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呂榮麗
試論聲樂表演中的形神統一
黑龍江 呂榮麗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任何一首歌曲或樂曲都是藝術家的情感產物,作品通過音樂特有的方式來表現,或活潑或婉轉或莊嚴或凄涼的情感,使人們從中得到美的熏陶。聲樂表演不是簡單機械的發聲過程,而是通過情感情緒的變化來表現聲音的,情感左右聲音的變化,聲音又是情感的體現,即“情之所至,音之所生”。聲樂表演唯有“形神合一”,才能通過歌唱表演的藝術形式將音樂作品轉化為現實的音響,從而實現其審美價值,引起觀眾的共鳴。
(一)歌唱表演的靈魂
古人所言“情者歌之根”,情是歌唱的靈魂,一個人的歌聲能否動人心魄、感人至深,不僅僅依靠正確的發聲方法和歌唱技巧,更取決于歌唱者的情感表達。表演是音樂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整個表演過程中,都貫穿著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這一切心理活動對歌唱者的表演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歌唱表演的形態
歌唱表演形態是指演唱者在表演歌曲時的表演形式。歌唱的主體是以聲傳情,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和意境。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為了達到演唱歌曲的意境同時還要形成各種形態姿勢和面部表情。一個成功的歌唱家既要擁有較好的形體和表情,更應該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準確地表達作品的思想和情感,首先要熟悉作品,還要把作品與歌唱者的表演形式相結合。
(三)歌唱形體表演大方得體
聲樂演員站在舞臺上,一定要使人感覺這個演員落落大方、精氣十足,毫無拘謹之感。當然,形體表演再帶上“戲”,就更有藝術魅力了。聲樂演員時刻注意自己的形體動作表演和感情表達、塑造人物形象的密切關系,努力使自己的舞臺藝術表演達到“神形兼備”的境界。
熟悉了解作品是唱好一首作品的基礎,是聲情并茂的前提。
(一)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
如果想演繹好一首藝術作品,首先必須了解作者的生平,還有創作作品的特定的歷史條件,從而深入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準確表達其內在的思想情感。只有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內涵,才能更出色地演繹作品。
(二)理解歌詞,把握歌曲的情感
每一首優秀的聲樂作品都是文學與音樂的有機結合,歌詞都是能夠用于人聲演唱的詩歌,歌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實際上就蘊含在歌詞當中。我們只有真正理解歌詞內涵,才能準確地表達情感。歌唱者要充分地把歌曲中蘊含的感情表現出來,除了領會歌曲的意境和情感外,還要進入歌曲的角色,以歌中之人的身份演唱,達到情景交融、物我兩忘。
(三)進入詞境,展開想象
進入詞境,展開想象的翅膀要盡量去啟發音樂的想象力。我們在歌唱時應根據歌曲的內容和音樂形象,在自己的頭腦中化為一幅幅活動畫面,把自己變成作品的主人公。換句話說,就是要像戲劇演員進入角色一樣去身臨其境,如果你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情緒和意境設想得很具體,那么在表達時就會很真實和生動、情真意切。
歌唱者在表達感情時,首先要有自己的歌曲審美感受,才能把美的情感傳達給別人。先得自己被歌曲中美的情感所吸引,所陶醉,只有自己經歷了審美感受,在頭腦中形成藝術形象,才能準確、深刻地表現作品真切的情感。同時,演唱的過程也是對聲樂作品的再創造,是作者原意圖和演唱者自身情感的結合。情感的表達是通過許多具體的手段來表現的。演唱時,外部形態的表演是重要的一方面,但更為重要的是內心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在我們用理智來分析完作品后,應該學會用恰到好處的聲音塑造形象和表現情感,這是達到更高層次的藝術表現的基礎。當具備了足夠的表現技巧手法之后,就應當全身心投入到作品的情感內容表現之中。
聲音是歌唱的基礎,不論聲音是否美妙,聲音總是歌唱存在的先決條件和基礎。一方面,情感只有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才能表達出內容,情感依附于歌唱聲音基礎,通過優美的聲音表現豐富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又可理解為情感表達的要求和聲音審美意識對聲音質量的指令性要求。在演唱聲樂作品時,我們需要根據作品的思想內容、情感深度、難易程度選擇聲音,而對這種聲音的要求同時又必須符合聲樂審美的標準。在這樣的意識要求下,歌唱的聲音就必然需要做某些音色、氣息的調整,使形成符合情感表達需要的高質量的聲音,符合作者的創作意圖,所以說,最完美的歌唱是“聲情并茂”。
聲樂演唱中,情感是不可或缺的。“情感是歌唱的靈魂”,古往今來一直如此,“情為聲之本,聲為情之形”是我國傳統唱法中重要的美學思想。演唱者的情感表現是來源于對歌詞和旋律意境的理解和對作品中傳達的情景的聯想和想象,通過聯想和想象喚起生活體驗,使情感表現的精神特征激發出來,滲透到優美的聲音中去,把整個作品演繹的更加真實豐滿動人。這就是歌唱藝術中情感表達的重要原則。同時,在演唱前要對音樂作品有深刻的了解和分析,了解作品的創作時代和創作意圖,了解作者的創作風格。作曲家的作品蘊涵著豐富的思想內容和復雜的藝術技巧,演唱者要在歌唱的文學語言和作曲家的旋律起伏中把握住豐富的情感因素,準確而充實地表現其完整的藝術形象。
在聲樂表演過程中,情感是左右發聲的重要因素,“情”在歌唱中起主導作用,是“聲”的靈魂。情感直接影響著聲音的明朗輕快、粗獷嚴厲、柔和纏綿,從而依情發聲使歌聲各具不同的音色。聲樂的情感表現主要源于對作品的深入體驗。通過對作品深入、全面、細致的分析,挖掘與體驗出詞曲的內容與情感,我們才能傾情傳達給大家。有創造性的歌唱者會善于挖掘聲樂作品的內涵、外延,將高度的聲樂技巧用于唱“情”。“形與神”是歌唱藝術表現的外形和內涵。“形”是歌唱者內在意蘊的外在表現形式;“神”是藝術的靈魂、生命,充滿著生氣的內在意蘊,是歌唱情感的高度升華。聲樂表演不只是唱的活動,還是一種表演活動,適當地輔助一些形體上的活動,勢必會產生錦上添花的效果。要把富有感情色彩的聲音與面部表情及手勢和諧地配合起來。通過細微的眼神、手勢、神韻、表情的變化來表達自己豐富的情感意蘊。做到形與神的完美統一。
[1]黃文杰.聲樂教學中演唱的情感表達探析[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02).
[2]陳穎.淺談聲樂藝術的情感表達[J].音樂天地,2005,(09).
[3]丁珺.聲樂藝術的靈魂——情感[J].消費導刊,2007,(09).
[4]馬老師:談聲樂演唱藝術中的情感把握與表達——公務員論文網,2010.7.20
[5]王次紹.音樂美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6]鄒本初.歌唱學—沈湘歌唱藝術體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27.
[7]徐行效.聲樂心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102-103.
[8]李晉瑋,李晉璦.沈湘聲樂教學藝術.華樂出版社,2002.
[9]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編輯部編.怎樣提高聲樂演唱水平.華樂出版社,2004.
[10]張曉艷.淺談聲樂藝術中的“形神合一”2010.9.23畢業論文網CSSCI學術論文網
[11]佚名淺談“情之所至,音之所生”2007.11.10職教資源網.
(編輯 呂智飛)
(作者單位:北安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