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洪波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企業間競爭的加劇,供水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使得供水企業的成本呈現上升的趨勢。供水企業在注重社會效益的同時,要不斷加強成本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供水企業具有壟斷性和公益性,企業的管理者對供水成本管理認識不到位。由于沒有真正實現自負盈虧,因此缺少對先進成本管理理念的思考,沒有意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成本管理流于形式。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競爭機制的建立,供水企業開始逐步意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但是深受傳統體制的影響,依然采取傳統的成本核算模式,沒有對結合供水企業自身的特點進行成本創新,不適應當前形勢發展的需要。
當前,由于環境污染等因素的影響,供水企業的成本不斷攀升,盈利的空間不斷縮小,有些企業靠提高供水價格來改善經營狀況,但沒有考慮到成本的管理方法的落后是造成利潤減少的重要因素。很多供水企業還沒有實現會計電算化,沒有采用成本核算的會計軟件以及ERP等先進的管理方法,企業各部門之間的成本核算資料的傳遞和共享存在滯后性,核算方法的落后造成成本核算的不準確,導致企業決策的失誤。
供水管網的日常檢修和暴漏維修費用是供水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方面。由于原有的設備比較落后,管網長期受到酸堿腐蝕,施工以及地理環境影響,不斷老化。每年用于設備管網更新改造的資金有限,管道斷裂和暴漏的現象時有發生,檢修和維護成本不斷提高。而且管網暴漏的維修費發生具有突發性,基本上沒有事前的預算,現場的工作量有時也難以確定,造成成本控制的難度加大。
供水企業要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逐步改善管網和供水設備,改進制水材料的工藝,在改進技術和工藝的同時改善水質,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技術上的創新先期可能需要較大的投資,期初的成本較大,但后續的運行成本相對較低。另外,供水企業要不斷進行管理創新,比如,將工資績效與企業的漏損率等指標結合,把勞動報酬與企業效益和個人的勞動貢獻掛鉤,采取適當的激勵機制,調動日常的管網和設備檢修的的工人的積極性;采取合理的獎懲制度,提高抄表工人的準確性和積極性。
供水企業的管理者要更新成本管理理念,不斷完善企業管理制度,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包括供水收費制度,技術操作制度,設備維修保養制度,管網設備管理制度等,使企業的各項業務經濟活動有章可循。企業還要建立監督考核機制,使制定的各項制度能落實到位,為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制度保障。此外,供水企業應該設置專門的成本管理的部門,部門成員由制水、供水、售水服務、管理各個環節的主管共同參加,制定各個環節的成本控制標準,完善成本控制程序。
供水企業要拋開傳統成本核算方法的束縛,要意識到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能夠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供水企業可以借鑒當前比較流行的作業成本法、標準成本法,戰略成本管理等思想和方法,結合供水企業自身的特點,探索適合企業發展的成本管理方法,從原有單一的反映和監督延伸到成本的預算、計劃、控制、分析全方位動態的管理。從原有注重生產過程成本管理,拓展到可行性研究、設計、生產直至用戶服務等各環節的全過程成本管理。
良好的成本管理制度和方法要靠人來執行,因此,供水企業要加大對員工的培訓,不斷提升企業員工的素質。企業要定期的對成本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使其掌握先進的成本管理理念。成本管理人員要適當的增加計算機信息技術、風險管理、稅收和法律等知識的學習,成為復合型人才,還要增強成本管理人員的創新意識,最大限度的發揮其積極性和創造性,為企業成本的降低效益的提高做出應有的貢獻。
加強供水企業的成本核算是適應供水企業體制改革的需要,供水企業要按照新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積極建立企業的成本管理體系,探索出一條既適合供水企業特點又適合本企業發展的成本管理的道路,在發揮社會效益的同時,不斷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