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霞 李延平
(1、海口經濟學院 海南 海口 570203 2、海南職業技術學院 海南 海口 570216)
休閑英文為“leisure”,也即“time free from workor other duties;spare time”意思為“空暇;閑暇”。體育“sport”為“physical activity done,especially outdoors,forexercise and amusement”漢語為“文體活動(尤其指戶外的)”。對“leisure sport”的探討和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國最早提出休閑文化理論學者是于光遠。他為“玩”正名,指出玩是人類基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我國學者于濤、田雨普、劉子眾等學者都曾撰文,論述休閑體育的相關問題。本文在此講休閑體育定義為人們在閑暇時間內、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身體練習和運動項目,為達到愉悅身心、修身養性,實現身心進行的一種社會活動。
海南作為旅游度假勝地,其開展休閑體育運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雖然海南有很多業余的休閑體育場所,但是水平和能力都在低層次徘徊,缺乏系統的科學的管理與研究。
海南度假旅游中小場地進行的休閑體育項目,基本上都是單位進行業余休閑體育。針對海南當地常用的有三種休閑體育開展模式。一種是由旅游局牽頭與場地共同建立水準較高的休閑團,旅游局與場地出資占主要位置,負責大型設備購置、排練場所投入、聘請專業從業人員。一種是由文化公司與場地合作吸引旅游者團體。最后一種是聘請專業人士進行合作,幫助場地組建團體進行這種旅游類的休閑體育項目。第一種是很少場地,要求嚴格,團體水準都很高。公司運作標準以經濟效益為最高目標,開展培養難免出現偏差,使得團體的建設處于一種惡性循環之中。
為全面客觀地呈現海南省的當地休閑體育開展的基本現狀,并提出改變現狀、提高開展質量的對策建議,特開展此項調研。本次調研包括2個地級市,6個縣級市、4個縣、6個自治縣、4市轄區,市區以開展休閑游樂項目的休閑特色場地為主,縣區以開展休閑游樂項目的活動中心為主。共計獲得十八個市區縣的相關資料和數據,試圖做到普遍情況與典型剖析相結合,市區與區縣區相結合。
我們在各區縣的政府中以休閑體育運動組織方和實施方為主,目前本市的休閑游樂普及開展工作主要由郊區的開展機構承擔,在海南各市區縣的政府或民間組織中,均開設有體育普及參與培訓班。根據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的數據統計顯示,海南歷年旅游人數2000年為10075749人,2002年為12549653人,2003年為12341123人,2004年為14028802,2009年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2000萬而且人數還在不斷的增加。而相關的接待任務由所在單位40%專職從業人員及60%的外聘從業人員相結合,外聘從業人員中70%具有專業院校參與的經歷或專業團體工作的經歷。在政府組織的休閑旅游者人數中,參與休閑體育的旅游者占大多數。開設休閑形式除個別區政府為個別休閑外,其他各活動中心均為集體休閑,人數多為8—12人,休閑時多為一個半小時,具備一定規模及影響的團隊。相對于各縣區開展而言,市區休閑體育的狀況存在很大差異,形式規模與各縣比較也大有不同。根據各市公布的市級休閑特色場地名錄中,共有27所場地開設了休閑游樂特色項目,占總數的25%。其中,黎、苗等少數民族資源為休閑體育在我省的開展提供了特有的亮點。黎、苗族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資源與特的文化資源可以滿足旅游者的求異心理. 而少數民族的一些傳統體育項目為休閑體育在我省的發展提供了獨特性。
休閑體育作為旅游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首先要解決一個觀念問題。可以改變觀念,讓曾經在中國輝煌過的休閑體育再占一席地位,使其得以普及再渡輝煌。有了它的加入會深受旅游者們的喜愛。應加大對休閑體育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途徑進行深人淺出的引導性宣傳,增強全民的健身意識,使廣大群眾充分利用閑暇時間積極參加體育娛樂健身活動;我們應該在場地中加強對旅游者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培養他們的體育興趣和愛好,教會他們一些基本的鍛煉方式和鍛煉技能,為以后更加積極地參與休閑體育打好基礎。讓旅游度假者樹立起休閑體育客觀而精細的認識,真正體會到參加這樣休閑體育活動可以愉悅身心。
加強對海南休閑體育的管理和引導,充分地利用海南已有的場地和設施。在群眾體育和休閑體育的場地設施投入方面要做到適當平衡,提高場地和設施的利用率。針對目前海南的有些酒店、賓館休閑體育充足,但處于閑置狀態的現狀,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開發現有休閑體育場地設施功能,加強其管理,對其充分利用。這樣既增加了財政收入,又有利于海南群眾體育和休閑體育的開展,實現雙贏。
休閑體育要想獲得好的發展,必須要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組織管理機構。從省、市、縣要專門設立分管群體工作的部門,再由這些部門組建群眾體育協會、體育指導中心、俱樂部,形成廣泛的大眾體育社會管理網絡。組建一支有一定組織能力、精通體育業務的社會體育指導隊伍,有效地組織、指導群眾進行科學的健身活動。我省少數民族地區獨特的自然環境而成為國內主要的度假旅游勝地,我們應該把度假旅游與休閑體育完好地有機地結合起來,開發出一系列度假旅游的產品,提升海南度假旅游的體育文化內涵,促使我省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休閑體育培養旅游者的審美情趣和能力,豐富發展旅游者文化生活,提高旅游者素質。這種當地的休閑體育模式應當在當地開展中廣泛實行,也應當成為當地旅游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1]胡小明,虞重干.體育休閑娛樂理論與實踐[M].高等開展出版社,2004.12.
[2]劉子眾.中西方休閑體育之差異[J],體育學刊,2003.7.
[3]胡春蘭,趙仙偉.論休閑與休閑體育[J].體育與科學,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