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喜發 趙紅梅
為增強建設用地保障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動性,南陽市實行建設用地需求預報制度。日前,南陽市政府發出通知,要求各縣(市、區)政府對本轄區次年度建設項目篩選排隊,對用地需求分類匯總,確定次年度建設項目用地需求的規模和供應時序,保證把有限的用地指標用在“刀刃”上。
通知明確了預報項目用地要把握的原則:一是保障重點原則。優先保障國家、省、市重點項目以及農運會場館和配套設施項目用地,重點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及民生領域建設用地的支持力度,重點保障產業集聚區項目及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項目用地。二是符合規劃原則。既要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又要符合“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及所屬行業的相關發展規劃。要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對項目審查把關。對不符合相關規劃、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用地,堅決不予上報。三是節約集約原則。在預報用地需求時,參考上一年度批準的建設用地征地及供地情況,未達到規定要求的,將核減申報規模。
通知還要求各縣(市、區)對次年急需開工的建設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研究,明確項目名稱、投資強度、用地規模等,做到條件成熟的項目及時報,條件不成熟的項目不勉強報,以提高建設用地指標的使用效率。對預報的項目用地,將由市政府聯席辦公會議根據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采取差別化的用地保障措施,研究確定次年度建設用地供應的“一攬子”計劃,保障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