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勝瓊,劉建兵
(中南民族大學附屬小學,湖北武漢430074)
“心理健康”是指一個人表現為認知功能正常,自我意識正確,個性結構完整,人際關系良好,行為表現規范,行為與年齡相符等等。這種健康的心理對人生成長的道路,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德育工作在學校教育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顯得越來越突出。由于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對象是學生,因此,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推動學校德育工作發展的有效途徑,它對學生素質的提高、對學校教育目標的實現和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都將起著積極的作用。
道德品質是個人依據一定的道德準則在言論和行動上所表現出來的某些穩固的心理特征。良好的道德品質,能較好地支配學生適應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需要。學校教育目標的實現,就是看能否培養出一批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而這種人才必須是知識淵博、品質高尚的人。要有高尚的品質,就應具備健康的心理,因為有了健康的心理,就使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健康的發展,就會在挫折障礙面前能正確對待而不犯錯誤,不失去理智。目前中小學都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目,這對幫助青少年兒童形成健康的心理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注重對學生進行健康的心理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環節。這種健康的心理教育應從學生的道德行為和方法入手,道德行為和方法是實現良好品德的手段,是一個人道德認識的具體表現。如在“奉獻愛心”的活動中,中南民族大學附屬小學都是首先在全體教師會上講明了活動的意義,接著在全校對學生進行了專門講解,還利用廣播講話進行宣傳,使每一個學生都真正受到了教育,認為“伸出緩助之手,幫助有困難和殘疾的人是我們應盡的責任”。由于學生有了這種健康的心理而產生了具體的行動,每次活動,大家都能紛紛將自己的零花錢捐出來,同學們感到:幫助有困難的人是一種美德。故每次捐款活動都開展得非常順利。可以看出,作為教育工作者,只有注重在各種活動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是終身受益的。
素質教育,雖然目前對此說法很多,但究其根本,還是教育者運用多種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全面發展,成為高素質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只有當學生在良好的心態下接受教育,才更利于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才更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素質的提高。如學校除了開展必要的常規教育,對學生堅持正面教育外,還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采取激勵機制,使學生在行為上有標兵,在學習上有榜樣。在這方面,中南民族大學附屬小學每學年堅持評“十佳學生”,辦“學習的榜樣”專刊,每學期堅持評“行為規范標兵”和“行為規范達標生”,并在全校公開授牌,同時,還長期堅持了對全校“每周數學無錯題”的學生每周進行公布表揚,將文化知識教育與良好地養成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還通過每周升國旗儀式評選出各班的3名好學生和利用主題班隊會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等等。這一系列的活動激發了學生積極向上的進取心,大大促進了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要使每一個兒童都在學校里抬起頭來走路”,只有當兒童有了良好的心態,健康的心理,才能“抬起頭來走路”。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不僅只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還應考慮到學生的不同因素,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教學,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事可做”,這樣,每一個學生都會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也就更愿意接受更多的外界信息,努力學到更多的文化知識,使自己各方面都得到很大發展,這就更有利于學校開展素質教育,使學生的素質不斷提高。目前眾多的學校教育都力求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并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武漢市教育局每年都評出一批心理健康,具有高素質的“創新素質實踐行”突出的學生名單,并給予中考加分的獎勵,這都將有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利于促進素質教育的提高。
人的心理活動,是客觀現實作用于人的大腦的產物,是主觀與客觀的統一體。所以,人的心理狀況如何,決定著人對社會的適應程度。一個人在心理上健康的發展,這不僅有利于個人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更有利于形成健全的個性和人生觀,做到自如地運用自己的智慧與技能去適應客觀環境,使個人的心理與社會現實的要求之間達到積極的平衡。這一點,對青少年來講尤其重要。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既要營造一種歡快、有趣的環境,又要讓學生練就一種抗挫能力,這就是要善于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心理,去適應客觀環境,這樣,學生的智慧和技能就能得到很大的發展。
學校一切教育目標的實施,德育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學生這個主體,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心態、健康的心理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這樣,學校的德育工作才更利于開展。所以說,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1]林建華.小學生心理教育原理與教程[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尹鄧安.心理訓練與學習方法[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3]王書荃.心理輔導活動指南[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0.
[4]焦向英.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