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英敏 張 川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
淺談大學學生學習成績對學習積極性的影響
◆孫英敏 張 川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
近年來,雖然學校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現在我校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以及晚修率、早讀率、英語等級通過率等指標還是不容樂觀。
我校學生的“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 30%,而“期終考試”成績則占70%,平時成績比例偏低,而期終考試成績比重偏大,這種管理辦法有不少弊端。
學生平時學習壓力不大,把“寶”全部壓在期末復習考試上,畢其功于“一役”,臨時抱佛腳,平時加油玩,只要期終考試那幾天加油努力就行,因而忽視了非常重要的平時學習的過程,只重視期末幾天。例如,我校在期終考試那幾天,即使沒有老師及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也非常之高,學習非常刻苦、認真甚至玩命,但這種情況只有那么短短的期末考試那幾天,考試過后,一切又恢復正常——照玩不誤。因為根據現行的平時成績與期終成績的比例關系,即使平時成績為零,但只要期終考試考得還行,就能混個及格,更何況,教師一般是不會對學生的平時成績給零分的。
在重要的學生成績考核上,現行政策賦予老師的權利過小,老師掌握的機動性、靈活性有限。導致老師參與管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因為老師認為,反正我沒有多少權利,權利空間非常有限,似乎老師的所有權利只是期末“一紙試卷”而已,所以,老師就懶得管理,疏于管理,不屑管理。
導致學生、老師只注重考試結果,不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與鍛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僅要求學生學習成績好,理論水平高,而且,特別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如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寫作能力、交際能力、動手能力、危機處理能力、對事務的駕馭能力、文明禮儀素養等,有時這些能力的要求甚至比書本知識、理論知識還重要。如有些單位要求學生親筆撰寫簡歷,進行面試與口試,通過模擬場景要求學生提出解決方案等。這說明,我們的教學、教師、教學管理與社會需求有較多、較大的脫節性。
平時沒有學習任務,晚修率難以提高。由于平時成績比重小,老師對此也不夠重視,課后布置作業、習題有限,所以,學生在平時也就沒有多少任務,其表現就是學生玩的多、學習的少,外出的多、在校的少,不上晚修的多、上晚修的少。此種現象,可能與平時成績比例偏低、平時學生沒有學習任務有關。相反,如果平時成績的比重大,老師布置的作業多、習題多、要求多,學生們也就沒有多少空閑時間去外面游蕩了,就只能到教室去完成老師的作業、習題與任務了。
導致學校對學生學習成績與能力的誤判與不公正。有些學生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寫作能力、交際能力、動手能力、危機處理能力、對事務的駕馭能力等方面較強,但在“一紙試卷”上卻體現不出來,通過一紙試卷反映出來的“優秀學生”常常是只會考試的“書齋型”學生,而這些學生的社會所要求的種種能力并不見得怎么強,因此,學校只以考試成績來應對社會需要的多樣化,不僅突顯了我們的管理過于死板與生硬,而且對學生而言也顯得你的“成績”的評定不那么公平。
老師教學工作的重點應是教學過程的組織情況與教學效果,而不是一紙試卷,培養人才的目標應是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與提高,而不是分數的高低。為此,建議改革我校平時成績與期終考試成績的比例關系。
擴大平時成績比重建議將學生平時成績比重擴大到 50%,期終考試成績的比重則下降到 50%。這不僅便于教師計算平時成績、期終成績與總評成績,同時也是很多知名高校的成功作法。這對基礎較差的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學生而言,讓學生將重點放在平時的學習上而不只是期末幾天的復習迎考上。將學生學習的重點要求放在平時,讓專業教師參與管理學生,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
教師上完課后一定要布置作業。教師上完課后,就萬事大吉,夾包走人,既不提出下次上課時的要求,如預習什么內容,更不布置作業。其實,大學生的作業可以多種多樣,如習題、論文、讀書報告、社會調查、案例分析、工作方案、研究計劃、查閱統計數據、作文獻綜述等。
現在老師都強調要作案例分析與案例教學,因此,學生應作案例分析報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是否完成了案例分析報告,以及案例分析報告是否規范、質量如何、是否是按時完成來給定學生的平時成績。
課程論文是課程的核心內容,應要求學生寫一定字數的課程論文,如學習體會,以及要求學生對課程主要理論、原理、觀點、內容的掌握與理解,運用所學理論分析實際現實問題等。
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實行課堂討論或是案例教學。教師亦可根據學生在課堂討論上的表現情況,如是否主持討論,主持的次數、水平與質量如何,是否帶頭發言并引導大家參與討論,是否作了評論以及評論的次數、質量等評定學生的成績。
任課教師應結合課程內容的要求以及所學理論,鼓勵學生作調查研究。現在大學生所學理論有限,理解也不是很深刻,所以,可以通過社會調查報告、也可以是對某個問題的調研提綱、問卷調查表的設計、研究方案與計劃、工作思路與設想等,來強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現在很多學生沒有作課堂筆記的習慣,教師也沒有提出類似要求,所以,學生來上課時兩手空空,有時甚至連課本也不帶。因而,教師在課后,應檢查學生所記筆記,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學習態度。
[1]高祚玉.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雅安教育學院學報,2000,(2).
[2]張淑香.激發高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幾中方法[J].黑龍江畜牧職業學院學報,2003,(1).
[3]孫秀麗,馮小平.淺論調動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J].大眾科技,2010,(3).
本論文是項目《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的調查與研究》階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