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 聲
近日,記者在調查時意外發現,中性筆及一次性筆芯的使用可用“泛濫”形容。中性筆雖然用著方便,但污染也不容小覷。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鋼筆一直是人們的首選書寫工具。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電腦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中性筆等也不斷沖擊著人們所熟悉的書寫工具。記者來到一家文體用品商店,看到五顏六色的中性筆、圓珠筆等占了貨架的好幾排,而鋼筆只占了一排還有很多空位。商店的劉老板對記者說:“現在鋼筆銷量肯定是不如其他的筆,有時候一天都賣不出去一支,而像中性筆一天就能賣個百八十支。和五年前相比,鋼筆的銷量已經減少了大約三分之一。”
徐小姐是出版社的編輯,每天都要和文字打交道,除了運用電腦之外,筆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她對記者說:“我已經很久沒用過鋼筆了。”
徐小姐說:“我自己也弄不清到底有多少筆,反正用的時候就隨手抓一只,用完了就扔在一邊,無所謂,反正便宜。”記者采訪了解到,正如徐小姐所說的現在絕大多數城市并沒有可以回收中性筆或者一次性筆芯的渠道,就算使用者有心將這些用完的筆芯收集起來,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在外企公司里上班的張女士對記者說:“現在我們辦公除了電腦之外,用得最多的就是中性筆。平時用鋼筆也就是文件簽字。”張女士說:“中性筆比較實用方便,沒有鋼筆那么沉,用久了也不會累,又便宜,一兩塊錢就能買到一支,壞了丟了也不會感到可惜。”張女士表示,現在鋼筆已經更多地變成了一種互相饋贈的禮物,實用性已經遠遠不如從前了。
張女士所在的外企公司員工500人左右,據公司的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公司每年需要采購約1500支中性筆,并不采購一次性筆芯。平均發給每人每月2支。
記者聯系了一家生物技術公司,工作人員說:“我們辦公室這邊差不多35人,有專人不定期采購,平均下來每人每月用掉2支中性筆。”批發市場一支中性筆大約1元,記者估算了一下,一年用于采購中性筆的費用大約840元。為何不采購筆芯直接換筆芯?對方說:“在批發市場一支中性筆和一支中性筆芯的價格差不多,大家用完后都習慣性地扔掉了,直接采購筆很方便,而且也沒有專門回收廢筆、廢筆芯的地方。”當記者詢問工作人員是否了解廢棄筆芯的危害時,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
文具店的丁女士告訴記者,廠家曾經開展過一個以舊換新活動,市民可以用舊筆芯換新筆芯,但是僅開展了一段時間,并沒有達到預計效果,后來也就沒再開展過。至于用過的筆芯,現在大多數人還是隨手扔掉。丁女士說:“回收塑料是便宜,但是制成的筆芯筆管韌性差,比起新料制成的質量差很多,不小心掉地上可能就摔劈,而且油墨什么的質量也差,成本不到兩角錢,書寫起來很不方便,更不用說對環境和身體健康的影響了。”
著名環保專家董金獅教授告訴記者:“中性筆和筆芯都是由塑料制成,塑料的物質狀態相對比較穩定,埋在土壤里會很長時間不能被降解,就像塑料袋一樣,不僅占用了大量的空間,同時也影響了土壤的肥沃。”與此同時,董教授強調:“中性筆中的油墨含有很多有害物質,滲透到土壤中會嚴重影響土壤質量和地下水的質量。”最可怕的是這些危害都是無形的,積少成多的,平時很難被人察覺和重視。
談到解決措施的時候,董教授說:“最根本最核心的還是應該多出臺鼓勵政策,比如開辟回收站,就像回收礦泉水瓶那樣回收中性筆、廢電池,加大財政對這方面的投入,用資金作為補償,讓每一個收集中性筆的人都能嘗到甜頭。”記者了解到,相關部門還沒有專門的中性筆筆芯回收渠道,現在它們依然只能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被填埋或者焚燒。在焚燒的同時也向大氣中釋放大量的有害物質,造成環境的污染。
據保守估計,僅青島市政府機關、私營公司、個體經營等單位工作并使用中性筆的人群數量約為200萬人。根據以上幾個抽樣結果顯示,平均每人每月約使用2支中性筆或更換一次筆芯,也就是每人每年約會用掉24支中性筆或者一次性筆芯。乘以200萬人的總量后得到的結果是,該市每年約會用掉4800萬支中性筆或筆芯。一盒中性筆重量約為0.12千克,有12支,那么每年所丟掉的中性筆或筆芯就有480噸。每支筆長約14.6厘米,經過計算,把青島市每年所丟掉的中性筆和筆芯連起來,長度相當于從青島到北京來回5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