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潔 孫曉丹
9月6日剛上班,槐樹洼村國土資源協管員張守寧便打來電話,說有村民在耕地里建房。放下電話,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國土資源所的李所長帶上工作人員立即奔赴現場。
在路上,李所長給張協管打去電話,大致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槐樹洼村村民張某家庭比較困難,加上孩子要上大學,這昂貴的學費,對于原本貧困的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于是,張某想憑借掌握的養殖技術,向親朋好友借錢準備在自家耕地里建養豬場。工作人員趕到現場時,一群人正忙得熱火朝天,地基已經建好了。
“鄉親們,都先停下來。你們誰是主家?”李所長忙上前攔阻。
“我,咋了?”當事人張某瞪著眼說。
“我們是國土所的工作人員,你建的養豬場辦理用地手續了嗎?”李所長亮出執法證問道。
“手續,啥手續?現在政府讓咱老百姓致富,自家的地我想咋建就咋建,你們管不著。你們要敢阻攔,我就到區政府上訪。”張某氣勢洶洶地說。
這時,附近村民們也圍了上來,紛紛開始起哄:“人家在自家耕地里建房,你們管不著,現在養豬國家還發補貼,不需要辦手續。”
聽到這些話,李所長耐心地給圍觀的村民們講起了國家法律、政策:“鄉親們,沒有辦理用地審批手續,占用土地是違法的,依據《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是要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的。”
話剛說完,李所長扭臉對張某關切地說:“老張啊,聽說你家也不富裕,可因沒有合法手續而被拆除,值得嗎?前段時間,在王官村拆除違法建筑的事情,你們大概也聽說了吧?合理的用地國家是允許的,但用地必須依法申請,經土地管理部門審批后方可使用。”
“哎,以前想養豬沒錢,現在好不容易湊齊了錢,光想著在自家地上建養豬場了,根本就沒想過手續的事兒……”張某囁嚅地說著。
李所長接著說:“我們也支持村民致富,但是建養豬場,要先向村委提交一份申請,報經畜牧局批準后,到區國土局備案,你才能建。等你手續辦齊全了,再動工也不遲。”李所長一邊說著,一邊把《責令停止違法用地通知書》遞給了張某,要求他三天內拆除違法建筑,恢復耕地原狀。
最后,張某答應拆除建好的地基。日后,李所長四處奔走,終于把張某的用地手續辦了下來。幾天后,養豬場又重新建了起來,張某高興地說:“終于圓了俺的致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