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學 文
滿懷激情 在“先行先試”中提升國土資源管理水平
□本刊評論員 學 文
2011年9月29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重大舉措和政策支持等。《指導意見》立意高遠、內涵豐富,對于促進河南“三化”協調發展,為全國同類地區創造經驗,帶動中部地區崛起,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與此同時,《指導意見》還對國土資源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明確要求,請看——
在土地管理方面,《指導意見》明確要求,要“嚴格耕地保護和城鄉節約用地”。具體內容主要體現七個方面:嚴守耕地紅線,確保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高;建立耕地保護補償激勵機制;發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管控作用,統籌安排農田保護、城鎮建設、產業集聚、生態涵養等空間布局,保障工業化、城鎮化用地需求;以增加高產穩產基本農田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為目標,大力實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嚴格規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工作;嚴格執行節約集約用地標準,積極盤活閑置和空閑土地;建立健全節約集約用地考核評價機制;實施差別化土地管理政策,對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計劃指標適度予以傾斜。
在礦產資源管理方面,《指導意見》明確要求,要“堅持節約集約優先,深化資源價格改革,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保障水平”。要深入推進資源整合,繼續加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和保護力度,大力開展資源綜合利用。要推進礦區生態恢復治理、煤礦塌陷區治理和農村土壤修復。要加強煤炭資源勘查和大中型礦井建設,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和兼并重組,建設全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指導意見》還明確提出,要堅持深化改革,不斷破解體制機制難題,按照“先行先試”要求,做好三個方面試點:一是加快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建立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確保農民在土地增值中的收益權。二是探索開展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人地掛鉤政策試點,實行城鎮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定居規模掛鉤、城市化地區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收外來人口進入城市定居規模掛鉤,有效破解“三化”協調發展用地矛盾。三是開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定期評估和適時修訂試點。
總之,《指導意見》對國土資源管理要做什么、應怎么做,均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和要求。對此,我們應認真學習,切實弄懂弄通,努力把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精神、要求一一落到實處。尤其是要發揚“敢為天下先”的大無畏精神,按照國務院“先行先試”要求,積極探索破解土地管理和用地保障等難題,為服務好中原經濟區建設,為闖出一條國土資源管理新路,作出我們的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