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吹風
今年,我省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土地政策有重大調整,企事業單位可以自建保障房。新政策規定,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前提下,我省允許各企事業單位利用存量土地,在依法變更為住宅用地用途后,建設保障性住房,解決本單位符合保障性住房條件的職工的住房困難問題。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稱,給企事業單位自建保障房松綁,是我省加快推進保障房建設、落實保障房建設用地的一大創新舉措。我省也是繼陜西省之后,全國試行此項政策的不多的省份之一。
據了解,我省的保障房建設用地指標將由省國土資源廳在年度計劃中單列,做到按點供應,實現應供盡供。
最近,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已決定,從今年4月1日算起,全省城鎮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在現行標準基礎上依次調整為每人每月一類700元,二類640元,三類580元,四類520元。醫療補助金按本人領取失業保險金的10%按月發放。
此前,山西省城鎮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四類標準依次為一類600元、二類550元、三類500元、四類450元,這次相應分別增加100元、90元、80元、70元。
最近,我省2011年度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正式啟動。今年我省農機具補貼范圍進一步拓寬,全年補貼資金有望突破6億元。目前,中央財政首批補貼資金3.4億元已經下達各市,省財政4000萬元累加補貼資金也已準備就緒。
今年省農機局首次聯合省紀委、省財政廳成立了全省農機購置補貼領導組及監督檢查組,共同對補貼實施監管。省級財政4000萬元主要用于我省急需機具的累加補貼,今年的累加補貼將采取后補貼的辦法,即在農民購買農機并產生一定的作業量后再進行累加補貼,這也是今年采取的新措施。
農機購置補貼的對象、比例及重點基本與上年相同,農機購置補貼范圍則由去年的12大類125個品目5574個產品拓展到12大類153個品目7633個產品,基本做到了農業生產領域的全覆蓋。為更加方便農民購機,農機購置補貼定點經銷商也由去年的140個增加到160多個。今年我省還啟動了農機報廢更新補貼工作,主要對農民報廢18馬力以上的拖拉機、自走式小麥聯合收割機乃至更新大型農機具試行補貼。
“十二五”時期,我省將把促進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全面實施充分就業發展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堅持以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為重點就業群體,著力完善和落實就業政策,強化公共就業人才服務,加快統籌城鄉就業,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全方位促進就業增長,努力保持全省就業局勢的穩定。
未來五年,我省要把鼓勵創業作為富民工程來抓。完善鼓勵創業工作機制,完善促進創業的綜合政策體系,制訂系統工作方案,全面開展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要統籌城鄉,著力提高公共就業服務能力。盡快建立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打破各類勞動者的身份界限。規范公共就業服務項目內容和程序,按照機構、人員、經費、場地、工作、制度“六到位”的要求,使基層服務平臺真正擔負起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就業政策宣傳咨詢、崗位信息發布、就業援助、職業指導等職責。
據了解,今年全省就業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城鎮新增就業40萬人,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15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4萬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0萬人;創業帶動就業10萬人。
“十二五”期間,我省將建成防汛抗旱五大體系,提升山西防汛抗旱能力。
防汛抗旱五大體系包括:覆蓋全省山洪災害防治區的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覆蓋全省重點河流和水庫的防汛實時監測監控體系;協調有序、指揮高效的省市縣防汛指揮體系;機動靈活、迅速快捷的防汛抗旱搶險救災體系;程序合法、調度規范的特大干旱期應急水資源配置體系。防汛抗旱五大體系的建成,將推進全省防汛抗旱工作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轉變。
到2015年,全省115支抗旱服務隊擴澆旱地能力達到200萬畝/年,送水能力達到1萬噸/日,防汛抗旱物資儲備總額達到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