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秋寧
(南寧市衛(wèi)生學校,廣西 南寧 530031)
引導護生提高實訓課學習效率的實踐探索
韋秋寧
(南寧市衛(wèi)生學校,廣西 南寧 530031)
護生;實訓課;學習效率
我校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衛(wèi)生專業(yè)學校,具有良好的教學設備和師資隊伍。每年有1000余名學生報讀我校護理專業(yè),由于生源素質參差不齊,實訓基地相對不足,教師力量有限,因而增加了教學難度。然而,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其對護士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如何培養(yǎng)社會需求的高素質護理人才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筆者在多年教學實踐中,注重提高護生實訓課學習效率,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1 運用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我校擁有國家級重點中等衛(wèi)生專業(yè)學校所具備的教學設備和師資隊伍,每年可培養(yǎng)大批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的合格護理人才。每年新生入學都要進行入職教育。邀請醫(yī)院護理專家來校介紹醫(yī)院發(fā)展狀況及對護士的職業(yè)要求,讓護生學有方向;請優(yōu)秀畢業(yè)生代表與護生進行近距離交談,讓護生學有榜樣;組織護生參觀醫(yī)院,感受醫(yī)院情景和崗位要求,讓護生學有目標。通過上述活動,提高護生職業(yè)意識,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1.2 充分發(fā)揮基礎實訓基地作用
我校基礎護理實訓基地以強化護生動手能力為出發(fā)點,實行嚴格規(guī)范的管理制度。課外活動及雙休日時間均開放實訓室,通過實訓指導教師和經嚴格選拔且訓練有素的學生骨干(小老師)的培訓和指導,開展課外操作練習;通過班級間、年級間的學習競爭和互動,激發(fā)護生“我要學”意識。
1.3 課前布置預習任務
我校護生多,而實訓室資源有限。因此,教師應在實訓課前做好協(xié)調工作,合理安排和調整課程,確保所授課程如期進行,讓學生做好預習,并明確學習目標。
2.1 嚴格管理,盡快進入上課狀態(tài)
課前5分鐘讓班干部按照實訓室規(guī)范要求對本班學生進行檢查,如儀容儀表、到課人數(shù)等,教師現(xiàn)場聽取匯報,并進行檢查,尤其注重調整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使其盡快進入上課狀態(tài)。
2.2 布置任務,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充分備課,熟練掌握所授操作技術。同時,對技術的發(fā)展前景和改革有充分的了解,并能結合醫(yī)院要求進行改進,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每次課說明技術操作的目的和運用狀況,并提出具體要求。如進行肌內注射操作訓練時,要求學生掌握注射目的、部位、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等,讓學生學習明確目標,掌握學習重點,從而提高課堂聽課效率。
2.3 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針對不同技術操作項目,采用不同教學方法。
2.3.1 演示法 演示法是借助實物和教具通過實際示范,使受訓者了解某種工作是如何完成的一種教學方法[1]。如進行無菌技術、導尿術等操作訓練時,教師對操作流程進行示范,對重點操作環(huán)節(jié)進行反復演示,然后讓學生代表回示(再操作一次),回示完畢后請其他學生點評,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3.2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以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以互動與創(chuàng)新教學、全真模擬教學為特征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行為模仿或行為替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于活動的進行過程中,讓學生在真實的模擬情景中,體驗某種行為的具體實踐,以感受所扮角色的心態(tài)和行為,并把已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達到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識的目的。如進行床上洗發(fā)、協(xié)助病人更換臥位等操作訓練時,強調角色定位和換位思考。洗發(fā)時注意控制水溫在40~45℃間,先用少許熱水于病人頭部試溫,詢問病人感覺[2],操作過程中觀察“病人”反應。協(xié)助病人更換臥位時讓扮演病人的學生點評扮演護士的學生的操作行為,肯定其優(yōu)點并指出不足之處。讓學生體會病人的感受,增強其責任感,從而端正學習態(tài)度,調動學習積極性。
2.3.3 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行動。如進行常用臥位安置技術、運送病人護理技術等操作訓練時,首先,將上課內容作為任務以小組為單位分配,讓學生于課前進行充分討論和準備,課堂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其次,接受其他小組的點評,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發(fā)揮引導和激勵作用,注重營造活躍和互動的課堂學習氛圍。最后,教師進行歸納總結,對優(yōu)勝者給予精神獎勵,對相對不足的學生先給予肯定再引導和鼓勵,讓學生有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增強其自信心,激發(fā)自主學習興趣。
2.3.4 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教學形象、直觀,有親臨其境的視覺效果。運用多媒體播放操作錄像,如口服給藥法、冷熱療技術時,教師應與學生一起觀看。播放錄像前應告訴學生觀看內容和重點、難點,觀看中進行提問和解答,觀看后進行歸納總結。反復播放操作難點環(huán)節(jié),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學習效率。
2.3.5 賞識教育法 賞識教育以尊重、信任、寬容、激勵學生為原則,順應時代要求,遵照學生成長規(guī)律,順應學生心理成熟過程,以尊重個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為出發(fā)點,是一種最具有活力的教學方法之一,尤其適用職業(yè)技術學校學生。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由此可見,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多么重要。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樹立“賞識”教育思想,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一種積極健康、活潑向上的學習氣氛。積極、愉快的心情能激活神經細胞的興奮性,可使學生認知活動處于最佳狀態(tài),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靜脈輸液操作訓練中,學生普遍存在緊張心理,害怕操作失敗帶來的痛苦,教師應幫助學生鼓起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同時給予相關技術指導。對操作成功的學生及時給予夸獎,達到激發(fā)其他學生斗志,促使人人積極參與練習,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效果。
2.4 學生練習時實施有效指導
2.4.1 加強巡視 學生練習時,教師要勤走動、勤觀察。對積極參與訓練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同時耐心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對于思想不能集中的學生,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疏導,引導其積極練習;對于課堂上喜歡搞小動作或紀律松散的學生,教育后布置任務,并提出具體要求。如讓該學生操作練習3次后進行檢查和考核,促使其明確學習目標,并主動參與練習。
2.4.2 耐心指導 運用分層教育理念對學生進行教學評估。對悟性較好、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提出更高要求,并注意指導,以提高其學習效率。如班級小老師,針對其提出的問題給予啟發(fā)性解答;對其進行特別訓練,規(guī)范他們的操作,提高技術水平,要求熟練掌握有關操作技術,以對其他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對班級中等生,按照教學目標要求,引導其掌握有關操作技術,對操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指導,耐心解答其提出的問題。對班級后進生,要重點關注,進行多次手把手式傳授,直到其掌握該項操作技能為止。
3.1 課堂小結
每次課結束前15分鐘進行課堂小結,對本次課進行歸納總結,再次明確應掌握的技能項目,強調重點和難點,理清思路,增強記憶效果。同時,對本次課進行積極評價。對本次課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對表現(xiàn)不足的學生給予指導并限時改正。
3.2 課后訓練
對課外練習效果進行跟蹤調查,特別注重后進生的強化訓練,指派學習和指導能力強的小老師進行重點幫助和訓練,并提出具體訓練要求,讓其學有目標,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3 反饋檢查
針對布置的任務和要求,于第二次實訓課前進行檢查,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實訓課學習效率。
[1]李繼平.護理管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
[2]李曉松.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G421
B
1671-1246(2011)15-00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