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成
(新鄉衛生學校,河南 新鄉 453000)
關于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些思考
孫永成
(新鄉衛生學校,河南 新鄉 453000)
學校;健康教育;評價
目前,我國學生的健康狀況盡管已有明顯改善,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如學生耐力下降,近視和齲齒發病率較高。青少年存在諸多心理健康問題,如環境適應與人際關系失調問題、情緒情感問題、學習問題、性心理及戀愛問題、人格問題、網絡心理問題、擇業與就業心理問題等。
健康教育工作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學生增強健康觀念、養成健康習慣和形成健康行為的有效手段,也是預防和控制各類流行性疾病的重要措施。抓好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如何做好學校健康教育工作是每個教育工作者應認真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方面著手。
健康教育效果與教育工作者對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有很大關系。認識上的偏差易造成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流于形式。學校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和學校的各項工作完整結合;它是一項長期工作,與學校的素質教育培養目標相一致。
根據我國教育現狀,在相當一段時期內,健康教育只能由任課教師或校醫(保健教師)來擔任。根據各地教育現狀,小學健康教育既可由班主任或保健教師進行,也可由經過培訓的任課教師進行。中學健康教育既可由校醫生理衛生課教師或生物課教師進行,也可由培訓后的大專以上學歷的體育教師進行。為適應不斷發展的健康教育需要,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的學校實際,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統籌規劃,采取崗位職能培訓形式,這是解決目前健康教育教師數量不足、專業水平不高的有效途徑。
健康教育要遵循“預防為主,嚴堵源頭為重”的原則。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教務處、團委、醫務室為成員的健康教育領導小組,責任到人,落實到位,切實有效地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充分發揮學校健康教育管理組織的作用,即構建學校領導、醫務室與班主任、學生會及各班衛生委員的3級管理網絡體系,組織學習教育部、市教育局下達的相關文件,并進行動員宣傳教育,使學校教職工及學生充分認識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健康教育要做到開課率、課時、教材、教師和教案、考核和評價“五落實”。開課率達到100%;至少每2個月開展一次健康教育講座;配齊教材;做好師資培訓工作,教案符合相關要求;開展健康教育整體或專項檢查、考核和評價。
從我國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看,注重根據學生身心特點選擇內容生動、實用價值較高的教學內容。但衛生保健知識的比重較大,而心理、情感、家庭、社會等方面的內容略有欠缺。另外,教材中理論知識多而能力訓練少。美國學校健康教育的內容涉及多方面,主要包括(1)心理;(2)家庭生活與家庭關系;(3)人體生長和發育;(4)營養學;(5)個人健康;(6)酒、煙、毒品對人體的危害;(7)慢性及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8)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預防;(9)消費健康及公共健康;(10)環境健康。
把健康教育融入班級活動。依據學校實際并結合學生特點,以活動課、班隊課的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并利用黑板報、宣傳窗等媒介廣泛開展衛生知識、衛生保健、流行病預防知識教育。如在3月3日愛耳日、5月20日中國學生營養日、6月6日全國愛眼日、9月20日全國愛牙日進行專題知識宣傳;并根據季節變化進行呼吸道傳染病、腸道傳染病、飲食衛生、營養衛生等健康教育。5月31日世界無煙日、11月17日世界戒煙日,學校開展“拒吸第一支煙,做不吸煙的新一代”10米長絹簽名活動;6月26日國際禁毒日開展“拒絕毒品,珍惜生命”的主題班會;12月1日世界艾滋病宣傳日,以問卷調查(如“你了解艾滋病傳播途徑嗎?”、“你知道的性病有幾種?”等)、基本知識搶答及知識競賽形式開展健康教育。采取生理衛生、心理衛生健康教育講座等方式加強健康教育。如在班級活動中對何謂艾滋病、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及預防等做專題講座,并對學生的青春期生理衛生知識了解程度進行問卷調查,積極開展健康教育。學校健康教育工作應做到年初有計劃、期中有檢查、活動有記錄,并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檔案。
把健康教育融入各學科。按照學校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將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充分發揮學校相關組織的協同作用,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在保證健康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通過課堂教學、組織專題講座、播放教學片形式,將健康教育知識滲透到思想品德、自然、生物、體育與健康等課程中,如在體育課教學中滲透個人衛生習慣教育,在自然課中滲透環境衛生教育,在思想品德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等,促使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經常化、多樣化,確保健康教育工作貫徹、落實、有效。
把健康教育融入社區活動。學校教育離不開社區支持,多渠道、多形式地與社區和家庭加強交流與溝通,密切學校與社區、家庭的聯系。挖掘社區、家庭、學校潛力,創設健康教育共建、共管、共育的社會大環境。學校每學年以告家長信形式,在向家長反饋學生體檢結果的同時,寄發預防常見疾病的衛生知識資料。同時,學校定期組織學生到社區、公園、街頭等地進行義務勞動。組織促進健康、預防艾滋病等板報展覽活動,向居民發放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宣傳單,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將學校健康教育與社區健康教育有機結合,通過學生實踐活動促進社區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對健康教育進行科學評價具有重要意義。它可以確定健康教育的先進性和合理性,如活動數量是否按計劃進行,資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項目進展是否成功等。同時,通過評價過程可宣傳推廣健康教育,從而爭取更多支持。
評價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健康教育全過程。評價的基本原理是比較,需要完善的信息系統和指標體系,同時指標的測量必須客觀、準確、前后一致。學校健康教育評價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形成評價。發生在項目執行前和早期。為計劃的設計和發展提供信息,使設計更加科學、完善。內容包括資料回顧、目標人群調查、現場觀察、預試驗。
(2)過程評價。貫穿項目全過程。按照目的分為:評估項目運轉情況和修正項目計劃。評價指標有:①干預活動的類型、干預次數、每次活動的持續時間;②目標人群的參與情況,干預活動的暴露情況;③干預活動的有效率和有效指數。
質量控制方式有:①內部質控:操作性定義,人員培訓,內部人員評價;②外部質控:外部專家小組審查。
(3)效應評價。近期和中期效果評價。了解健康教育指導下的健康相關行為及其影響因素。內容可歸納為“一行為”、“三因素”:①健康相關行為:干預前后健康相關行為是否改變、改變量及各種變化的分布;②傾向因素:目標人群的衛生知識、價值觀、態度、自身易感性、信念(疾病潛在威脅);③促成因素:資源的可及性、政策和法規情況,健康教育的干預程度、效果(更強有力的促成因素);④強化因素:目標人群干預后的自身感受及周圍人的看法。
評價指標有:衛生知識得分、衛生知識知曉率(正確率)、信念流行率、行為流行率、行為改變率。
(4)結局評價。近期評價,健康教育導致的人群健康狀況變化。評價內容:①生長發育指標:如身高、體重、BMI指數、血壓、血紅蛋白、膽固醇、智力等;②疾病與死亡指標:如發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平均期望壽命等;③生活質量指標:如生活質量指數、生活滿意度指數量表等。
(5)總結評價。效應評價結合結局評價,并參考形成評價和過程評價。
G479
A
1671-1246(2011)13-00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