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鳳
(黑龍江省林業衛生學校,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以抗消化性潰瘍藥一節為例談說課
劉金鳳
(黑龍江省林業衛生學校,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抗消化性潰瘍藥;說課;教學方式
說課,作為教學方式的轉變,對于教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育理論和新課程的實質,以及反思和研究教學行為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說課藝術應是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把備中說、說中評、評中研、研中學融為一體,是優化課堂設計,共享教學資源,提高教師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1]。筆者以抗消化性潰瘍藥一節為例從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分析、教學過程分析4方面就怎樣說課進行探討。
此環節主要說課程要求,教材編寫意圖,教材前后聯系,本節課內容與前后內容的關聯,個人見解等。說的過程要簡練,明確教材知識的地位和作用即可。
1.1 說明所講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應理解為該節內容在教材體系中的意義以及該內容對學生學習及終身發展、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所起的作用。如講授抗消化性潰瘍藥一節時,學生已學過傳出神經系統藥物知識,熟悉了除受體類型、分布及其生理效應外的內容,應使其明確消化系統疾病用藥技能是護士必須具有的基本能力,掌握好本節內容對其他學科學習有積極意義。
1.2 說明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應根據所講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而確定,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靈魂。如講授抗消化性潰瘍藥一節時,根據大綱要求和教材特點,結合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認知特點,確立以下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掌握抗消化性潰瘍藥的分類及常用藥物作用、應用、不良反應及用藥護理。(2)能力目標:能運用本節課知識和技能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3)素質教育目標: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工作態度、高尚的醫療道德和良好的職業素質。
1.3 說明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指學科或教材內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識和技能。對進一步學習其他知識和技能起決定作用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稱為教學關鍵。教學關鍵是教學重點中的重點。如消化性潰瘍是臨床常見病,用藥技能是護士必須具有的基本能力。同時,掌握好本節課內容也對后續知識學習有積極意義。所以應把常用抗消化性潰瘍藥作用、應用、不良反應及用藥護理作為本節課重點。
教學難點一般指教師較難講請楚,學生較難理解或容易出錯誤的內容。說課時應說明其作為難點的理由[2]。藥理學中藥物作用機理內容較抽象,是學生較難理解和掌握的內容,所以將其列為教學難點。因此,抗消化性潰瘍藥一節中的教學難點是抗消化性潰瘍藥作用機制。
說明根據教材內容、學生實際、教學條件等情況而選擇、設計何種教學方法,主要考查教師對教學方法的研究和選擇。講授抗消化性潰瘍藥一節時采用如下教學方法:(1)趣化教學過程,激發學生學習熱情。(2)善于質疑,啟發學生主動思考。(3)聯系臨床,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在學習方法的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學生自身因素與情境因素,如分析其認知基礎、心理特征,對該內容的可接受性及其思維方式、學習習慣與該內容的適應性,從而選擇合理的學習方法。如自主探究、觀察發現、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本節課的主要方法。同時,應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掌握本節課內容。
說明安排教學過程的原因,即按教學流程說明教學重點環節,尤其是說明教學設計的依據。
4.1 創設情境,設疑引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從而引出本節課主題。
4.2 嘗試探索,揭示原理
設疑并列出消化性潰瘍發病機制示意圖,讓學生獨立思考后進行小組討論得出結論:當攻擊性增強、防御性減弱時就會出現潰瘍。當然,不同學生不同的想法,教師適時展示答案,與學生探討。
4.3 設置問題,開拓思維
葉圣陶先生曾說:“教師之教,不在于全盤講授,而在于相機誘導。”所謂“相機誘導”,就是適時點撥,引導學生發現、思考并解決問題。因此,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置問題,為學生提供有啟發性的討論模式,從而營造積極學習的氛圍。
(1)第一個問題:已經分泌出過多的胃酸怎么辦?引出第一類抗消化性潰瘍藥——抗酸藥。
(2)第二個問題:能不能讓胃酸少分泌些呢?引出第二類抗消化性潰瘍藥——胃酸分泌抑制藥。
(3)第三個問題:可不可以把已經形成的潰瘍藏起來呢?引出第三類抗消化性潰瘍藥——黏膜保護藥。
(4)由第四個問題:“導致潰瘍的罪魁禍首是誰?”引出第四類抗消化性潰瘍藥——抗幽門螺桿菌藥。
4.4 課堂小結,啟迪智慧
隨堂進行課堂小結,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其學習效率。
4.5 適當練習,反饋教學
練習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練習可強化記憶,鞏固知識;練習可提供反饋,使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學生改進學習方法。
[1]劉彥昆.教師如何提高說課藝術[M].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2008.
[2]張崇東.從心臟的解剖一節談怎樣進行說課[J].衛生職業教育,2006,24(10):96~97.
G424.2
B
1671-1246(2011)01-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