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鐵
保持群眾觀點、站定群眾立場、堅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一直以來的執政優勢所在。緊密聯系群眾、搞好干群關系,不僅僅是領導干部工作方式方法的問題,還是黨一直以來對干部作風的一個硬要求。尊重群眾利益、維護群眾利益,是做好群眾工作、加強與群眾聯系的基礎。
從作風的角度看,對群眾利益的漠視,無異于一種“腐敗”。從權利與權力的關系角度看,損害群眾利益,其“腐”不在貪污受賄之下。“權為民所賦”,換句話說,只有群眾同意讓渡自己的部分“權利”,才有公權力的產生和行使。而不論是哪類腐敗行為,都是濫用了“權利”的賦權,忘記了“權利”的信任,違背了“權利”的契約。從某種程度上說,損害群眾“權利”,是涉及到權力根本的腐敗行為。
我們所說的群眾利益,很多時候是一種公共利益。公權力本應該是公共利益的代言人,但權力作為一種無形的東西,其行使權往往在有著獨立人格、一己訴求的個人,于是,當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邊界不清時,公共利益反而會成為個人利益的大旗,無數打著“發展”招牌,實際上或為積累政績、或為牟取私利的行為,不正是如此嗎?從“利益侵害”的層面上看,對群眾利益這種“公共利益”的侵害,就是最大的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