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窯街回民小學)
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王軍
(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窯街回民小學)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來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因此,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將所要學的理論知識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使抽象的數學知識以直觀的豐富的客觀事物為載體,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親切感,使他們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生活中充滿著數學。
數學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開發智力的催化劑,是最積極的內在學習動機,是促進人們求知欲望的強大動力。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美國教育學家夸美紐斯也曾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快樂的、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指出了教學中激發興趣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勢在必行,如何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達到樂學的境界,是值得我們每位數學教師不斷研究和探討的一個課題。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來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因此,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將所要學的理論知識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使抽象的數學知識以直觀的豐富的客觀事物為載體,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親切感,使他們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生活中充滿著數學。
如教學《認鐘表》一課,認讀鐘面上所表示的整時是這節課的一個難點,學生在生活中雖然能認識整時,但概念是模糊的,教學伊始通過創設龜兔賽跑誰贏了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產生看時間的需要,并利用已有知識試認時間,在此基礎上展開新授。其次,課中注意在大情境中創設不同的小的問題情境:藍貓參加森林運動會看到的龜兔賽跑、小豬參加森林運動會的時間、幫藍貓修鐘表,使學生對探索新知保持濃厚的興趣,在探索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火花不斷發生碰撞,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對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也能積極思考、積極討論、積極交流。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課堂教學中尊重學生“玩”的天性,有利于孩子們在“玩”中學會知識、學會技能、學會交際,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育論》中提出:不要讓孩子去適應教育,而是讓教育來適應孩子。由此可見,數學課堂應該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活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去動口數、動口說、動手擺、動腦想,從大量的感性認識中逐步抽象出數學概念,變枯燥被動為主動學習,從而達到激趣樂學。而且通過讓學生具體實踐,動手操作,能不斷地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并且在參與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抽象思維得到了發展,收到較大的效果。
如教學《米、厘米》的認識時,我設計了兩個操作活動:①讓學生做小醫生。同學間相互測量身高、胸圍等,并把測量的結果記錄下來。②讓學生做小裁判,組織學生進行立定跳遠比賽,讓學生測量本組同學立定跳遠的成績,根據每個同學的成績,排出全班同學跳遠的名次。學生個個都想做“裁判”、當“醫生”,在測量過程中非常認真,惟恐自己不合格。哪些不會測量的學生也怕自己露“丑”,集中注意力學習測量。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鞏固了測量較短距離的方法。
通過讓學生具體實踐,動手操作,能不斷地激發著學生對新知識產生興趣。在參與實踐活動中,學生的抽象思維得到了發展,從而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課堂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動手實踐,使他們從中獲得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使他們深刻地理解知識并有效地運用。
再如,我在教學兩位數減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時,設計了一個“專家門診”的游戲。我出了一些有錯誤的筆算試題,請學生當“小專家”,改正不正確的題,還要說明“病因”。另外,根據不同的數學內容,我相應采用像釣魚、送信、打電話等多種游戲。這些游戲穿插在教學中,有的讓學生集體參加,有的啟發他們分組研究。我們從課堂上那興奮、愉快、大方、自然的表情與活躍積極的表現中不難看出:尊重了學生的“玩”后,孩子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孩子覺得學習著是美麗的。
因為低年級的學生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比賽是最能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我面向大多數學生,為學生創設一個競爭的機會,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從而消除課堂中常有的枯燥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常有的口算競賽,我常常以“奪紅旗”“開火車”、“找朋友”、“智力大闖關”、“接龍比賽”、“爭冠軍”等方式的比賽練習,做得好的同學立即給予表揚,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消除學生學習的疲勞,一舉兩得。
激勵性語言是教師運用期待、賞識、引導、諒解、表揚和鼓勵等方式來激發學生思維、加強學生信心、引導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成功的關懷性教育語言。它是師生之間借以優化教學進程的一種情感交流,也是教師口語藝術中最富有激情、最具教育效果和在促進學生自主發展中運用最廣泛的教學語言。而科學實驗也證明了:一個人如果得到了正確而充分的鼓勵,能力就有可能發揮到80%~90%,甚至更多。因此,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學會巧用激勵性語言,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藝術,努力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和諧地發展。
數學源于生活,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讓學生主動嘗試著從數學角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感受到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產生學習數學的需要,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從而學習數學的興趣油然而生。如:在教學噸的認識時,我設計這樣的練習題:建筑工地用一輛載重5噸的汽車運送下列建筑材料:黃砂4000千克,石子6000千克,磚9噸500千克,水泥3噸,鋼材2噸500千克,要使運的次數最少,每次運多少?運多少次?寫出運的方法。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投入到探討之中。長期這樣的訓練,學生對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心領神會,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小學生容易產生“喜新厭舊”的情緒,在教學中我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方法進行教學,給學生以新異感,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如:通過講故事、設問或復習舊知識引入新課,用電化教學、直觀教具、數學游戲、課堂提問、練習形式多樣化等方法,使學生不會產生厭煩感,力爭每一節課,精心設計每個教學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大幅度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從而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并保證數學教學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