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華
(遼寧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高職英語閱讀課堂整體教學的新觀念
◆辛 華
(遼寧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閱讀課在整個英語教學中占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英語閱讀整體教學的方法,對教師和學生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英語閱讀 閱讀方法 閱讀能力 英語教學
閱讀是語言輸入的一種主要方式,也是提高英語綜合能力的基礎。美國著名心理語言學家Goodman(Goodman,K.S.1967)提出:“閱讀是心理語言學的猜謎游戲,包含思想和語言的相互作用過程。”閱讀能力的提高一直是外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在任何英語考試中閱讀能力都是最重要的考查內容,然而對大多數高職高專學生來說,閱讀理解部分恰恰是最為薄弱、得分率很低的一項。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教師和學生都非常關注的問題,也是提高英語過級考試的關鍵。
學生當前使用的閱讀材料,很多缺乏時代氣息,語言圖示復雜,很難激活學生的興趣,無法給學生帶來讀后的思索;另外,閱讀材料題材不豐富、太難或太簡單,不能兼顧文學性與實用性等。
當前許多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更多教授學生采用至下而上的閱讀模式,多從語言圖式的結構去理解篇章,而忽視了至上而下的閱讀模式,即從學生的內容圖式或形式圖式去解讀文章的脈絡和邏輯,從而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這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做法,學生只能看懂單詞或句子,卻不一定理解文章大意。
(1)閱讀時出聲的習慣
很多學生不是無聲的閱讀而是出聲讀,他們逐字逐句的理解,而不是逐行理解或停頓在每個意群,勢必會影響到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2)回視
有些學生閱讀時總是看一行文字的后半部分時,又返回前半部分。重讀某個詞或某個短語。Nuttal指出,“頻繁的眼睛回視方式是造成閱讀緩慢的關鍵。”這樣讀了下句忘了上句,造成閱讀速度緩慢,理解效率低。
(3)過于依賴于詞典
有些學生遇到生詞不是利用上下文或構詞法來推測字義,而是查字典。Nuttall認為,依賴詞典則實際上使自己成為低效率的閱讀者。
(4)缺乏對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的了解
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學習英語必須具備一定的英美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知識,了解并熟悉那些國家人民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風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少學生由于缺乏這方面的知識,而影響了他們對閱讀材料所含意義的正確理解。
閱讀前活動,指的是學生在仔細閱讀前應該完成的任務。Harmer稱這個階段為導入,它包括提出問題、引出主題,其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盡快進入文章角色。閱讀前活動主要有以下幾種:
(1)預習詞匯 (Vocabulary Preview)
為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加快閱讀速度,在閱讀前可先教學一部分課文中所出現的生詞,尤其是那些會對學生閱讀理解構成重大障礙的生詞,另一部分生詞則讓學生在閱讀時根據上下文自己去理解,這樣可培養學生猜詞的能力(楊桂娣)。指導學生查字典和鼓勵學生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是培養他們獨立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
(2)預測標題 (Title Prediction)
好的標題常常包含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胡春洞)。如“The Powerful Influence of Weather”這篇課文,學生看到標題就會聯想到氣候條件對人與自然界帶來的影響。不論學生的猜測正確與否,但最終都會有助于對課文的理解。這不僅能夠激發學生談論的興趣,而且還能激發他們急于閱讀的欲望,去印證他們猜測的后果。
(3)背景介紹(Background Introduction)
在學生閱讀前,教師對與文章有關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作一些介紹是十分必要的(王立非)。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讓學生了解講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習慣、生活方式以及如何觀察事物,學會用他們的語言反映他們的社會思想和習慣,對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是十分必要的(呂中舌)。
閱讀中的活動,其目的是使學生獲取較詳細的篇章信息,了解課文中的一些語言現象。這里強調的是閱讀過程分析,而不是傳統的閱讀的結果。閱讀中的活動主要有下面幾種:
(1)快速閱讀(Fast Reading)
讓學生帶著問題快速地讀一遍課文并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第一遍閱讀應是“掃描式”的。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測詞義。快速閱讀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方法,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習慣。計時是一種控制快速閱讀的手段。
(2)理解檢查(Check Answers)
待學生快速閱讀大致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后,教師對問題進行提問,如發現大部分學生仍然不理解課文時,有必要放慢速度,讓學生再讀一遍以加深理解。
(3)語言要點(Language Points)
語言要點包括詞匯、短語、句型及語法等。教師在講授新的語言知識時可適當復習學過的有關內容。精講多練是語言形式教學的基本原則。
在此階段的教學,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除了傳統的提問、翻譯等方法外,應設計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活動,讓他們流暢地表達閱讀后的感受。具體的活動有以下幾種:
(1)角色扮演(Role-play)
它是英語學習中出常用的一種活動。學生根據課文情景來扮演不同的角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且發揮他們的創造力。為了有效地實施該活動,教師應充分組織,以免陷入混亂,結果不盡人意。
(2)完型填空(Gap-filling)
教師寫出課文概要,留出一些空白讓學生填,鼓勵學生盡量使用不同的詞和短語。
(3)復述(Retelling)
復述課文,教師提供關鍵詞和短語,讓學生據此用來訓練獨白,可由引導式復述逐步進入自由復述。引導方式有:提綱、關鍵詞、圖表及圖畫。復述要防止背說,啟發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課文內容上。
(4)寫作(Writing)
教師要求學生就所讀材料來寫作。如寫課文概要,根據課文對產品的描述,寫一個廣告,用自己的觀點重寫一個故事等。這些練習都應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進行,否則會適得其反,構成學生的學習負擔。
綜上所述,英語閱讀整體教學的新觀念包含著一個廣泛的整體性教學原則,它既強調教學活動的整體性,也強調語言學習和語言應用的有機統一。閱讀教學的成功與否與教師是否恰倒好處地運用閱讀教學策略與方法有密切聯系。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閱讀效果,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
[1]呂中舌.中國學生英語閱讀策略研究.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8.
[2]胡春洞,戴忠信.英語閱讀讀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3]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4]劉亦春.學習成功者與不成功者使用英語閱讀策略差異的研究.國外外語教學,2002,(3):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