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紅,韓士軍,徐 輝
(1.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區林業局,吉林 通化 134002;2.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金廠鎮林業站,吉林 通化 134001;3.吉林省通化市林業局,吉林 通化 134001)
赤楊(Alnusjaponica.)別名擬赤楊、水冬瓜,華木科,赤楊屬。赤楊為落葉喬木,高達20m。樹皮暗灰褐色或灰褐色,無毛,小枝褐色,無毛或有黃色短柔毛,有時密生腺點。芽有短柄,無毛,有2枚芽鱗。單葉互生,葉紫褐色,葉柄長1~3cm;葉片倒卵形或長倒卵形,長4~6cm,寬2.5~3.0c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稀圓形,邊緣具疏細齒,上面無毛,下面幼時疏生短柔毛,脈腋間簇生髯毛,有時具腺點;側脈7~11對。花單性,雌雄同株,先葉開放;雄花為葇荑花序;雌花為穗狀花序。果穗寬卵形,深棕色,長約2cm;小堅果卵形或倒卵形,長3~4mm,寬2~3mm果翅厚紙質。花期4~5月,果熟期8~10月。赤楊樹形圓整,具根瘤和菌根。
赤楊分布比較廣,主要分布于東北、華北,華南也有分布;赤楊喜光,喜水濕,生長迅速根系發達,能固氮,可改良土壤。能抗病蟲害及二氧化硫、氟化氫等污染性氣體。能耐寒、耐濕、耐瘠薄。赤楊是很好的藥用植物。赤楊的樹干表皮比較光華,葉片呈紫色,枝葉美觀又抗污染,是很好的道路、庭院和城市小區綠化的景觀樹種。
赤楊育苗地應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壤土或輕壤土的地塊作為苗圃。
苗圃地選擇后,為了改良土壤結構、蓄水保墑和預防病蟲害,育苗地應進行秋翻和春耙。秋季深翻20~25cm,施入腐熟農家肥75t/hm2。翌春土壤解凍后,要耙細整平,做到土壤細碎、疏松、平坦。然后,做床:赤楊種子粒小且輕,一般多采取床作育苗,床作的床面寬1m,長20m,床高15cm,作業步道寬40cm。結合做床施入過磷酸鈣50g/m2。做到床面細碎、疏松、平整,肥分充足,打透底水,保持床面濕潤。
赤楊種子易于發芽。種粒小且輕,秕粒較多,采取風選不易選出,一般采取清水浸種催芽后水選。采取水浸后撈除秕粒用混沙埋藏或層積催芽。在播種前1~2周,先用溫水浸種24h,除去雜質和空粒,撈出控干,用1∶3倍的細粒濕河沙,在20℃的室內混沙埋藏或濕沙層積一周,注意經常翻動與噴灑溫水,在溫暖濕潤的條件下,見有1/3種子裂嘴時,即可播種。
播種時間一般在5月中旬,平均氣溫在15℃以上。由于赤楊種粒較小,要求管理較細。因此,目前各地多采取床作撒播。將床面摟成麻面,把種子均勻地撒播在床面上,也可用木板壓溝條播。播后用木磙鎮壓一遍,使種子與土壤密切接觸。這樣有利于幼苗扎根入土。然后覆細沙3mm左右,切不可覆沙土過厚。再鎮壓一次后覆草,草要疏掉亂葉,覆蓋一層薄層稻草,以不見床面為限。發芽率為70%的種子,播種量控制在6g/m2。在種子發芽期,要始終保持土壤的濕度。并及時搞好除草松土等各項田間管理;當幼苗進入生長旺盛時期開始間苗定株,苗床上保留苗木的密度為100~150株/m2。定苗后,追施一次液體肥料,6月下旬以后停止施肥,并控制水分,防止苗木徒長。
赤楊當年產苗量為每公頃60萬株左右,苗木當年高生長一般在60cm左右,地徑0.6cm以上。第2年春季進行換床(移植)培植綠化苗木。培育大苗的初植密度,一般株行距控制在100cm×100cm為宜。苗木移植后,要注意加強水肥管理和除草松土等項田間管理,促進苗木產量與質量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