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峰
(貴州省水城縣國土資源局,貴州 六盤水 553001)
鄉鎮電子政務是基層行政管理模式的一場深刻革命。電子政務是信息時代下現代政府治理不可缺少的工具。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的融合,人類社會進入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以其強大的生命力,正不斷推動著生產力的革命性變革。作為信息技術的重要產物,鄉鎮電子政務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政府在政務信息化方面的努力在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從最初的電腦普及到辦公自動化到政府上網到現在的電子政府,政府部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其間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只有找出問題,尋求切實可行的措施,才能使新一輪鄉鎮電子政務健康發展。
鄉鎮電子政務發展到現在,建設規模日益擴大,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并取得了一些物化的成就,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鄉鎮處于我國行政結構的最底層,由于以下幾個主要原因,使鄉鎮基層資金缺乏、財政困難。接受國家財政直接投資資金較少;在廣大農村地區實行“稅費改革”后,這些鄉鎮基層更是失去了一大收入來源;除了少數沿海地區外,大部分鄉鎮基層政府缺乏創利項目,財政收入來源很少。在“電子政務”建設初期,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是不可避免的,該問題成為鄉鎮基層政府“電子政務”建設中存在的最大障礙。
要實現真正高效的鄉鎮電子政務系統,就不能以垂直行業管理體系為主導,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鄉鎮電子政務建設中的“信息孤島”;而應該以橫向區域性政府管理體系為主導,重組優化各行業的職能,實現“一站式”加“一網式”的服務。而目前我國各部門都建有自己的管理系統,對實現管理體系的統一存在著不少困難。由于都已建成各自的信息系統,而這些信息系統都是針對本行業的特點而設立數據庫的,因此如果要實現工作中的信息共享,就勢必涉及到數據的保密性及對個體利益的影響。
2.3.1 對范圍和地位認識不足
從范圍上來看,大多數鄉鎮僅僅把鄉鎮電子政務簡單地理解為政府上網。而鄉鎮電子政務不僅涉及互聯網,還包括電話、廣播、信息終端、手機上網等方面。從地位上來看,鄉鎮電子政務在鄉鎮改革,統籌城鄉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承擔著上達民情、下傳政策的重要使命,成為鄉鎮進行低成本運行的有效途徑,而現在大多數鄉鎮僅把鄉鎮電子政務簡單地當作高級的打字工具,沒有真正的認識到鄉鎮電子政務所起的重要作用。
2.3.2 應用開發程度較低
由于人才、資金和認識的不足,鄉鎮對鄉鎮電子政務開發利用的程度較低,許多原本可由計算機進行靈活處理的工作仍舊沿襲傳統的手工處理模式,例如,文件的歸檔和整理的傳統化,對軟件的開發和政府業務流程的整合力度不夠,沒有把傳統的政務工具和網絡服務有機結合起來。
2.3.3 缺乏有效的組織和規劃
我國鄉鎮電子政務的發展缺乏統一的規劃和組織管理,發展的目標不明確,鄉鎮與上級部門、其他部門和事業單位在鄉鎮電子政務建設的過程中不能做到統籌兼顧,各自為政,造成了縱橫分離,信息無法實現有效共享。
2.3.4 重硬件輕軟件
一些地區雖然投資搭建起了網絡平臺,購置了一定的硬件設備,但是沒有進行深入的應用,在軟件上投資寥寥數幾。計算機有了,能上網了,結果只是成為簡單的上網看新聞的工具或者只能實現簡單的公文傳輸,忽略了軟件開發和應用,造成了資源浪費。
2.3.5 鄉鎮電子政務建設中的客觀問題
(1)網絡安全存在隱患。安全保密體系是鄉鎮電子政務的重要基礎。但從實際情況看,鄉鎮電子政務建設中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存在安全隱患的原因,與其說是技術問題,還不如說是制度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在建設信息網絡系統時,必須同步建設安全保密體系,包括防火、防盜、防電磁輻射、防病毒、加密、安全檢測與監控、訪問控制、身份認證、數據備份與恢復、安全管理等。但在辦公自動化、信息化建設中,普遍存在對系統安全缺乏重視,安全設施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和對安全教育不重視等問題,給系統安全留下許多隱患。
(2)人員素質問題。發展鄉鎮電子政務首先要依靠公務員,他們的素質和水平至關重要,要求他們既要熟悉專門技術,又要熟悉新經濟、懂法律、會管理。但目前政府最缺乏的恰恰是這一類人才。有不少機關干部還習慣于傳統的紙面辦公方式,至今不會使用或不愿使用電腦和網絡處理辦公事務,對鄉鎮電子政務辦公流程不適應。
要實現我國鄉鎮電子政務建設的目標,在推動鄉鎮電子政務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及時認識到問題所在,要解決鄉鎮電子政務建設中的問題,就必須先對其范圍和地位重新認識與定位,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補救。
作為直接進行鄉鎮電子政務管理和建設的政府部門及官員,必須對鄉鎮電子政務有全面清晰地了解,尤其是鄉鎮電子政務建設中的整合問題在中國鄉鎮電子政務建設中所承擔的重要角色。改變以往重新建輕整合的觀念,把政府業務流程整合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要完成鄉鎮電子政務建設的整合就是要使各部門聯動,做到“一站式”、“一網式”辦公以及“在線服務”,每一個部門都應該根據鄉鎮電子政務的要求,對各自的行政管理程序和組織結構進行必要的調整,在統一的標準下與其他部門進行對接。“如果各部門都想自己搞個完整的系統,這必然與整個地方的信息化系統建設發生沖突。所以,各地在進行鄉鎮電子政務規劃的時候,要考慮這個因素。如何在統一的規劃和標準下,整合現有資源,并把解決原有的問題與實現新的發展目標結合起來,防止各自為戰和重復建設,是鄉鎮電子政務發展的一個關鍵。中國的鄉鎮電子政務建設過程中的整合問題,之所以長久的沒有被重視。除了許多政府與部門只是關注硬件設施的建設,沒有意識到整合的重要性之外。更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各個部門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由于利益分配問題總是難以解決,因此就算是意識要了需要整合的重要性,各部門之間也往往無法互相妥協退讓,使的整合能夠順利完成。這就更加體現了鄉鎮電子政務建設的制度化的重要性了。要解決爭議,就必須使的鄉鎮電子政務建設有法可依,有律可循。
鄉鎮電子政務的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重視與積極參與。作為對鄉鎮電子政務建設起決定性作用的領導,首先得加強自身素質建設,應對鄉鎮電子政務的管理現狀有強烈的改進意愿,必須對管理的現狀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必須能夠在較高的層次、開闊的視野里對管理現狀開展批判性、建設性思考。另外,政府還要提高公務員認識。應使公務員認識到,鄉鎮電子政務的發展并不真正威脅到他們的生存和利益,而落后于時代的發展變遷、忽略信息在政務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才會使得他們失去自身的優勢。只有真正認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性,適應社會發展提高自身的信息化認識,才會讓他們從內心真正接受鄉鎮電子政務,從行動上真正支持鄉鎮電子政務。
要建立鄉鎮電子政務的法律和法制環境作為鄉鎮電子政務的基石,對鄉鎮電子政務進行相關的立法勢在必行。從我國鄉鎮電子政務立法的現狀來看,目前還沒有鄉鎮電子政務的整體立法。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執法必須有法可依,立法的滯后或不完善必將嚴重影響和制約鄉鎮電子政務的建設和實施。因此,鄉鎮電子政務的整體立法必不可缺。從目前來看,與鄉鎮電子政務建設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制訂工作有必要適當加快。為鄉鎮電子政務的良性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
[1]楊宇白.略論我國鄉鎮電子政務建設問題[J].重慶行政,2003(3):73~74.
[2]薛 菁.鄉鎮電子政務建設問題探析[J].行政論壇,2003(9):16~17.
[3]周 健,吳雨峰.試析我國鄉鎮電子政務建設的問題及措施[J].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03(12):67~68.
[4]熊健汝.鄉鎮鄉鎮電子政務建設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08(1):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