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姍
自今年3月起,在陜縣菜園國土資源所每周一的例會上,都會有幾名當地村民和國土所工作人員一起討論、研究工作。自陜縣縣政府聘任村級資源環保村容協管員以來,這種現象在基層國土所便屢見不鮮。
和以前國土協管員不一樣的是,這些協管員由縣財政統一發工資,專職負責本村耕地保護、土地和礦產資源管理、地質災害防治、村莊規劃、環保等工作,對全村違法用地情況進行監督、舉報。目前,陜縣國土資源局已先后與13個鄉鎮的200余名村級資源環保村容協管員簽訂了目標責任書。
今年以來,陜縣政府為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在全縣13個鄉鎮258個行政村開展了建立農村“六大員”(村級農民技術員、村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協管員、村級計劃生育管理員、村級資源環保村容協管員、村級醫療衛生員、村級文化協管員)制度試點工作。
行船趁順風,打鐵趁火紅。在縣政府的政策和資金的大力支持下,陜縣國土資源局趁勢對現有的村級國土資源協管隊伍進行改造和升級,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了村級資源環保村容協管員的聘任條件、程序、期限,按照個人自愿和從常駐村民中選聘產生的原則,對入選的村民進行了公開招考。該縣對村級資源環保村容協管員堅持“縣聘、鄉管、村用”的原則,協管員聘任期為3年,由鄉鎮黨委、政府、國土部門和村兩委統一管理,在聘用合同中約定權利、義務、聘任期限、管理目標與考核、違約等條款。縣國土資源局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從五大類40多個方面明確了村級資源環保村容協管員的崗位職責,并結合各村鎮的不同情況,制定了個人具體的工作目標。
該縣明確,對村級資源環保村容協管員實行津貼補助制度,補貼數額按照村兩委成員工作補貼數額的50%按季度發放,對工作出色的發放特殊獎勵,并將協管員的津貼補助、培訓經費、獎勵經費、管理經費列入縣財政預算。該局堅持開展經常性的業務學習交流活動,明確對協管員每年業務培訓時間不少于一周,定期進行考評考核。對年度考評不稱職或不能勝任本崗位職責的,該縣及時予以解聘,對連續3年被評為優秀協管員的,列入村級后備干部加以培養。
這些激勵政策自實施以后,極大地調動了協管員們的積極性。譬如菜園國土資源所,3月份以來,通過以會代訓的方式,逐步提高9名村級資源環保村容協管員的管理能力和業務水平,在平時工作中,賦予協管員查閱宅基地檔案、協助辦案的職能,9名協管員很快進入了角色,幾個月來,先后協助化解各類土地糾紛13起,提供違法用地、亂挖濫采線索20余條。同時,其他12個鄉鎮的協管員也都陸續進入了角色,對基層國土資源管理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