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合合
奮戰五年 率先邁進“國際水準”
■文/劉合合
站在新起點,中國石油內蒙古銷售公司力爭到“十二五”末,初步建成規模發展、效益領先、管理科學、服務優良的國際水準石油銷售企業。
2010年,是內蒙古銷售公司“十一五”期間實現科學發展、取得突出成果的一年。一年來,內蒙古銷售公司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公司的戰略部署,堅持規模、質量、效益相統一的發展理念,克服資源緊張、競爭激烈等不利因素,突出效益主題,拓展市場規模,擴大終端銷售,推進精細管理,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了新突破。
2010年,公司油品銷售總量完成652萬噸,躍居中國石油區內銷售企業第一位。與此同時,成品油銷售質量也在迅速提升。零售量達到530萬噸,零售比例達到81.36%,位列省級銷售公司首位;終端銷售比例、價格到位率達到或超過99%;單站日銷量、高標號汽油銷量實現歷史性突破。
站在“十二五”的新起點,率先建成國際水準石油銷售企業是內蒙古銷售公司發展進程中新的目標,是公司新的責任和使命。
“十二五”期間,是內蒙古銷售公司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又是改革發展深入推進的矛盾凸顯期。要想早日率先建成國際水準石油銷售企業,必須深入分析市場形勢,搶抓難得的發展機遇,科學把握發展規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內外部矛盾。
從國內經濟發展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十二五”時期,是我國過去30年和未來30年發展周期的“戰略拐點”,是經濟發展階段從工業化中期向后期過渡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國家將發展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內需主導、消費拉動、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民生優先、共建共享上,經濟社會發展將呈現六大新變化,即從淡化GDP增速到保障改善民生,從節能減排到綠色低碳發展,從自主創新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從城鎮化到農民工市民化,從城鄉統籌到區域協調發展,從外需到內需。GDP增速預計為7%,經濟增長將主要靠擴大內需來實現。尤其是這一時期的產品結構將由生產資料為主向消費資料為主轉變,汽車將是最具代表性的產品,全國汽車產量將達3000萬輛,車輛保有量將達到4.9億輛。因此,“十二五”國民經濟的發展對成品油的需求依然很大。
從自治區經濟發展看,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預計“十二五”期間,自治區成品油需求平均增幅為9%,到2015年市場需求量將達到1170萬噸。2011年全區成品油消費量850萬噸,增幅12%。自治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為我們做大做強銷售規模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從企業發展態勢看,經過多年的努力,內蒙古銷售公司已經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占據了85%的市場份額,形成了較完善的營銷管理體系,建成了初具規模的銷售網絡,有一支懂經營、善管理的干部員工隊伍,積累了較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這一切都為企業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同時,集團公司黨組對銷售業務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尤其是加大網絡建設投入、出臺扶持政策、逐步完善激勵機制等措施,為銷售業務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
在看到機遇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面臨的挑戰。一方面,市場競爭將進一步激烈,內蒙古自治區成品油市場經營主體多元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另一方面,企業自身仍然存在著網絡能力需要強化、管理水平需要提升、隊伍素質需要提高等問題。
縱觀形勢變化,我們只要把握有利因素,認清和克服不利因素,就能在國家、自治區好的宏觀經濟形勢下,繼續保持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建設國際水準石油銷售企業,是集團公司建設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進程中對銷售企業提出的要求,是內蒙古銷售公司“十二五”乃至更長一段時期努力奮斗的目標。其基本要求是企業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控制措施、經營指標、隊伍素質、文化理念均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內在涵義是:
規模發展,就是要堅持規模速度與質量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擴大及優化銷售網絡,擴大銷售總量和零售量,擴大及鞏固市場份額,擴大成品油及非油銷售效益。
效益領先,就是要把效益作為銷售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銷售規模的擴大、營銷質量的提升最終體現到營利能力的增強上,使主要經濟指標達到國際先進石油銷售企業的水平。
管理科學,就是要把中國石油優良傳統與現代科學管理緊密結合起來,完善體制機制,優化業務運行,強化制度執行,形成“以安全環保為前提,經營管理為重點,制度化、程序化為保證,信息化應用為手段,隊伍建設為根本”的管理模式。
服務優良,就是要堅持把滿足客戶需求作為銷售工作的宗旨。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發揮先進文化的導向、凝聚、激勵作用,提高員工服務客戶的能力。堅持誠信為本,不斷完善服務體系,拓展服務功能,提供增值服務,為客戶提供質優量足的油品和安全、舒適、便捷的消費環境。
建設成為國際水準石油銷售企業是內蒙古銷售公司發展的必然結果,是全系統廣大干部員工的希望,是集團公司各級領導對內蒙古銷售公司的重托,更是我們肩負起中國石油銷售企業向國際舞臺揚帆起航的偉大歷史責任。
內蒙古銷售公司“十二五”工作思路是:認真貫徹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立足于中國石油建設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要求,立足于自治區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要求,建立銷售網絡完備、物流高效快捷、客戶體系健全的營銷體系,建立業績導向、程序至上、注重執行、效率優先的管理模式,建立綜合素質高、拼搏向上的員工隊伍,建立企業核心價值觀凝聚與精神文明推動的企業文化。到“十二五”末,初步建成規模發展、效益領先、管理科學、服務優良的國際水準石油銷售企業。
在營銷業務上,實現銷量質量效益三個同步提高。重點在市場開發、資源配置、營銷管理、機制改革上著力,認真研判市場,科學組織營銷,優化物流運行,創新客戶管理,做大做強零售,終端銷售比例達到100%,提升引領和掌控市場能力。
在網絡開發上,做到庫、站、管線三個同步推進。改變現有的運輸方式,建設4條管道,實現50%的銷量由管道輸送保障,徹底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資源瓶頸問題。加快建設與營銷能力相匹配的銷售網絡,“十二五”期間,開發加油站459座,新增庫容138.7萬立方米,到“十二五”末,油庫庫容達到200萬立方米,加油站數量達到2032座。
在企業管理上,強化安全、成本費用控制、信息化管理和風險防控四種能力。持續推進HSE體系建設,實現企業零傷害、零事故、零污染的目標,力爭HSE體系達到集團公司運行質量評估標準的優秀級,提高安全環保控制能力。建立成本費用標準化控制體系,推進“三控一規范”,實現噸油利潤同口徑相比處于系統前列,非油收入單位指標系統領先,單位費用指標同口徑比系統最低,投資回報率高于規定的指標。實現成本費用的有效控制,提高低成本發展能力。在信息化推進上,要盡快將銷售ERP、加油站管理系統、油庫管理系統、成品油二次物流配送等系統的建設轉化為應用,使公司各項經營工作能夠實現及時、準確、快捷,提升信息化管理能力。完善內控體系、審計監察等監督體系,實現油品進銷存、財務資金、員工經營行為等各項經營管理工作的全面受控,有序推進各項工作精細化、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提高風險防控能力。
在隊伍建設上,突出培養、使用、監督、考核四個環節。要著力培養具有專業知識和基層工作經歷的年輕干部,既要重視崗位的橫向交流,又要加強縱向輪崗,加大從基層選拔培養干部力度。要強化干部的使用,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部門的實際,有針對性地使用干部,使班子成員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發揮整體優勢。要做好對領導干部思想、作風、工作的監督,通過推進和完善民主生活會、職代會制度,堅持“三重一大”工作制度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等,提高干部的思想、作風和自律能力。要加強干部的考核,將年終考核與日常考核、全面考核與專題考核、組織考核與經濟考核結合起來,既要抓好組織人事部門的考核工作,又要發揮審計監察作用。
作者為中國石油內蒙古銷售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