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甜
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江蘇徐州 221009
結腸息肉是小兒的常見病,是導致小兒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見病因之一。近年來隨著腸鏡技術的不斷發展,小兒結腸息肉的檢出率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結腸息肉患兒在結腸鏡下行高頻電切除得到有效治療,因此經內鏡下高頻電切除治療結腸息肉是公認的安全可靠的首選治療方法[1-2]。筆者所在醫院消化內科2000~2010年共收治便血待查患兒282例,應用成人型結腸鏡進行診治,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應用成人型結腸鏡對282例患兒行結腸鏡檢查,其中鏡下確診大腸息肉280例,男200例,女80例,年齡1.5~14.0歲,以3~8歲居多,病史1周~3年,臨床癥狀以便血為主,便血顏色呈鮮紅或果醬色,或黏液膿血便,部分有便后滴血。
Olympus CF-H260AI型電子結腸鏡;Olympus PSD230型高頻電發生器及其配套的電熱圈套器。
(1)術前準備:①腸道準備:手術當日早上7~8時空腹口服硫酸鎂導瀉,約4~8次呈清水便后,下午作結腸鏡檢查。②術前用藥:不能配合的患兒均麻醉科醫師用氯胺酮行全麻術。③術前常規檢查凝血功能、血常規等。④向家屬告知檢查目的、方法、手術及并發癥等,并簽特殊檢查治療同意書。(2)操作檢查治療要點:①遵循常規操作原則。②發現息肉后行圈套器電凝電切或較小息肉活檢鉗鉗除,較大息肉分次切除,切除標本均送病理檢查。
術后臥床休息1~3 d,當晚禁食,次日進流質,2周內避免劇烈活動。抗生素應用1~3 d,多觀察3 d出院 。
282例便血患兒中,2例未發現息肉,直腸有不同程度充血糜爛,對癥治療后好轉,隨訪3~6個月,無再出血現象。發現息肉者,均行內鏡下切除。其中單發息肉者占85.8%(259/302),多發息肉者占14.2%(43/302);有蒂息肉者占90.8%(274/302),無蒂息肉者占9.2%(28/302);息肉所在部位:直腸53.6%(161/302),乙狀結腸22.4% (68/302),降結腸15.8%(48/302),橫結腸8.2%(25/302);息肉大小≤0.5 cm 20例(6.6% ),0.6 ~ 1.0 cm 105 例(34.7% ),1.1 ~ 2.0 cm 159 例(52.6% ),>2.0 cm 18例(6.1% )。病理檢查結果:幼年性息肉占86.4%(261/302),炎性息肉占11.6%(35/302),腺瘤性息肉占2.0%(6/302)。術中出血4例,均為殘端少量滲血,經局部噴灑去甲腎上腺素液或電凝后止血,發生穿孔1例,經立位腹部部平片證實后轉外科行開腹手術。全部患者隨訪1~12個月,無一例患者復發便血。
結腸息肉是兒科臨床常見疾病,臨床癥狀主要有便血、腹痛、腹瀉伴有膿液或黏液。下消化道出血是小兒結腸息肉最常見的癥狀。多數表現為慢性少量反復出血,不為患兒家長注意,致部分患兒出現消瘦、貧血癥狀,影響兒童的正常生長發育[3-4]。因目前小兒結腸鏡尚未普及,成人結腸鏡在小兒息肉的診斷及治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4]。
本組282例陽性患者中,息肉大部分位于直腸和乙狀結腸,以單發息肉為主,且多為帶蒂息肉,息肉可呈半球狀,分葉狀或草莓樣等,直徑0.4~3.0 cm,病理顯示幼年性息肉225枚,炎性息肉42枚,腺瘤性息肉35枚。在手術過程中,4例發生滲血,考慮與拉緊圈套器與放電的動作不同步引起機械切割所致,予局部噴灑8%去甲腎上腺素液或再次電凝后止血,術后均無再出血,穿孔1例發生在乙狀結腸,術后當晚患兒間斷哭鬧,術后10 h出現發熱,體溫37.7℃,息肉本身并不大,直徑0.6 cm,考慮與凝切過程中圈套收緊不夠致凝切時間延長有關。開腹術中發現穿孔處僅為針眼大小,是否可以保守治療應當考慮。術后腹脹腹痛并發癥少見,考慮與操作者拔鏡前盡量吸除腸道積氣有關,與患兒表達能力有限亦可能有關。
綜上所述,應用成人結腸鏡治療幼兒大腸息肉并發癥與成人患者相比并無明顯增加。術后隨訪1~12個月,無復發便血病例,建議復查腸鏡,因無明顯癥狀,僅有3例結腸多發息肉患兒于術后6~12個月進行復查,均未見息肉復發,提示該方法治療幼年息肉的效果較好,在不具備小兒腸鏡的基層醫院使用成人結腸鏡對小兒便血的診治是可行的[5-7]。成人結腸鏡檢查是診斷小兒結腸息肉最直接的診斷方法,不但能明確息肉的大小、部位、數量、性質等,而且還可在鏡下進行相關治療[8],相對其他檢查方法有明顯優勢,較傳統的開腹手術創傷小,恢復快,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1] 朱德鋒,潘永紅,宋志軍,等.內鏡下高頻電治療小兒大腸息肉[J].中國內鏡雜志,2004,10(3):83-84.
[2] 黃曉磊,童美琴,陳正波,等.兒童結腸息肉內鏡診治及病理特點[J].中華醫學雜志,2004,84(18):1560-1561.
[3] 徐曉軍,盛偉松,姚禮慶,等.結腸鏡在小兒下消化道疾病診療中的應用[J].中國內鏡雜志,2000,6(4):29-31.
[4] 薛娟,楊菱芳,盛偉松,等.應用纖維結腸鏡治療結腸息肉[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00,20(1):52-53.
[5] 劉竹娥,韓宇,秦詠梅.小兒大腸鏡96例臨床分析[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2,17(3):176.
[6] 徐彰,朱歡,徐輝,等.小兒纖維結腸鏡檢查243例[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21(7):422-423.
[7] 鐘翠鳴,陳立軍,李青.不同腸道準備方法在小兒結腸鏡檢查中的臨床研究 [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6):27-28.
[8] 廖嘉忠,黃培寧,彭乃寶.成人型結腸鏡在小兒大腸息肉診治中的應用[J].廣西醫學,2009,31(2):2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