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巖
王光美:紅墻內外的絕代芳華
□羅海巖
從1963年開始,我國城鄉開展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一天,劉少奇對光美說,你應該帶頭響應黨的號召,到農村去鍛煉一段時間。
離開北京時,王光美帶著用繩子捆好的一個鋪蓋卷,還有一個包裹就要出發了。少奇走過來,提起行李掂了掂,風趣地笑著說:“還不重,輕裝上陣,這樣好!”王光美拿起行李向外走去,劉少奇一直站在門口看著她。想到下去要一年的時間,王光美的心里一陣酸楚,她實在放心不下。結婚15年來,她第一次和劉少奇分開這么長的時間。
來到河北省撫寧縣桃園大隊3個月后,王光美才寄回一封信,介紹她在桃園的工作情況,詢問少奇的身體和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劉少奇立即寫了回信:“我和家中大小都很好,望你不必掛念。你在月內能回家一次,那是很好的,但是你如果工作很緊,抽不出身,推至下月回來,我也完全能夠理解。”王光美在基層確實工作很忙,只得回信說:“本想按你說的回家看看,但工作已進入緊張階段,難以抽身。”
盡管家中有大量瑣事,劉少奇內心希望妻子回趟家,但他始終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他回信說:“你能抽出身來的時候,才能回家看看。在這件事上,我完全支持你。”
少奇和光美的工資加起來有500多元,這在當時不是一個小數字。但扣除房租、水電和保育員的工資后,剩余部分既要支出十多口人的生活費用、5個孩子的學雜費,還要支援一些親友,少奇抽煙、喝茶每月也要花上幾十元。這樣,即便精打細算,也并不富裕。
有個孩子要買輛自行車上學,光美回答說,現在家里沒錢,等以后再說吧!這些情況,工作人員們看在眼里,隨之議論起少奇家的生活。他們認為劉少奇和王光美每天工作到深夜,應該以夜餐費的名義給一些補助,再說物價上漲,少奇家里生活確實困難,就悄悄與警衛局主管行政工作的副局長商量,決定每月補助他們30元,每人每天補助5角。
不久,少奇對此有所察覺,他問光美:“是不是給過我們什么生活補助?”“我不知道啊!”光美驚訝地答道。“你去查查看。”光美立即來到衛士組詢問,衛士們只得如實道來。王光美立即把這個情況報告了少奇。
少奇指示光美:算一算共補了多少錢,一定要退賠,還要把退賠的收據給我!光美和工作人員算了一下,共補助了兩年10個月,每月30元,合計1020元。王光美決定從當月起退賠,每月從工資中扣除。
1967年1月,王光美被綁架到清華大學批斗。
1967年夏天,百萬人“圍攻中南海,揪斗劉少奇”。王光美曾問少奇,“為什么我們被描繪得那么丑陋,可我們之間卻沒有怨言?”劉少奇回答:“因為相互信任!”
7月18日傍晚,夫妻二人在家等候造反派的揪斗,王光美預感到事態的發展,說:“這回真的要跟你分別了!”素來沉默寡言的劉少奇竟然跟她開了個玩笑,說倆人靜靜坐在桌邊,等著造反派上門,“倒像是要等著上花轎的樣子”。王光美跟著丈夫也心酸地笑了起來。
1967年8月5日,王光美和劉少奇在中南海的一個院子里被分開批斗。中間暫停時,她和劉少奇在書房相見,雙目對視,凝視許久。批斗又開始時,王光美不顧一切地跑過去拉住劉少奇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劉少奇輕輕對王光美說:“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這是劉少奇對她說的最后一句話。
1967年9月13日凌晨,一輛軍用吉普車突然停在中南海光美的住所前,幾個不速之客闖進住處,宣布對她正式逮捕。兩個月后,王光美以“美國中央情報局長期潛伏的高級戰略特務”的罪名,被投入秦城監獄,開始了隱秘的監牢生活,監號是67130。
1971年9月,王光美的孩子們聽說彭真、薄一波的子女相繼見到了被關押的父親,就給中央寫信,要求見爸爸媽媽。毛主席在宋慶齡轉來的信上批示:父親已死,可以見見媽媽。
也就是在見到孩子們的這一天,她才知道,少奇已經在三年前含冤辭世。她80多歲的老母親,也被抓進監獄,慘遭迫害致死。
1972年8月18日,王光美的4個子女,劉源和劉濤、劉亭亭、劉小小,終于見到了他們的母親。此時曾經容光煥發的母親瘦弱不堪,滿頭灰白頭發,連腰也伸不直。穿著一身舊黑衣,神情麻木、遲鈍……
中央組織部在接管所謂專案工作的當天,就將王光美從監獄中接出來,安排她和孩子們住在一起。她被送到的地方竟是她當年參加革命的地方——翠明莊,這里已成為中組部招待所。
命運仿佛畫了一個大圈。
(摘自《文學故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