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琴
(宿州衛生學校,安徽 宿州 234000)
按KAQ協調發展原則科學構建實習實訓目標體系
胡月琴
(宿州衛生學校,安徽 宿州 234000)
本著KAQ(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原則,科學構建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護理專業實習實訓目標體系,為進一步研究學生實習實訓質量評價體系奠定基礎。構建實習實訓目標體系應綜合考慮:理解“學習錐”概念,按鋪墊期、過渡期、成形期行階段遞進,按專業素質、社會能力及職業能力行分層次細化確立目標體系;瞄準職業定位,分設初級、中級護理保健2層目標體系,并以初級護理保健為參照系修訂目標體系;兼顧專業發展,注重專業素質和社會能力等人文素質培養,加強專科技能整合目標;注重核心能力培養,同時,平衡職業能力、人際關系能力、促進組織有效性能力及個人能力,優化目標體系。
KAQ;協調發展原則;實習實訓目標體系
傳統醫學教育模式過于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對專業素質的培養不夠重視。我們在“學生實習實訓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課題研究中發現,中職學生在實習實訓中存在頗多問題,包括:學習態度問題、心理問題、人際溝通問題、知識整合與運用問題及安全意識問題5方面[1]。這反映出當下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存在培養的人才專業素質不高的問題,結果出現人才培養職業能力欠佳的狀況。本著KAQ[2]協調發展的原則,制訂中等衛生職業學校護理專業實習實訓目標體系,是研究學生實習實訓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第一步,可為制訂科學規范、易于操作的學生實習實訓質量評價體系奠定基礎,將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加速高素質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在構建中等衛生職業學校護理專業實習實訓目標體系,即實習實訓大綱與計劃過程中如何體現KAQ協調發展原則,應從以下幾方面綜合考慮。
“學習錐”基于層次分析理論,自下而上依次為:第一層“知識”,即對必需的醫學知識的了解;第二層“知道”,即知道如何進行醫學知識的整合與運用;第三層“表現”,即由知到行的過程;第四層“做到”,即高質量地完成臨床角色的任務[3~4]。層次越高越接近終極目標即培養目標,由此可見第四層是終極培養目標?!皩W習錐”概念有助于人才能力培養,對于衛生職業教育而言,有利于培養職業能力較強、專業素質較高的實用型人才。利用“學習錐”概念,能有機地將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專業培養目標構筑成立體目標網絡,包括理論教學目標體系和實習實訓目標體系兩大部分。
實習實訓目標體系是中等衛生職業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完成“學習錐”第二層至第四層的學習過程,即從理論到實踐,從知識到運用,從概念到能力的過程。我們將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護理專業教學過程分3階段:第一階段是鋪墊期,即學生在第一學期至第四學期完成“學習錐”的第一層——理論知識鋪墊過程,包括:醫學人文知識、醫學基礎知識及醫學臨床知識,此階段屬理論教學目標體系范圍;第二階段是過渡期,即從第三學期開始,是“學習錐”第二層的開始,將醫學人文知識、醫學基礎知識及醫學臨床知識機械地運用于具體的病例,進行知識的整合與運用;第三階段是成形期,即第五、第六學期是完成第二層至第四層的重點而關鍵的階段,將完成所學知識由機械整合到熟練運用,從外顯到內化的過程。第二、第三階段屬實習實訓目標體系范圍。
“學習錐”的第四層是終極目標,對衛生職業教育而言,是培養職業能力較強、專業素質較高的實用型人才的最高目標,也是實習實訓最理想的目標。本著KAQ協調發展原則,將第四層目標細分為:專業素質、社會能力及職業能力3方面。專業素質圍繞責任感細化為護理工作中的人格特質及護理交往中的禮儀修養;社會能力圍繞專業發展細化為主動適應環境,建立良好關系,增強職業保護,獲得信息及評判思維;職業能力圍繞職業需求細化為基礎護理能力和??谱o理能力[5]。第四層目標的達成必須以前三層目標的達成作為基奠。因此,前三層目標均可以此為標桿進行細化。
由于中等衛生職業學校生源質量急劇下降,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質量很難達到大綱培養目標要求,學生較難通過國家執業資格考試。因此,對中等衛生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應進行重新定位,專業教學目標體系有待根據社會需求和生源狀況進一步修訂。
據以往資料[6]及我們在“學生實習實訓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中調查顯示,中職學生能夠達到大綱培養目標要求者不足30%,這部分學生能夠從事中級護理保健工作,而其他學生只能從事初級護理保健工作。因此,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護理專業實習實訓應分設初級、中級目標體系,這有助于教學達標。
將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護理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于初級、中級2個層面,初級護理應成為基準目標。2者相同之處在于:同樣從事護理工作,具有一定的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遵守護理職業道德。2者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不需要執行醫囑及護理計劃,不用獨立執行各項護理技術,不需在臨床上獨立上夜班,而是在專業護理人員指導下從事各項護理工作,主要從事生活護理工作,不一定獲得護士執業資格證及取得注冊護士身份[6]。確定了這一參照系,實習實訓教學目標將大大增強其針對性、實用性,有利于實習實訓教學質量評價的進行。
兼顧專業發展即培養學生繼續學習的能力。無論中職護理專業學生培養目標被定位于初級還是中級,都可以在專業上有所發展,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層次。因此,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護理專業實習實訓目標應包括初級與中級護理2個層面,便于學生完成由初級向中級護理層次的過渡。
職業能力取決于專業素質,專業素質決定職業能力。專業素質包括三大使命和六大要素[3~4]。三大使命即最高標準與優質的執行醫療,維護病患的利益與福利,擔負起滿足社會群體對健康需求的責任。六大要素即真誠、負責任、追求卓越、誠實、正直、尊重他人。由此可見,專業素質屬人文素質范疇。人文素質并非通過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課程設置的人文課和選修課就能達到的,實習實訓階段同樣應該加強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通過實習實訓,使學生的人文素質進一步提高,形成正確的職業理想。學生有了正確的職業理想,才能熱愛自己的專業,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創造性地開展工作[7]。因此,構建中職護理實習實訓目標體系應整合人文素質目標。
職業定位不同,職業能力目標也不同。專業發展層次越高,對??萍寄艿囊笤礁?。因此,制訂護理專業實習實訓目標體系,在初級護理目標定位的基礎上,對??萍寄軕猩仙粋€層次的目標要求,以利于專業發展。
核心能力(Core Compelency)對個人而言是其能夠勝任組織所賦予的角色、任務,即勝任力。教育部辦公廳和衛生部辦公廳2003年12月聯合頒布的《三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護理專業領域技能性緊缺人才培養指導方案》中首次提出了中國護士的核心能力。要求護理專業教育“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為一體,將其貫穿于在校教育的全過程”。因此,圍繞核心能力制訂目標體系[8],有利于培養社會需要的能力型人才。
(1)核心能力的內涵隨著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而不斷完善[9],已從單一、片面發展到全面、成熟。依據護士崗位核心能力的內涵,調整中職護理專業實習實訓教學大綱,將其訓練目標分為專業素質、社會能力及職業能力3個方面,克服了以往實習大綱僅強調操作技能造成的人才培養的不良狀況。
(2)香港醫管局提出護士崗位核心能力包括:職業能力、人際關系能力、促進組織有效性能力及個人能力4個模塊,其中職業能力是重中之重[10]。作為中職護理實習實訓大綱,專業素質與社會能力培養目標應注重培養學生的人際關系能力、促進組織有效性能力及個人能力。而職業能力培養目標應涵蓋基礎護理目標與??谱o理目標,注重培養學生通科護理能力與專科護理能力。平衡核心能力,優化目標體系可以培養學生逐步達到不同護士崗位需求的核心能力。
參考資料:
[1]胡月琴,朱革非,蘇英,等.學生實習實訓教學問題調查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0,8(9):58.
[2]李偉,井西學,劉典恩.KAQ協調發展分層次目標設計[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8,6(10):1275.
[3]陸希平.醫學教育未來發展重要趨勢——2007亞太國際醫學教育之重要信息(上)[J].西北醫學教育,2008,16(1):22~26.
[4]陸希平.醫學教育未來發展重要趨勢——2007亞太國際醫學教育之重要信息(下)[J].西北醫學教育,2008,16(4):17~20.
[5]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編.護理專業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6]楊新民,王賢權,陳琰晗,等.應重新定位中職護理專業培養目標[J].衛生職業教育,2006,24(21):99~102.
[7]李冬霞,劉憲亮,徐穎,等.醫學新生職業理想調查分析[J].醫學與社會,2007,20(1):46~48.
[8]泮昱欽.中澳護理人才實踐評價標準的比較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1:25~26.
[9]徐建鳴.護理人員核心能力的研究與進展[J].上海護理,2005,5(2):50~52.
[10]李巍.護理核心能力的提高應從護生教育開始[J].現代護理,2007,21:554~555.
G40-03
B
1671-1246(2011)02-00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