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宏 李金晏
(1.吉林省通化市社會醫療保險管理局,吉林通化 134001;2.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人民醫院內科,吉林通化 134000)
臨床正確用藥能促使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改善,不合理用藥輕則延誤治療,重則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如何合理、安全、有效地應用藥物,對于保障患者的身體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基層醫院常見的不合理用藥現象加以分析和討論,尋求改善措施,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05年6月~2008年6月筆者所在醫院99份住院病歷和974張門診處方。對抽查處方的不合理用藥情況分析統計。
抽樣調查,發現臨床不合理用藥非常普遍,共抽查住院病歷99份,屬明顯不合理用藥者28份,占28.3%,門診處方974張不合理用藥293張,占30.1%。
3.1.1 不合理應用抗生素 抗生素主要是對抗細菌感染,對病毒感染無效,除確定是細菌感染外,不應使用抗生素。選用抗生素的原則是根據細菌學檢查結果,結合臨床選用敏感抗生素,對發熱原因不明的患者,也不應輕易使用抗生素,否則可掩蓋病情,使臨床表現不典型[2]。醫生不能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選擇藥物,特別是老弱兒童,未重視抗生素的用法、劑量,導致藥物毒副作用增大。
3.1.2 聯合用藥不合理 部分醫生處方中存在聯合用藥不合理現象。例1,葡萄糖氯化鈉+維生素+氨芐青霉索,維生素C注射液中含有焦亞硫酸鈉,與氨芐青霉索同容器配伍,可使氰芐青霉素鈉在2h內損失效價50%[3],故在臨床應用中應避免同容器配伍。例2,左旋多巴+維生素B6,維生素B6是多巴脫襲酶的輔酶,能使左旋多巴轉變為多巴胺,后者難以透過血腦屏障,從而降低療效。例3,鹽酸雷尼替丁+多潘立酮。多潘立酮為胃腸動力藥,兩種藥聯合應用,降低鹽酸雷尼替丁的生物利用度,從而使療效降低。
3.1.3 重復用藥 在臨床工作中重復用藥的現象也較嚴重,不僅造成藥品的浪費,還可誘發一些不良反應,表現為同一類或同一代抗菌藥物的同時使用等。例1,復方新諾明2片,每日2次;TMP 0.3g,PPA 0.5g口服。本方復方新諾明中含新諾明0.4g、TMP 0.08g,TMP為重復用藥。醫師對復方制劑的組分不熟悉,重復應用相同成分的藥物,導致該藥物成分用量過大。例2,氯苯那敏與復方鹽酸偽麻黃堿膠囊合用:后者為含氯苯那敏的復方制劑;例3,胃舒平與顛茄合用,胃舒平是含有顛茄的復方制劑,合用沒有必要,又如感冒清和病毒靈,感冒清已含有病毒靈,實屬重復。
3.1.4 服藥劑量與次數不當 超量用藥現象也較多。例1,止嗽化痰顆粒口服每次3g,每日3次:藥品說明書用法用量為每次3g,每日1次;處方每日劑量為9g,超出說明書正常日用量的2倍,止嗽化痰顆粒成分中含有馬兜鈴(制)等中藥,超量可引起腎臟損害等。另外,臨床使用緩釋劑型或控釋劑型的藥物較多,其劑量一般為常釋制劑的2~3倍[4],如以常規普通制劑的使用方法使用此藥物,容易引起藥物過量,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例2,口服氯芬黃敏片+復方甲氧那明膠囊每次各2粒,每日3次:氯芬黃敏片每片含氯苯那敏2.5mg,復方甲氧那明每粒膠囊含氯本那敏2mg,處方中兩藥合用,氯苯那敏的1次用量達到9mg,已超出成人常用量每次4mg達1倍多,可導致嗜睡等較嚴重的中樞不良反應。
3.2.1 提高臨床醫師道德素養 加強醫德醫風教育,提高醫務人員的素質,杜絕亂用藥、大劑量用藥、使用高價藥,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在為患者治病的過程中,科學地、實事求是地合理使用藥品,充分發揮藥物應有的療效。
3.2.2 提高醫務人員服務水平 臨床醫生應認真學習臨床藥學理論,熟練掌握各種藥物的藥理、用法、適應證、禁忌證,做到規范用藥,提高臨床用藥水平;明確藥師在合理用藥中的責任和義務。藥劑人員應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培訓,補充臨床醫學知識,逐步提高藥學人員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真正發揮合理、正確用藥。
3.2.3 醫院加強藥品監控管理 完善處方點評制度,將處方質量列入醫院醫療技術質量管理考核內容,及時總結不合理用藥現象及原因,加強對患者用藥知識的宣傳引導,定期開展面向廣大群眾的健康教育講座,普及合理用藥知識,宣傳不合理用藥的危害性,避免和預防不合理用藥現象發生。
在臨床用藥時要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和相互作用,要從合理、安全、有效三方面考慮,切不可盲目用藥。
[1] 羅從懷,宋明坤,龐啟榮. 淺析基層醫院臨床用藥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 中醫藥管理雜志,2009(9):832-833.
[2] 高松濤. 基層醫院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J]. 中外醫學研究,2009,7(10):150-151.
[3] 何強,何綠先. 基層醫院不合理用藥淺析[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9(4):71-72.
[4] 楊志錄,趙勇杰. 基層醫院不合理用藥現象及對策[J]. 中國社區醫師(綜合版),2009(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