暖疾苦,體察群眾所思所盼,多思惠民富民之策,多行為民利民之舉,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珍惜崗位、對事業負責,把心思和精力放到謀發展、促和諧上,靜下心來學習,撲下身子工作,在履職盡責、干事創業中實現人生價值。敬畏歷史、對自己負責,珍重人格、珍愛聲譽、珍惜形象,以豁達的胸懷看待進退得失,以超然的境界對待金錢名利,干干凈凈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在不久前召開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廉政工作會議上,自治區主席王正偉要求全區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必須養成良好的生活作風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做到防微杜漸,警鐘長鳴。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穩得住心神、經得住考驗、保得住晚節,做到秉公用權,依法用權,清白做人,干凈做事,讓組織放心,讓人民滿意。”他說:“為官者要時時自警,凡是超出一般人情往來的禮品,都不可能是‘免費的午餐’。不義的錢財,如同一顆隨時引爆的炸彈;放縱的貪欲,等于一個美麗的陷阱”。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務必保持清醒的頭腦,要有居安思危、如履薄冰的憂患意識,要有為民用權、為民謀利的博大胸懷,要有干凈干事、不爭名利的自律作風,以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實推進政府系統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