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歌今 劉鳳華
(1.山東省淄博市職業學院附屬醫院,山東淄博255000;2.山東省淄博市第一醫院,山東淄博255200)
臨床護士是將藥物按臨床醫囑用于患者的執行實施者,身居臨床第一線,其工作性質是在護理技術工作的范疇內,既要按醫囑用藥,又要審查藥物與臨床診斷的合理性、應用方法的正確性,同時也是藥物的監督管理者。因此,要確保藥物在臨床上安全有效地使用,充分發揮藥物最好的治療效果,杜絕醫療差錯,護土不僅要具備自身的護理技術,還要掌握相關的臨床知識和臨床藥學知識,更得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筆者將工作中的管理經驗和實踐經驗報道如下,以拋磚引玉,促進交流。
臨床護士根據臨床醫囑對患者所用藥物進行領、發、用,在領藥物的過程中必須做到“四查十對”[1],四查十對即:查處方張數,核對是否是本科用藥、患者的姓名、年齡是否相符合;查藥品的數量,對藥品名稱、劑型、規格、數量是否相符;查有無配伍禁忌,核對藥品性狀是否符合要求,用法用量是否正確;查臨床用藥的合理性,核對與臨床診斷是否相符合。在發放、應用藥物時,要遵醫囑及時準確用藥,準確掌握給藥劑量、濃度方法和時間,必要時患者(或家屬)參與確認。口服藥物要按時發放給患者,看服到口。同時對口服藥要進行1~2次查對,小夜班護士接班后也要對已擺好的口服藥進行查對。同時對已發過的口服藥情況進行核查。做到微機-醫囑單-服藥本三項核對。在發藥過程中實行“四看一叫”[2],即看服藥本、看床頭卡、看服藥姓名卡、看藥物名稱、叫患者姓名。應注意的是,無論患者熟悉與否,都要叫患者姓名進行查對,養成良好的工作作風。為了嚴格落實服藥到口,對發藥時間不在位的患者,記錄于護士站的留言板上,同時做好交接班,以保證口服藥護理的及時準確。注射藥物在治療室建立液體查對記錄本,從擺液、查液、配液(三級醫院有靜配中心完成)到輸液各個環節,逐個班次的護士查對后簽字。白班護士擺好次日液體后,與小夜班護士查對,要求查對時白班護士看醫囑,小夜班護士看液體,交叉操作、逐一核對。輸液前由治療班護士與白班護士查對。配好的液體要輸液卡上簽名及時間,以示負責,更換液體前,分別與治療室和患者床旁的輸液卡核對并簽字,叫患者姓名進行查對,核對無誤后并簽字。在更換液體后,要求嚴密觀察兩組藥液間的反應情況,無異常方可離開。
觀察用藥療效反應:做好用藥指導,許多藥物治療會因飲食、方法、時間而受到影響,甚至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因此,護士不但應了解藥物的作用、用途和用法、用量及不良反應,還必須在用藥時耐心細致地指導患者用藥。如糖尿病患者必須在口服或肌注降血糖藥物15min內用餐,減少或增加1次進餐,也要相應地略去或增加1次用藥,以防止低血糖的發生[3],同時還必須告訴患者發生低血糖時的癥狀和處理方法,以免患者及家屬驚慌失措,加重病情,延誤救治。服用優降靈的患者,在用藥期間應避免進食含有酪酸的食物,如巧克力、牛奶、動物肝臟、紅葡萄酒等,以防血壓升高,甚至導致高血壓危象、腦溢血。
觀察用藥不良反應:注意用藥反應,護理人員不僅是藥物治療方案的執行者,而且也是對患者藥物治療效應的反饋者。據報道,病毒唑可引起過敏反應;硝普鈉降壓不當可致心跳驟停;靜脈推注小劑量安定即可引起血壓下降[3],靜滴10%氯化鉀致嚴重腹痛、嘔吐等,對于這些藥物反應,只要在臨床用藥中注意觀察,一旦發現異常現象,及時報告醫生查明原因、給予處理,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減輕患者痛苦。因此在工作中必須做到:(1)用藥前詳細詢問過敏史,對有家族過敏史和過敏史的患者,必須高度重視,并告知患者或家屬有關過敏癥狀,以加強自身的防范意識;(2)對于一種新的或不熟悉的藥物,護士在給藥前一定要了解其藥理作用、劑量、用法、副作用及注意事項,做到心中有數;(3)口服藥應根據藥物的性質和作用,嚴格按時間給藥,詳細交待服用時的注意事項,以免達不到療效或產生胃腸道反應;(4)經常認真觀察和了解患者用藥后的反應。尤其在用藥后10~15min是藥物過敏反應發生的高峰期,應引起注意,不可掉以輕心。
總之,臨床護士應熟練掌握常用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對易發生過敏的藥物或特殊用藥應密切觀察,如有過敏、中毒反應立即停止用藥,并報告醫生,必要時做好記錄、封存及檢驗等工作。應用輸液泵、微量泵或化療藥物時,應建立巡視登記卡,密切觀察用藥效果和不良反應,及時處理,確保用藥安全。定時巡視病房,根據病情和藥物性質調整輸液滴速,觀察有無發熱、皮疹、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進行處理。經常看藥物說明書,做好患者的用藥指導,使其了解藥物的一般作用和不良反應,指導正確用藥和應注意的問題。護士長要隨時檢查各班工作,注意巡視病房,發現問題及時處理[4]。
參照衛生部制定的《藥品管理法》和《處方管理辦法》,制定護士對藥品監管的職責:(1)病房的藥品,根據病種保持一定數量,只供住院和急癥患者按醫囑使用,任何人不得私自拿取。(2)小藥柜應指定專門護士負責管理,負責藥品領取、供應和保管工作。(3)毒、麻、限、劇藥品按有關規定設基數,設專用抽屜,加鎖定位存放,專人負責,妥善保管;建立登記本,各班認真交接簽名,使用后將空安瓿保存好,科主任審簽后及時領取補充。(4)對搶救藥品應定位存放,保證隨時取用。(5)搶救車上的藥品必須在專用抽屜存放,并保持一定基數,每日檢查。(6)患者個人的貴重藥品,應寫明床號、姓名單獨存放,不用時及時退回。(7)護士長定期督促檢查劇、毒、限、麻藥品種類、數量是否相符,發現有沉淀、變質、變色、過期、標簽模糊的應停止使用,上交藥劑科處理。(8)隨時掌握和了解常規用藥情況,防止積壓,造成過期浪費。(9)加強藥品管理,藥劑科臨床藥師定期對病區藥品管理進行檢查并列入質控,病區醫護人員應予支持配合。
口服給藥因其方便,易于吸收而成為臨床上最常用的給藥方法之一。但如何才能使藥物發揮最好的療效,減少不良反應,服藥注意事項尤為重要,而臨床護士在服藥注意事項和對患者囑托方面還有欠缺,因此應加強這方面的責任心。其具體服藥時應注意事項包括:(1)服用對牙齒有腐蝕作用或使牙齒著色的藥物,應用吸管吸入藥液,服后漱口。(2)服用止咳糖漿后不宜飲水。(3)服用磺胺類藥或發汗藥后應多飲水。(4)刺激食欲的健胃藥應在飯前服。(5)助消化藥或對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藥物宜飯后服。(6)服用洋地黃類藥物時,應先測量心率,若低于60次/min或節律不齊時,則不可服用,并通知醫生。
通過上述對臨床用藥的體會、經驗及資料的匯總可以看出,臨床護士不僅要有過硬的護理技術,還必須具備豐富的臨床知識和臨床藥學知識,高度的責任心和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將臨床用藥職責總結為“四查十對一交代、四看一叫二觀察、服藥六注意、監管九職責”,這樣就能避免醫護差錯和糾紛,并且可以大大提高護理服務水平和管理能力,同時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和社會效益。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處方管理辦法(第37條)[S].2007-02-14.
[2] 張麗娟.注重細節管理 提高臨床給藥護理安全[J].中國療養醫學,2008,17(12):731-732.
[3] 楊蘇平,計惠民.1例不正確用藥導致低血糖反應[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9,18(1):33.
[4]馬紅仙.淺談臨床藥物治療的觀察[J].中華護士雜志,2008,13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