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呂榮潔
2011,合作仍是油氣主流—訪中國石油企業協會會長胡文瑞
■文/本刊記者 呂榮潔
面對機會和挑戰,中國油氣企業應繼續合理規劃自己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打造參與國際競爭的比較優勢,迎接挑戰、抓住機遇、促進發展。
2010年中國油氣產業的發展情況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國內原油產量首次突破2億噸,天然氣產量比2009年增長12.1%……
3月22日,由中國石油企業協會與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編寫的《中國油氣產業發展分析與展望報告藍皮書》(2010年度)發布。《藍皮書》對2010年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狀況進行了全面分析,指出2011年中國油氣領域的國際合作仍然是主流方向。
中國石油石化記者就2011年油氣行業的發展走勢與應對等問題,采訪了中國石油企業協會會長胡文瑞。
中國石油石化:2010年,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帶動下,石油需求強勁反彈,重新步入上升通道,而天然氣市場規模快速擴張。您認為2011年中國油氣需求將呈現何種態勢?
胡文瑞:2011年,預計中國經濟穩健發展,油氣產業發展保持平穩發展態勢,石油生產將穩步小幅增長,天然氣生產將繼續加快增長速度。在國家能源政策、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資源環境和節能減排目標約束下,預計石油消費需求增速有所放緩,天然氣消費需求仍保持旺盛增長。
預計全年石油需求量為4.83億噸,增長6.2%。原油產量將穩步小幅增長,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將繼續增長,預計新增能力達到2450萬噸/年。汽油消費增幅將有所減緩,航空煤油消費仍將較快增長,柴油消費將保持平穩增長。
天然氣方面,天然氣消費量有望達到1300億立方米,比2010年增長約20%,我國成為世界少數幾個天然氣產量和消費量都在千億立方米以上的國家。天然氣消費區域將進一步擴大,產地及周邊、環渤海、長三角和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將成為最主要的消費區域,消費結構繼續向多元化發展。
中國石油石化:要滿足這么龐大的需求量,您預計2011年中國油氣產業會發生哪些變化?
胡文瑞:石油產能建設有序進行。2011年是國家“十二五”開局之年,預計石油生產穩步增長,石油產量基本穩定。但中國石油工業將面臨著巨大挑戰,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也是中國油氣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
天然氣開發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鑒于天然氣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優勢,“十二五”期間,中國將按照“穩定東部、加快西部、常規和非常規并舉”的思路,加大鄂爾多斯、川渝、塔里木等重點產氣區的勘探開發;抓好主力氣田增產;積極開發海上天然氣資源。同時,還將繼續加快油氣管網建設步伐,實現天然氣管網獨立運營。
2011年是中國煉油工業進入一個由大走強的歷史發展新時期。中國油氣煉制工業重點要把握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的基調,轉向創造型、低碳型發展模式。
中國石油石化:總體來看,2011年油氣行業的前景還是不錯的。那么我們該如何更好地促進油氣勘探開發呢?
胡文瑞:在今后幾年,中國需在確保國內石油供需平衡的同時,以效益為先,合理調整石油產量和產能建設規劃。加強產學研結合,建立一套更為科學的石油開發體制,加大對西部以及渤海和南海海域石油的開發力度。積極實行“走出去”的戰略,參與國外石油資源的開發,在海外建立石油生產基地。必須重視科技開發,加大科研投入,實施科學技術創新戰略。
中國天然氣開發要做到資源開發和市場開發基本同步,統籌兼顧,根據資源開發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開發天然氣市場。首先要分類規劃天然氣使用單位,明確優先類、允許類、限制類、禁止類,有效地控制市場發展節奏。其次,要著力提升天然氣供應調峰的能力。抓緊建設一批天然氣儲氣庫;加快推進江蘇、大連、山東、珠海、寧波5個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建設。抓緊西氣東輸東段工程建設;把天然氣儲氣庫、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與全國天然氣骨干管網互通互聯,提高應急調峰能力。
中國石油石化:據您了解,三大石油公司在今年油氣開發與產能建設方面各自有著怎樣的打算呢?
胡文瑞: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針對油田開發現狀積極轉變油田開發方式,實現新油田整體探明、整體開發,全面啟動老油田二次開發,大力推廣應用水平井技術,油田生產安全平穩有序進行。
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重點強化四川盆地、塔河油田等老油氣區綜合開發,加大低品位油氣儲量開發動用力度,加快提高采收率工作步伐,加強新區產能建設過程優化。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努力開發海上油氣資源,油氣開發向深水挺進。目前在南海海域已與越南、菲律賓等周邊國家簽署了聯合開發南海相關海域的協議,南海1500~3000米深水區塊的招標即將開始,有關深水鉆探的計劃正在醞釀之中。
中國石油石化:油氣領域的國際合作仍然是主流方向,但2011年注定是動蕩的一年,這些不確定的國際因素會不會影響中國石油公司的對外合作?
胡文瑞:目前,世界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但和平、發展、合作仍然是主流。無論是國家石油公司,還是跨國石油公司,都在根據世界油氣勘探開發市場的變化,探討新的投資方式,國際合作已開始呈現出更廣泛的內容、更多樣的形式。
中國油氣產業已經進入國際能源競合體系之中,對世界油氣生產、投資、競爭與合作、過程與規則開始具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西方國家已經意識到了中國的沖擊力和國家石油公司的競爭力,希望盡快將中國和印度納入以西方為主導的國際能源體系之中。同時,油氣資源國也希望加強與中國合作,促進對外投資的多元化,希望中國企業適應和接受他們的合作規則和社會責任。
中國石油石化: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才能把握好這些發展中的機遇呢?
胡文瑞:可以說,未來國際油氣合作不可能是單純的經濟貿易問題,正在演變成政治、經濟、外交等多方位的國際競爭與合作博弈。中國油氣公司未來發展需要正確處理與西方發達國家和發展中資源國的合作關系,既要確保擴大對海外資源的控制力,又要改善與資源國的關系,減輕來自資源國和西方的政治壓力。中國油氣企業在拓展海外油氣供應渠道的過程中,應把握“有限擴張”原則,在全球能源競爭格局和區域能源競合大勢中“避風就勢,聯合抗衡”。
中國開展海外油氣合作布局要從實際出發,研究調整中國國內對外合作的政策,把握好政策導向,提高對外合作合同的吸引力,要針對不同類型的油氣合作項目,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要在“雙贏(多贏)互利”的原則指導下,在現有合同執行的實踐基礎上,順應世界油氣勘探開發市場變化的大趨勢,設計新的商業模型,構建起價值流、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四合一”的項目管理體系,做到公平分配石油收入,使合作各方都有利可圖,推動中國國內油氣企業對外合作走上一個新臺階。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2011年中國石油公司要注意加強海外油氣投資風險管理,提高管理和規避風險的能力,合理布局海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