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王媛
學生英語閱讀的非智力因素的比較研究
黑龍江 王媛
閱讀能力是學生最基礎的能力,我們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影響閱讀效果的非智力因素。比如閱讀習慣、方法。在分析自身的同時分析學習的內容、材料。本文解析了影響閱讀能力的非智力因素,抓住平時沒有受到足夠重視的方面,探討怎樣更有針對性地改善學生的閱讀現狀。
閱讀;非智力因素;泛讀;精度;文化
閱讀是終身教育的一種好方法。閱讀是伴隨我們人生中的不同發展階段的良師益友。它對英語專業類學生尤其重要。無論是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還是針對相關的考試,閱讀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多年的學習過程中,有的同學還保持著隨性而讀的閱讀習慣,不講究方式與方法,這會對閱讀效率的提高起到不利的影響。本文旨在探討綜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的一些方法與注意事項。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西方也有類似的論述:“掌握了正確的方法等于成功了一半。”浩如煙海的資料文獻,教師是永遠也講不完的,只有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閱讀的能力、自學能力,讓他們借助一定的工具,自己去探索、辨析、歷練才能得益。引導閱讀的方法和途徑很多:
我們的課程分為精讀和泛讀,二者是要合理結合與運用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閱讀是在我們教育的初級階段就開始的。英語閱讀和漢語閱讀的基本規律是一樣的。我們在漢語閱讀的一些經驗同樣適用于英語文章的閱讀。
我們被要求熟讀長篇漢語文章,背誦短篇文章。這都是二次閱讀的引申方法。我們的閱讀不是旨在提高詞匯量。熟悉文章的結構,找到規律,總結經驗,以便應用于同類文章閱讀才是關鍵。在按照題目的要求完成閱讀任務,做好問答選項后,要把同一文章當成一篇精讀材料來分析。分析它的結構,主題設置,詞匯的選擇。分析結構能夠使我們在遇到類似的篇章時不再猶豫,頭腦中會清晰呈現文章論點,論據,論證的相應位置,對于文章的整體把握很有好處。一是按時間順序來敘述人物生平(time and events),二是關于人物所獲得的成就(achievements);故事類文章可按記敘文的特點進行閱讀,從記敘文的結構而言,可由開端(beginning)發展(development)高潮(climax)結尾(ending)四部分構成等。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對文章做體裁結構上的總體分析,對某種文章結構越熟悉,閱讀時就越能把握思路,對文章的特定框架和各個段落的組織排列,以及文章的邏輯關系就越清楚,讀起來就得心應手,閱讀速度也會隨之提高。教學中,如果教師缺少對語篇文體的分析和指導,學生不知辨析,就會使閱讀帶有盲目性分析主題句的位置會對于主旨類題目的選擇起到指導的作用。分析詞匯,用筆記本記下分類詞匯,會很有針對性地擴大相關主題的詞匯量。平時閱讀一定不要不求甚解,盲目追求題量。
“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語言和文化的關系密不可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和文化背景,人們總是根據自己的文化背景及語言習慣用自己固有的方式去理解別人所寫的東西,不熟悉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就會給英語閱讀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礙。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英語語言教學的重點之一,要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教師和學生都應該重視文化背景因素,以擴大英美文化背景知識面來增強英語的綜合理解能力。文化背景在閱讀理解過程中設置的障礙就像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攔路虎一樣,要想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學生必須成為個中高手,把攔路虎趕得遠遠的,清除掉這些障礙。歷史典故和文學作品是各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凝聚著璀璨的文化和藝術光彩,也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鏡子。結合文學作品及名人傳記讓學生了解西方的社會制度、歷史、民族的習性及價值觀等知識文化,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精讀和泛讀要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泛讀是補充,從發展的角度來看,精讀是基礎,泛讀是應用。學習者應該將兩種閱讀方式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并注意各自的特點,采取正確的方式方法。另外,精讀與泛讀在不同階段各有側重。初學階段精讀是很重要的,是基礎,而到了中高級階段,就要求學習者在泛讀的廣闊天地里,把在精讀里所學到的東西,加以反復檢驗,加以鞏固。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精泛并舉,循序漸進,從而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教師一味追求精讀的最優和完善,篇篇課文都得仔細閱讀,且免不了周而復始雷同重復,指導過于微觀,必然會產生一些形式主義的教學環節,學生自然提不起閱讀興趣。學生需要的是一種常規閱讀;看懂文章讀懂書,了解其中心內容或感興趣的部分內容,達到長知識、增興趣的目的。它并不需要仔細琢磨每一個詞語,揣摩每一句段或層次的微言大義。這是滿足性的自由閱讀,而略讀、速讀和泛讀恰恰滿足了學生這一閱讀的需要。上述閱讀方式各有其訓練重點,合理地組合閱讀方式,能使學生總體閱讀能力得到全面有效的培養。
復合長句即包含各種語法關系和特殊句型的句子。英語多長句,這是因為英語可以有后置定語。擴展的后置定語可以是帶從句或長修飾語的復雜句。這些句子結構復雜,邏輯性強。但是,無論多長的句子、多么復雜的結構,它們都是由一些基本的成分組成的。只要弄清英語原文的句法結構,找出整個句子的中心內容及其各層意思,然后分析各層意思之間的邏輯關系。關鍵詞匯的意思若是沒有譯出來是一定不會得到高分的。建議同學們不是單純的、簡單的、機械的記住詞的意思,而要真正的理解詞匯在上下文中的具體用法。分清句子的主干和修飾成分以及它們成分之間的邏輯關系,更好的理解句子。這樣對長難句的翻譯是很有幫助的。常見的并列連詞有and,but,yet,or,so,for,not only...but also...看到這批單詞,一般就有并列結構存在,并且很可能存在著省略問題。長難句的解決不但要有好的方法,更要注意自己單詞量的積累和基本英語語法問題的解決,這是個基礎加方法的長期練習和背誦的過程,希望大家在學習長難句時擅長總結和復習。
培養閱讀理解能力,必須課內外相結合。進行課外泛讀,不僅可以使學生鞏固所學的語言基礎知識和閱讀技能,而且還能使學生熟悉各種文章體裁和風格,開擴知識面,提高他們對閱讀各種文章的適應力。
近年來,為了應付考試,占去了學生的大量時間,使他們無暇顧及課外閱讀。其結果是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上去了,而運用英語的能力卻下來了。這種高分低能的現象是英語教學中的一種偏向。應該把學生從題海中解脫出來,讓學生在真實的外語環境中學習外語,通過閱讀實踐來培養和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是學生自己閱讀,但這并不等于教師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讀物選擇、閱讀方法等方面,教師應給予指導。做到有布置、有指導、有檢查。
閱讀能力的提高會促進學生智能的全面發展,是提高解題能力的有效途徑,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在具體教學中不斷摸索前行才會有進一步的提高,各種因素都應被考慮在內,才會全面而細致。
[注]:此論文為2010年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黑龍江省邊遠地區英語基礎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結題成果。項目編號:10E024。
(作者單位:佳木斯大學)
(編輯 王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