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環 周艷波
1.吉林省雙遼市遼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吉林 雙遼 136400;2.吉林省雙遼市中心醫院,吉林 雙遼 136400
近年來,腦卒中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特別是腦出血的發病率越來越多,并有向年輕化發展的事態,腦出血又是腦卒中疾病群中最為兇險的疾病之一。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的四高之稱。是當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據我國醫學調查統計,腦卒中的年發病率為200/100萬,而每年新發生腦卒中的病例約150萬,死于腦卒中者達130萬,存活者中有75%的患者致殘[1]。在統計流行病學調查中腦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殘率為最高。隨著醫學診斷和搶救技術的提高,腦出血的死亡率明顯降低,但由于幸存下來的腦出血患者后期康復治療與護理的不足,導致患者的致殘率有抬頭趨勢。不但嚴重的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也給家庭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的負擔。目前由于我國醫療資源有限,腦出血急性期治療后,基本都轉回家中進行康復治療?;谀壳暗尼t療資源、經濟狀況、衛生狀況和文化層次的影響,也給患者康復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和難度。由此可見,院外護理干預顯得尤為重要。以上問題的出現給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課題,就是要求護理工作到社會中去,積極干預腦出血康復期的護理知識下傳,確保腦出血患者在康復期健康治療、護理、康復的持續性。鑒于目前腦出血患者康復期院外護理干預及對策和未來展望,談談自己的體會。
盡管社會、政府和醫務界都做了最大努力,試圖想把工作做好,但由于認識上的缺陷,部分領導不重視或重視程度不足,使腦出血患者在康復期的康復、護理、治療都存在著很多不足,使相當一部分患者仍遺留著功能障礙和康復進展效果不盡人意。認識上的缺陷和領導認識程度的不足,致患者在康復上有很大的阻力和困境,所以導致家庭及社會的負擔加重。
在整個醫學界,尤其是護理人員,確實為腦出血患者康復階段做了很多的干預工作,但由于有相當一部分護理人員,由于倫理上的缺陷,具體表現在宣傳不到位,干預層次不深,認為院外護理是多余,由于護理隊伍人員素質存在的問題,也減慢了腦出血患者的康復治療時間。
腦出血患者在家庭護理上,由于家庭照護者缺乏護理常識或護理不到位,導致腦出血患者康復階段進展緩慢,使患者不能及早康復,部分患者缺少護理支持,造成合并癥出現,給患者造成了新的痛苦,使病情加重。
家庭護理能力的缺陷主要表現為護理支持不夠,護理常識缺乏,加上腦出血康復期的護理是一個艱巨而又漫長的工作,如果護理者思想上準備不足,再加上經濟、體力透支嚴重,又出現康復者的不配合,致使某些照護者身體亞健康加重,由于經濟、體力透支,大大降低家庭護理干預能力。一旦患者缺少較好的家庭支持和護理,會使患者引發各種并發癥和繼發性疾病,嚴重降低了康復者的生活質量。家庭照護者在家庭護理上主要存在以下六大類信息需求:依次為健康治療、疾病相關知識、生活護理常識、心理護理常識、技術指導[2]。已有研究表明,對腦出血患者的長期家庭照顧任務,會給照護者帶來沉重的負荷,并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患者腦出血清醒后,發現肢體及其它功能障礙,多產生恐懼、抑郁、焦慮最為突出,占腦卒中的20% -50%[3]。由于疾病造成患者失能狀態和病程的延長,還有存在依賴、自責、輕生的心理障礙。不良的情緒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還嚴重的影響康復效果。良好的情緒,既能使神經抑制解除,使神經肌肉調節達到最佳狀態,還可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因此說,心理護理在腦出血中,對失能狀態的患者在康復期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求照護者在護理干預中,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多鼓勵、多體諒、多幫助,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圍。由于患者的心理障礙,可導致照護者精神出現支撐能力下降,主要表現在照護者照顧不周到,經常對患者發脾氣,有時達不到患者的需求,致患者的康復效果不明顯。
各部門及各級政府領導,都應提高認識,特別在發生腦出血后康復的患者,應及時給予溫暖,組織相關部門給予干預和支持,特別是衛生領導部門的領導,應把腦出血康復期列入生活、工作中去,做好督促和組織好護理干預隊伍,做好宣傳、組織,使每個人都養成良好的習慣,自覺地進行義務性護理干預。
每個護理人員都應該提高認識,能回報于社會,回報于人民,做到不計報酬,任勞任怨,積極進行開展護理干預,主動進行護理知識宣傳,克服倫理上的缺陷,對患者要有親情和友情。
在臨床上凡是發現腦出血幸存者進行康復時,護理知識應及早宣傳、及早介入,教會家庭護理人員的有關護理知識,使照護者學會照護病人,并建立聯系手段,經常保持聯系,及時介紹每個階段的護理知識。
如何解決家庭護理能力的缺陷,必須有社會福利參與,落實好政策,給予補救,在經濟上積極給予支持,另外慈善機構要健全完善,發揮其作用,注重弱體的補救。另外,動員志愿者積極參與,主要是協助患者家庭體力透支嚴重的,給予志愿性照顧,再有發揮社區醫療機構的作用,使患者有一個和諧、溫暖的社會氛圍,使其更好的康復。
由于患者對腦出血認識不足,產生種種心理上的障礙,出現不配合康復,致家庭護理上困難較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提高患者的認識,鼓勵患者堅持治療,家庭護理要有耐心,熱心的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使患者堅定信心,戰勝疾病。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提高和有關民生政策的不斷落實,社會福利機構的不斷完善,志愿者隊伍的擴大及醫學界的重視等有利條件,使腦出血康復者在家庭護理干預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多項研究表明和證實,家庭護理在提高康復期腦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家庭護理腦出血康復成果被人們逐步認識。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腦出血康復者的預后越來越好。家庭護理的優點:①患者回家后仍能保持專業護理干預。②節約衛生資源及費用。③家庭環境熟悉,有親人照顧,減輕住院的心理壓力。④保證治療康復的持續性,完善了前期治療和后期康復的一體化。在我國醫學學術界就腦出血康復護理上占有相當的位置,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為使家庭護理干預不斷完善,有很多地區成立了疾病康復醫院、社區、家庭病房等一系列康復組織,使廣大腦出血患者看到了新生的希望。
[1]南登昆.康復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02-204
[2]邵艷華,杜麗娜,于芳,程越,邢慧環.腦卒中康復患者抑郁程度與家庭功能的相關性研究[M].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 2010.16(12):1414-1416
[3]蘇艷美,馬平.腦卒中病人家庭護理者信息需求調查[M].中國慢性疾病預防與控制,2007.15(3):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