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向前
(天水市衛生學校,甘肅 天水 741000)
淺談新醫改
宋向前
(天水市衛生學校,甘肅 天水 741000)
新醫改;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
在全國人民的共同期待中醞釀3年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體制改革的意見》于2009年4月6日正式出臺,全面啟動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以下簡稱新醫改)。
醫藥衛生事業關系人民群眾的健康與千家萬戶的幸福,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重大利益問題,是重大的民生問題。新醫改,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熱切盼望,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其根本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就是要減輕群眾就醫負擔,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涉及面廣,錯綜復雜,政策性強,改革中特別是一些重大改革會涉及到諸多問題,如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要徹底改變目前公立基層醫療機構以藥養醫的現狀;基層醫療衛生體系的建設歷史欠賬大,需要大量的人力、才力和物力的投入;公立醫院的改革,涉及到政府補償、管辦分離、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等許多方面,關系到醫院和職工的切身利益,需要建立全新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監管機制,難度很大。
醫改歷來是備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門話題,自改革開放以來,關于醫改的探索、爭議就一直不曾間斷過?;仡?0余年漫漫醫改路,可以說充滿了艱辛和坎坷,總結起來有5個階段。1978~1984年為第一階段,本階段是恢復與改革之間的過渡時期,主要對醫療機構內部做了些調整,并沒有涉及體制上的變革,所以說這個階段只是醫改的孕育期;1985~1992年為第二階段,這一時期的改革主要涉及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方面的問題,市場化逐步進入到醫療機構,本階段的醫改更多的是模仿了其他領域的改革,對衛生事業發展自身特性的了解和認識不足,屬改革的初級階段;1993~2000年為第三階段,伴隨著醫療機構市場化的是非爭議,這個階段的改革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2001~2005年為第四階段,本階段是各種趨勢交叉最多的一個時期,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市場化在發揮了很大作用的同時也顯露出了一些弊端,醫院產權改革是本階段最為明晰的脈絡;2006年至今為第五階段,本階段主要是從反思爭論中不斷地總結經驗和教訓,同時這又讓醫改上了新的臺階,尤其是2006年醫改協調小組成立以后,各方積極分析準備,醫改的具體方案也在一次次協調和調研中得到了細化。由于各個時期、各個階段的環境、背景不同,故醫改工作的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和評價體系都不同。我們目前正在實施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以往醫改工作的繼承和延續,因此,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醫改工作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做好“打硬仗”、“打持久戰”的準備。
新醫改的總體目標是要“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通俗地講,就是要讓老百姓“平時少得病、看病更方便、治病少花錢”。
到2011年底,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應全面覆蓋城鄉居民,基本藥物制度初步建立,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得到普及,公立醫院改革取得突破,明顯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一是要牢牢把握廣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原則。廣覆蓋,就是要按照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在制度上覆蓋城鄉全體居民,讓所有城鄉居民切實感受到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成果,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多層次,就是在廣覆蓋的同時,考慮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性,滿足城鄉群眾不同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可持續,就是要與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當前發展階段相適應,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綜合考慮政府財力和群眾的承受能力。二是要牢牢把握突出基本、基礎和基層的原則。堅持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物保障的有機結合,著力構建全民醫?!鞍踩W”的基礎性框架。三是要牢牢把握政府主導與多元投入相結合的原則。合理運用政府和市場2個手段,實現公平與效率的統一,充分體現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在醫改進程中除了注重抓基層工作、抓基礎性工作、抓基本制度建設外,還應注重推進基礎建設與解決現實問題相結合,加強長效機制建設與解決眼前問題相結合,全面解決基層問題與重點解決突出問題相結合。
在醫改推進中,要注意科學謀劃、著力解決“五對矛盾”,即醫療保障工作中的“大病統籌”與“低水平、廣覆蓋、普受益”的矛盾;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設中的“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與目前普遍存在的醫療機構“以藥養醫”的矛盾;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中“衛生服務的可及性、便利性”與基層醫療機構綜合服務能力低下的矛盾;在推行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時廣大人民群眾對基本公共衛生的廣泛需求和地方財政對公共衛生事業經費投入不足的矛盾;在公立醫院改革中市場經濟的“杠桿”調節作用與公立醫院公益性間的矛盾。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和嚴峻挑戰。
公立醫療機構是目前國家醫療衛生機構的主體,是主要的衛生服務提供方,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故應積極支持、參與醫改工作。在經營模式上公立醫院要逐步取消藥品加成,同時采取適當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增加政府投入等措施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逐步實現“以藥養醫”向“以技養醫”的轉變。同時要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勵機制,實行以服務質量和崗位工作量為主的綜合績效考核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由多收多得向優勞優得轉變,將醫務人員的服務與人民群眾的利益聯系在一起,有效調動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新醫改的根本目的是解決問題,因此在實施過程中要堅持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逐步推進的基本思路。從解決眼前、現實、具體問題入手完成年度改革目標任務,逐步實現“三年目標”,最終實現“總體目標”。也就是說正著看問題、倒著抓問題可能是很好的推進模式。
R193
A
1671-1246(2011)02-0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