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 田春霞
談教師對項目教學的組織與實施
遼寧 田春霞
項目教學是職業教育十分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為使教師能高效地設計、組織、實施和評價項目教學,本文將項目教學按階段進行劃分,分別從項目的不同階段來闡述項目教學教師的工作內容與承擔的角色,從而為開展項目教學的教師提供可借鑒的教學組織與實施經驗。
項目教學;階段;組織與實施
在職業教育中,項目教學是指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本身是以生產一件產品或提供一項服務為目的的任務。項目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將一個相對獨立的任務項目交予學生獨立完成,從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到完成后的評價,都由學生具體負責,通過一個個項目的實施,使學生能夠了解和把握完成項目的每一環節的基本要求與整個過程的重點難點。
項目教學主張師生的雙向互動,尤其是學生的積極參與和親自實踐。項目教學中,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自身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教師不再主要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應成為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咨詢者和評價者;學生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
項目教學實施一般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即項目教學的準備階段;項目教學的實施階段;項目教學的評價階段。項目教學每個階段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不同,教師在各個階段所扮演的角色和完成的工作也有所不同。
項目教學的準備階段,教師要向學生提供與完成教學項目相關的知識、信息與材料,以便后期指導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階段,教師主要是學生學習的開發者與設計者。
1.教師要以工作任務為依托精心準備項目教學的學習內容
項目教學是以真實的工作實踐為基礎挖掘課程資源,其教學的主要內容應來自于真實的工作情景中的典型的職業工作任務,是圍繞生產實踐中工作任務來設計教學任務或單元。
以典型的職業工作任務為依托建構學習內容,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內容通過項目或者是工作任務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有效地解決了傳統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的弊端。
2.教師要以情境方式構建項目教學的學習環境
情境是指支持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環境,這種環境,可以是真實的工作環境,也可以是借助信息技術條件所形成的工作環境的再現。為保證項目教學的順利開展,教師要提前以情境方式構建項目教學的學習環境。通過構建有效的學習情境,一是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二是有利于學生掌握技術實踐知識與工作過程知識。技術實踐知識與工作過程知識的情景性,決定了這類知識的掌握依賴于工作情景的再現。情境為學生職業能力的獲得提供了一種理想的環境,并能拓展學生的能力,為他們走向工作實踐作好準備。
在實施階段,教師主要是營造學習氛圍,組織和引導教學過程,當學生碰到困難時,教師要給予具體的幫助。在此階段,教師更多的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
1.以學生為主體實施項目教學的教學活動
項目教學的活動主要指學生采用一定的勞動工具和工作方法解決所面臨的工作任務所采取的探究行動。在項目教學中,學生不是在教室里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遞的知識,而是著重于實踐,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項目教學的教學活動,一是要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所完成的任務要具有一定難度,不僅是已有知識、技能的應用,而且要求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在一定范圍內學習新知識、新技能,解決過去從未遇到過的實際問題。通過解決問題提高自身的技術理論知識與技術實踐能力;二是要具有建構性,在項目教學中,教學活動要給學生提供發揮自身潛力的空間,學生在經歷中親身體驗知識的產生,并建構自身的知識。
2.以工作小組方式完成項目教學的學習任務
從教學實踐中看,項目教學中采用較多的是工作小組的學習方式,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成為活動中的主人,他們相互依賴、共同合作,小組學習能使學生體驗到個人與集體共同成長的快樂。項目教學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創造條件讓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和嘗試。這不僅有益于學生特長的發揮,而且有助于每個學生的責任感和工作精神的形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協調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
項目教學的學習成果是指在學習過程中或學習結束時,學生通過探究行動所學會的職業知識職業技能和職業態度等,如技術實踐知識、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等。因此在評價項目教學的學習成果時,教師要充分考慮項目教學的工作小組方式,采用學生自評與教師互評相結合的方式,同時注重學習成果的多樣性。在此階段,教師主要是學生學習的評價者。
1.以學生自評教師互評相結合來梳理學習成果
項目教學是以真實的或模擬的工作任務為基點,讓學生利用各種校內外的資源及自身的經驗,采取“做中學”的方式,通過工作小組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務來獲得知識與技能。為體現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過程中對學習的參與程度,教師應將學生自我評價與教師評價有機結合,首先讓學生評價自己參與學習項目的行為表現,總結自己的體驗,評價小組合作的學習成果,在學生自我評價的基礎上,教師再幫助學生對項目教學的目標、學習過程、學習成果進行梳理和反思,從而使學生在完成學習成果的基礎上再認識、再提高,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2.以多樣化為特征評價項目教學的學習成果
項目教學創造了使學生充分發揮潛能的寬松環境,其學習成果主要不是知識的積累,而是職業能力的提高。職業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的形成不僅僅是靠教師的教,而重要的是在職業實踐中形成的,這就是通過教師前期為學生創設真實的職業情景,通過以工作任務為依托的項目教學使學生置身于真實的或模擬的工作世界中,通過學生以工作小組方式完成項目教學內容來獲得的學習成果。另外,在項目教學中追求的不是學習成果的唯一正確性,因為評價解決問題方案的標準并不是“對”或“錯”,而是“好”或“更好”。在項目教學中,每個學生會根據自身的經驗,會給出不同的解決任務的方案與策略。教師在評價項目教學的學習成果時,一定要把握多樣化特征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
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項目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這就要求教師通過企業實習等途徑了解企業的工作過程和經營過程,積累工作經驗,能從整體聯系的視角選擇具有典型意義的職業工作任務作為具有教育價值的項目。項目教學的實施也只有通過教師對自身在教學過程中角色的重新定位,通過精心謀劃項目教學的準備階段、控制引導項目教學的實施階段、梳理反思項目教學的評價階段,從而輕松駕馭項目教學課堂,實現項目教學的預定目標。
【注】本文為“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畢業生就業研究專項課題”內容。
[1]李曉,朱迅.項目教學法在我校的應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5(197):37.
[2]徐涵.項目教學的理論基礎、基本特征及對教師的要求[J].職教論壇,2007,3:9-11.
(作者單位:大連職業技術學院)
(編輯 李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