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曄,章益,陳冬筍
(寧波天一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寧波315100)
高職醫療美容技術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楊曄,章益,陳冬筍
(寧波天一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寧波315100)
高職教育;醫療美容技術專業;校企合作
我國美容產業具有廣闊前景。但隨著服務領域和服務數量的不斷擴大,美容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服務不規范,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因此,急需經過院校系統培養的高素質技術型專門人才來提升行業整體水平。我院于2006年開設的醫療美容技術專業,成為全省的新興專業。《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要在職業院校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培養模式,這就為我院醫療美容技術專業發展及高職美容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
校企合作是指以為社會教育和培訓合格勞動者為目標,開展職業院校與企業、行業、服務部門等校外機構間的合作,將學生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或訓練緊密結合,以提高高職教育質量和未來勞動者素質,并增大企業部門與畢業生間雙向選擇的可能性,最終促進社會經濟發展[1]。校企合作是實現效益最大化、促進高職院校與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舉措[2]。特別是對高職醫療美容技術專業,加強與企業間的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培養高素質、應用型美容技術人才,更具現實意義。
(1)“訂單式”培養。本專業與蘭芮芬娜國際美容連鎖機構和克麗緹娜國際化妝品集團分別簽訂用人訂單,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我院采用“3+2+1”培養模式(在校學習專業基礎知識3學期,進入醫院美容科及各級醫療美容機構、美容院工學交替和實習2學期,頂崗實習1學期),學生工學交替和實習期學習分別在學校和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期便進入企業頂崗工作,企業根據考評情況予以一定薪酬。企業設立以企業名稱冠名的獎學金,極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通過這種培養模式,實現了招生與招工同步、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一體[3],使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職業培訓和學校教學緊密結合,降低了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職業培訓成本。
(2)實習基地建設。我院已在寧波市的5家三級醫院、浙江省的7家民營醫療美容醫院及8家美容美體企業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并且與其中的4家民營醫療美容醫院、5家美容美體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在企業設立第二課堂以保持學生知識學習的實用性、可操作性與先進性,實現了校院共建、校企共建、資源共享。
(3)設立專業指導委員會。成立由學院、醫療美容機構及美容教育專家等組成的醫療美容技術專業指導委員會,聘請國際衛生醫學研究院副教授擔任主任,寧波市整形美容外科分會主委擔任副主任,學院專職教師和行業、企業專家擔任委員及專業指導教師。通過專業指導委員會,建立學院、行業、醫院和企業用人單位共同參與專業開發與建設的運行機制和教學質量監控管理機制。
(4)建立美容職業技術培訓中心。美容職業技術培訓中心服務內容有學生技能強化訓練、美容師考證培訓、企業員工技能培訓、社會從業人員培訓等。培訓內容包括美容、美體、紋飾、化妝、形象設計、美甲等項目。由院方出場地,美容企業負責設備、器械、材料等設施;院方指派專人擔任培訓中心主任,企業承擔技術督導工作。美容職業技術培訓中心的成立,將職業資格標準引入美容人才培養中,發揮了高職院校的社會技能培訓和社會服務職能,體現了校企合作辦學宗旨。
(5)加強各專業合作,實現對外服務。通過我院醫療美容技術專業、營養專業、體育專業的合作,設立了高教園區美容美體對外服務中心。該中心本著為學生模擬職業情境、開展職場化訓練的宗旨,開設了美容美體室、形象設計室、化妝室、紋繡室、健身房、營養指導室、咨詢室、游泳池等功能服務區,并對整個高教園區師生和社區居民開放。學生在指導教師(由學院教師及行業專家組成)的指導下提供對外服務,既鍛煉了技能,又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6)國際合作和院校合作。我院與韓國又松大學醫療美容系合作,實現了高端訪問和訪問團互訪,并計劃繼續以美容夏令營方式進行互動交流。我院還與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開展了多方位合作,并有待進一步加強。
(1)一個失去合作熱情的企業就會失去校企合作的作用,而要保持企業的合作熱情,學院必須擁有值得企業合作的價值。為此,我院作為組織者,多次邀請行業專家開展講座,歡迎企業員工、本專業學生及行業從業人員參加,促進學術交流,提高企業員工知識水平,增加企業無形資產;在合作企業實施職業情境模擬訓練,使學生提早感受企業文化,實現企業文化與學校教育的良性互動;建立多功能一體化教室,聘請專業教師及企業專家進行教學,吸納企業員工參加專業培訓,實現校企資源共享,為企業員工培訓搭建平臺,也為學生就業奠定基礎,從而真正實現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環。
(2)校企合作模式要求教師了解行業和企業生產實際,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我院醫療美容技術專業教師結構合理,全部為“雙師型”教師(教師與醫師或護士),另外聘請12名臨床一線專家為兼職教師(其中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4人)。同時要求教師定期到基地實踐,并將實踐列入職稱晉升要求,鼓勵教師定期參加學術研討會,接受繼續教育,保證教師及時掌握最新的醫療美容知識和技能。
(3)聘請行業專家和企業能手參與教材編寫。高職醫療美容技術專業為新興專業,目前還缺乏專門的高職類醫療美容專業教材。為此,我院聘請行業專家和企業能手,借鑒企業操作手冊,編寫了多套教學用書,體現了醫療美容技術的實際操作要求。
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職教育健康發展并辦出自身特色的必要形式。在互惠互利、資源共享的前提下,高職醫療美容技術專業將順應市場發展,繼續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為高職醫療美容技術專業畢業生提供更廣闊的就業平臺。
[1]黃亞妮.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國際比較[J].高教探索,2004,(4): 70~72.
[2]成海泉,田永鵬.切實搞好校企合作,構建高職教育發展平臺[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166~170.
[3]戴建平.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多贏新模式研究[J].中國西部科技,2009,(12):41~43.
G718.5
A
1671-1246(2011)03-0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