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滿族自治縣第四小學 ,吉林伊通 130700)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運用,可極大地拓展音樂課的教學容量,改變教學手段,豐富教學資源,使小學生能夠形象直觀地掌握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輕松獲得初步的音樂感,提高鑒賞和表現能力。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由抽象走向形象,由枯燥變為有趣,能夠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得到有效發展。可見,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課教學中也有用武之地。
在音樂課堂的歌曲教學中,為增強內容的直觀性,提高教學效率,都要播放大量的音像資料,如果僅有錄音磁帶,課堂上要找到我們所需的音樂作品或重復播放某一音樂作品,就不可避免地要對磁帶進行快進或快倒,這往往會因為不能及時找到所需的素材而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同時,對于比較直觀形象的內容光靠聽是達不到很好的效果的。有了多媒體技術,我們的課堂就截然不同了。通過利用計算機播放器或者自己制作的課件,可輕松、快速地對任意一個聲音、視頻文件進行快進、快倒、片段播放等操作,可以根據教學需要無限次地重復播放,還可以利用一些軟件對音頻和視頻文件進行編輯、剪裁,自己制作出所需的音樂片段,不但節省了時間,同時呈現在學生面前的又是比較直觀的音樂形象,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是傳統教學的教具所不可比擬的。
在樂理知識教學中,不僅需用音像資料,還要展示大量的文字資料,如果沒有多媒體參與教學,只能通過板書或教師口頭講授。由于受內容、時間、數量限制,且書寫比較費時費力,不但浪費了教學時間,還大大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影響其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教學就不會出現這些弊端。利用多媒體課件把音樂符號、記號用圖片展示給學生,音樂基礎知識利用Word文檔以幻燈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有利于學生記憶各種音樂記號,理解音樂知識,容易使學生對樂理知識課產生濃厚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音樂知識與技能技巧,可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音樂欣賞課教學一般不容易較大面積地開展。因為它所涵蓋的知識面較廣,除了讓學生欣賞音樂之外,還需要講解音樂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作品的風格、樂隊組成以及作品的曲式分析,展示樂曲譜例及相關圖片等。傳統的教育媒體不具備直觀性、形象性、再現性、靈活性等特點,已不能引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更不容易產生情感的共鳴,學生漸漸感到音樂課沒什么意思,失去欣賞課的意義。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后,教材中欣賞與詩歌結合的歌曲,與肢體動作結合的舞蹈音樂,與戲劇相結合的歌劇,與現實生活相關的歌曲,與電影畫面相結合的電影音樂等,我們充分利用網格視頻或者編輯軟件給音樂配上生動的畫面、圖片或字幕,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學生,單一的聽覺感受變為了視聽結合、聲情并茂,給音樂課堂注入了生機和活力。這樣一來,大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求知欲,調動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們展開豐富的聯想來感受和理解音樂作品,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很多,多媒體輔助教學是音樂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新《音樂課程標準》對我們提出的要求。音樂需要想象,音樂創造想象,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在視聽結合中放飛想象的翅膀,在身臨其境中體驗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