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訂單找礦”成果快速轉讓 哈密東戈壁鉬礦、信陽千鵝沖鉬礦即將進入開發階段
□周 強 王懷智 豐耀東
近日,河南省地礦局探索“訂單找礦”,發現的新疆哈密東戈壁鉬礦和信陽千鵝沖鉬礦先后實現探礦權轉讓。目前部分轉讓資金已到位,開發工作即將全面啟動。
據了解,2010年,河南省地礦局推進構建地質找礦新機制,與大型企業簽訂協議約定找礦目標,由企業預付一定額度的勘查資金給地勘單位。地勘單位對找礦潛力大的靶區,先完成預查和普查,再優選企業所需礦產地完成詳查。對詳查新發現礦產地進行評估,確定雙方權益,進入合作勘探和開發。企業出資購買礦山權益,先期預付的找礦勘查經費從地勘單位獲得的權益中扣減。這種找礦組織方式被稱為“訂單找礦”。
根據這一找礦方式,河南省地礦局與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對新疆哈密東戈壁鉬礦進行勘查,在一年時間內完成了詳查和勘探工作,發現了一處特大型鉬礦床,鉬金屬量40萬噸,是新疆目前最大的鉬礦床。該局與河南煤業化工集團公司合作勘查的千鵝沖鉬礦,21臺鉆機在半年時間完成了該礦區的勘探工作,查明鉬資源量60萬噸,單一礦體資源儲量居全國第一。
“訂單找礦”是“嵩縣模式”的一種豐富和拓展,其主要特點:一是打破常規,充分投入,促進地質找礦快速突破。哈密東戈壁鉬礦、信陽千鵝沖鉬礦勘查項目都是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過去6~8年才能完成的勘查任務,實現了地質找礦的快速突破、快速評價。二是為采而探,探采結合,促進資源優勢快速轉化。這兩個項目在進入詳查階段后,合作企業提前介入,礦山規劃設計單位及時跟進,共同探討勘查工作如何科學部署、礦山如何科學評價,資源的開采利用在勘查階段就被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為實現探明資源的快速轉化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礎。
河南省地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