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靖敏
(通遼職業學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
生物化學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的弊端與對策
趙靖敏
(通遼職業學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
從多媒體課件的質量、過分依賴性、運用不當和多媒體模擬實驗代替實際實驗方面闡述生物化學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的弊端,并提出克服弊端的辦法。
生物化學;多媒體;弊端
生物化學是我院護理專業、助產專業和藥學專業的基礎課,目前,利用多媒體輔助生物化學教學,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其具有很多優越性。然而,多媒體作為輔助工具,其在輔助生物化學教學中也存在弊端。
1.1 多媒體課件質量不高,影響教學效果
多媒體在生物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時間不長,生物化學教師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在制作課件時往往需要計算機教師的幫助,致使許多課件不能準確表達生物化學教師的意圖。而制作優良的多媒體課件需要制作者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計算機操作水平和較好的心理學及教育學基礎;同時還需耗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基于上述原因,現有的生物化學課件質量普遍不高。
目前,多媒體教室中使用的教學課件大多數是初級產品,如Word文稿、PowerPoint幻燈片或從網上下載的課件等,難以發揮多媒體的優勢,教學效果不佳。
1.2 過分依賴多媒體,影響教師自身素質提高
有些教師過分依賴預先制作好的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僅充當“解說員”角色,缺乏恰當、生動、形象的講解,使課堂教學枯燥無味,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個別青年教師利用其計算機水平較高的優勢,不注重教學基本功訓練,課前不充分備課,課上照本宣科,很少引入課外知識,且授課中經常出現錯誤,一旦計算機出現故障或停電等,就無法采用傳統方式教學。
1.3 教師運用多媒體不當,影響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
“為創造力而教”已經成為高職教育的重要培養目標之一。而運用多媒體課件時只要單擊鼠標,便按順序播放。由于播放速度快、容量大,學生難以做筆記,也沒有時間思考,師生間缺乏交流和溝通,這與人才培養方案相違背,無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王永紅[1]在2004年所做的專業課多媒體教學調查,發現近44%的學生希望能適當保留傳統教學方式,原因在于有些多媒體課件不如教師講述形象、生動,不利于知識的理解。
1.4 多媒體模擬實驗代替實際實驗,影響學生動手能力培養
生物化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觀察和實驗是了解生物化學現象、獲取有關數據、獲得感性認識的源泉,是建立、發展和檢驗生物化學理論的實踐基礎,也是生物化學發展的基礎。然而,運用多媒體模擬生物化學實驗,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等各個環節都是預先設計好的,學生無法發現一些“意外的驚喜”,對實驗儀器的認識也僅限于紙上談兵,影響了其動手能力的提高。同時,模擬實驗不是真實實驗,可信度不高,如果長期讓學生接受他們所懷疑的信息,必然會使他們喪失質疑、創新的欲望與能力,這與高職教育目的相違背,與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初衷背道而馳。
2.1 加強教師綜合素質培養,提高課件制作水平
學院應著眼于長遠發展,加強對教師綜合素質的培養,給青年教師加壓力、創條件,培養一批多媒體課件制作水平較高的骨干教師,使多媒體課件實用性強,能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欲;同時,建立課件庫,給廣大教師提供大量素材,供其自由組合使用。
2.2 合理利用多媒體課件,提高生物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決定教學效果的不在于媒體本身,而在于授課教師的綜合素質和駕馭多媒體技術的能力。運用多媒體課件授課,既可以是啟發式的,也可以是注入式的。教師要精心設計課件,綜合考慮教學的各種要素,以學生為中心,合理設計課件呈現形式、播放次序和時間,設法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跟著教學節奏走,這樣既節約了板書時間,也能促使學生思考,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2.1 在引入新課環節運用多媒體課件,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沒有認知興趣,學習就不可能富有成效。在生物化學課堂教學中科學而巧妙地引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求知欲。為此,筆者在某些章節,如“核酸的結構與功能”一節,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動畫演示,通過圖、文、聲等功能,介紹DNA結構,為學生創設新奇情景,給學生以視覺感官刺激,激發其求知欲,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
2.2.2 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傳統的直觀教學在生物化學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也有局限性。有些理論性較強的知識,如生物氧化中的呼吸鏈中電子的傳遞和氫的傳遞,若只用語言講解,學生難以理解;掛圖是靜止的,對講解一些生物化學現象的發生過程不適用;有些實驗,如人體的代謝過程受客觀條件限制,無法在實驗室展開。可通過多媒體課件把這些不易或無法觀察的現象及原理展現出來,便于學生分析、觀察、研究和歸納,為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知識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實現有效教學。
2.2.3 在教學反饋環節運用多媒體課件,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效果 利用多媒體課件可見度強、信息量大的優點進行教學反饋,增強趣味性,強化正確信息,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如習題教學,能加大課容量,及時顯示正確答案并合理設置聲音、動畫,使學生處于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中。
多媒體只能在必要時作為一種補充,而不能用多媒體課件完全替代傳統教學。雖然多媒體課件能夠逼真地再現生物化學現象,但畢竟是通過技術手段做出的,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真實感。所以我們堅持不將能夠做并且效果好的實驗借助課件呈現在學生面前,而是要求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對于多媒體課件不追求完整性,只要能達到教學目標、教學要求,實現有效教學即可,不能因為屏幕一次能展示較多內容就隨意加大課容量。
總之,多媒體輔助生物化學教學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不在于多媒體本身,關鍵在于教師的綜合素質、駕馭課件的能力及組織教學的能力。多媒體只是輔助教學的手段,教師的教學思路不能被多媒體左右。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努力學習教育理論和計算機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使各種教學手段在教學中都發揮出各自優勢,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1]王永紅.專業課課堂多媒體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安徽電子信息技術學院學報,2004(4):29.
[2]藺雪蓮,李丹,朱麗紅.對有效理論的探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3):38.
G434
B
1671-1246(2011)13-00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