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信息
為適應社會管理網格化對農村、社區黨建工作的新要求,祁縣創新黨組織設置,以農村和社區為重心,在輻射非公經濟、新社會組織和重點項目等各領域設置網格。縣委把農村、企業、社區、機關、事業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員群眾、黨建資源全部納入網格,凡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網格,就要單獨成立黨支部。“一網格一支部”的設置,實現了網格化建設與黨組織設置同步進行,形成了“鄉鎮黨委(城區黨工委)——農村(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黨小組)”的縱向體系和“農村(社區)黨組織——轄區所在單位黨組織——網格化志愿者隊伍”的橫向體系,用網格黨組織編織了一張“全覆蓋”的社會管理服務網絡,為實現全縣轉型跨越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
(田國民)
點評:祁縣在社會管理網格化中秉承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但還應該重視服務功能,只有將管理寓于服務之中,以服務促管理,才能使社會更加穩定,群眾更加滿意。
陵川縣結合發展黨員的工作實際,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制定了《農村發展黨員評議積分制實施辦法》,在全縣30個農村黨支部開展試點,推動入黨積極分子管理由“單純期末考核”向“日常管理+黨群評議”的新模式轉變。同時,對日常管理和黨群評議指標分別賦予一定分值,實行量化管理。其中,日常管理積分共60分,黨員評議和群眾代表評議各占20分,總分100分。對于日常管理積分和黨群評議得分累計未達到80分的,不得確定為發展對象。此外,考察組在對發展對象進行考察時,要調查核實日常管理和期末評議記錄,并不定期進行督查、指導和走訪,對弄虛作假、違反程序等行為,要嚴肅進行責任追究,著力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為進一步優化黨員隊伍結構打好基礎。
(李晉楚 楊建國 宋軍軍)
點評:陵川縣不僅對入黨積分子實行量化管理,而且將評議權交給群眾,這一辦法,有效地激活了發展黨員“源頭”,同時更有利于純潔黨員隊伍。
今年以來,萬榮縣委組織部完善了以“定職責目標、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養”為主要內容的“一定三有”農村干部激勵保障機制,較好地激發了農村干部隊伍建設的活力。在工作落實中,一是由各鄉(鎮)黨委與村簽訂《任期目標責任書》和《年度目標責任書》,村兩委主要干部在半年、年終分別向鄉(鎮)黨委和黨員、村民代表就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述職,由黨員、村民代表和老干部代表進行評議,讓村干部“干”有目標。二是農村兩委干部的崗位報酬,由信用社按月直接撥付到農村干部個人賬戶,并以短信進行提醒,讓村干部“勞”有所得。三是積極推選工作成績突出的優秀村干部擔任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進一步調動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讓村干部“干”有希望。四是給農村離任干部每人每年發放840元至1450元的生活補助金,讓村干部“退”有所養。
(袁國欽 張朝雄)
點評:“村官”權力本不大,但如果不受制約,腐敗起來也會沒商量。要筑牢農村干部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關鍵還是要從根本上完善農村干部的激勵保障機制。
一是推行以考促學制度。自2007年以來,該縣先后組織了6次科局級領導干部和13次股級干部任前考試,有21名干部因考試成績不理想暫緩任職,在全縣干部中引起了反響。二是實行培訓班通報制度。在今年干部輪訓中,先后表彰獎勵優秀學員40名,評選優秀研討文章25篇,通報批評無故不參加學習的干部45名,未完成學習任務的干部16名,對40名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干部進行了組織談話,起到了警示作用。三是建立機關干部集中培訓制度。該縣把教育培訓工作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來抓,如縣委辦公室、政府辦公室、人社局等單位建立了讀書閱覽室,宣傳部、紀委、編辦、財政局還開設了讀書學習論壇,定期開展讀書學習心得交流活動,在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中起到了帶動示范作用。四是建立培訓情況登記備案制度,目前,已有1236名干部建立了培訓檔案。
(李啟盛 馬鳳琪)
點評:目前,各地干部培訓的規模不斷擴大,質量也在提高,但還需要“實打實”在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上下功夫。
為了確保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順利進行,澤州縣提前開展摸底調查,全面掌握非黨村委會成員的數量、分布、學歷、年齡結構等基本情況。針對農村干部非黨員多、外出打工者多、素質參差不齊的現狀,積極引導大家樹立“培訓是最大福利”的理念,把全縣563名非黨村干部的教育培訓列入縣“農村干部素質提升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扎實推進“兩委”換屆選舉的前奏。同時,他們還把這次培訓情況作為各級黨委年終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將學員學習情況計算學時、學分進行備案,與今后入黨培訓相結合,積極鼓勵有抱負、有膽識、有能力的非黨村干部向黨組織靠攏,從而進一步提高村級班子的黨員比例和優秀干部連選連任比例,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豐成軒)
點評:在換屆前期,澤州縣對非黨村干部進行培訓,這場“及時雨”下得很實際,但還需要在平時的工作中探索更多對非黨村干部教育培養的有效形式。
近年來,右玉縣從探索多元化管理模式著手,對縣內流動黨員,由流出地、流入地協同定期開展黨組織活動,并及時為流動黨員提供咨詢服務,各基層黨組織通過資金、技術、信息扶持,切實為流動黨員搭建了創業致富的平臺。他們先后為30多名流動黨員提供技術指導20余次、致富信息150余條。同時還積極引導流動黨員參與黨內事務,把優秀的流動黨員選拔進黨支部班子,這樣更有效地激發了流動黨員創業的內在動力。全縣各基層黨組織對流動黨員實行全程、有效教育,在企業、集貿市場等場所設立黨員責任崗、黨員攤位,開展“亮身份、做實事、比貢獻”活動,引領廣大流動黨員開展“引一個項目、獻一片愛心、帶一批勞動力、銷一部分農產品”的“四個一”承諾活動,進一步增強了流動黨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
(史 媛)
點評:如此的真情扶持,必定會使這股創業潮成為該縣經濟建設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一是抓好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并針對在職村委、村小組干部的思想狀況,進行了細致的摸底調查,為全面推進換屆選舉工作打下堅實基礎。二是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把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擺到議事日程的首要位置,全力以赴抓好換屆選舉工作。三是落實責任,建立健全目標責任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氛圍,切實加強對換屆選舉工作的組織領導。四是精心組織,充分利用廣播、懸掛橫幅、張貼標語、走訪座談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換屆選舉工作的重大意義,積極為村“兩委”班子換屆選舉工作創造條件。五是強化引導,讓選民正確認識、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正確對待選舉,并努力化解村“兩委”班子換屆選舉中的問題。
(王彤 馮剛 溫亮)
點評:目前是村“兩委”換屆選舉的關鍵時刻,同時也是考驗我黨基層組織的關鍵時刻。
今年以來,太原市國家稅務局直屬分局開始了全新的機構改革,將過去管理科的部分職能剝離出來,由事項調查科進行專業化管理,建立起“按事分工、分權制衡、團隊協作”的工作互動監督機制。
事項調查科承擔著全局1400多戶納稅人的依申請進行和依職權進行的事項調查工作,充分利用稅務機關的信息技術,實現陽光審批,規范審批程序,提升行政效能。新的工作機制運行以來,事項調查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大大提高,納稅人的滿意度也有所增加。
點評:太原市國稅局直屬分局從工作互動監督機制入手,為納稅人真誠服務,提高了納稅人對稅法的遵從度。
(于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