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偉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廣東 廣州 510515)
淺析繼續醫學教育在醫院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
張國偉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廣東 廣州 510515)
繼續醫學教育;醫院;人才培養
繼續醫學教育是高層次的醫學教育,是繼院校教育畢業后,針對中、高級醫學專業技術人員的以學習新理論、新技術為主的一種終身性醫學教育,其目的是使醫學技術人員在整個醫學生涯中,不斷提高專業能力、業務水平,跟上醫學科學發展步伐[1]。據資料統計,一名醫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所學專業知識只夠畢業后使用的10%,其余90%需要通過繼續教育取得。因此,充分了解繼續教育的重要性,造就一支高素質、高技術水平、知識結構合理、業務過硬的醫學專業人才隊伍,是目前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繼續醫學教育是衛生事業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衛生人才戰略的重要措施。應切實加強對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領導和對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管理,提高對繼續醫學教育在衛生事業改革乃至構建和諧社會中重要地位的認識。當代醫學科學技術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競爭,繼續醫學教育是繼醫學院校畢業后走向醫療衛生實踐崗位終身性的知識更新教育,是我國醫學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醫學教育體系中高層次的教育階段。從理論上講,它是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實踐上看,它是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必然產物,是加強醫學人才培養,穩定醫療衛生隊伍,提高醫務人員整體素質,發展衛生事業的長遠戰略措施。21世紀是生命科學高度發展及醫療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知識更新時間越來越短,這就要求醫務工作者自覺地接受繼續醫學教育,不定期參加本專業及相關專業新知識與新技術的繼續醫學教育,不斷提升、充實自己,以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專業技術隊伍的學科帶頭人應具備精深的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廣博的臨床專業理論知識,同時還要掌握多種邊緣學科知識,并能運用其進行醫學研究,這就需要再學習和接受再教育。一個人才群體的能級由高能級帶、中能級帶和初能級帶組成。高級人才即學科帶頭人,處在高能級帶,其知識水平、業務能力越高,這個群體的高能級帶就越寬,其能級也就越高,高級人才在人才群體的專業結構中起著主導作用。中、青年專業技術干部隊伍是醫院發展建設的中堅力量,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人才培養的關鍵[2~3]。
繼續醫學教育是高層次的醫學教育,可以使醫務人員在整個醫學生涯中,不斷提高專業能力、業務水平,跟上醫學科學發展步伐。現代醫學發展十分迅速,知識更新極快,因而臨床醫師接受繼續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醫學科學發展的需要。廣大醫務人員必須有終身學習意識,根據社會發展與自身需要,重視繼續醫學教育,加強醫學人文社會科學學習,彌補原有知識結構之不足,提高自身醫學人文社會科學水平,以適應現代醫學科學發展需要。
我國現存醫學教育模式建立在生物醫學模式基礎上,現代醫學教育課程設置以“生物醫學模式”為主體,重視生物性、學科系統性,而忽視心理性、社會性和整體統一性。傳統醫學模式存在“過弱的人文陶冶,過窄的專業教育”等弊端,在這種醫學模式下培養的醫務人員難以正確處理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自我與他人間的復雜關系,難以成為符合時代要求的醫務工作者。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進行繼續醫學教育。
繼續醫學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支高素質、高技術水平、知識結構合理、業務過硬的醫學專業技術隊伍,向患者提供高質量、高層次服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醫學模式由傳統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醫務人員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因此,教育思想必須及時更新,教育方法亦相應改變,應把一次性學校教育轉變為階段性、分專業的終身教育[4]。同時在繼續教育中轉變觀念,將過去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育模式轉變為更加注重素質和能力開發的新型教育模式,融素質教育與業務培訓為一體、知識傳授與業務能力培養為一體,理論聯系實際,培養醫務人員認識和解決問題能力。21世紀是生命科學大發展時代,人才培養模式的走向是“通才”與“復合型人才”。具體而言,就是能夠迎接新技術革命挑戰的新人;能夠參與全球性競爭與合作的新人;能夠主動適應、積極推進,甚至引導一系列變革的新人。要做到這些,醫務人員必須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廣博的知識,尤其要具備扎實的生命科學與信息科學知識,熟練地使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情報信息系統,把握醫學科學發展方向。在當今社會,各種知識老化期大為提前,人的技能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淘汰,面對難以預測的未來社會,人們要能夠自己發現問題,進行自我思考,主動作出判斷并采取行動,即應具備較好的解決問題能力。現代醫學迅速發展,新的診斷與治療手段層出不窮,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學知識的普及,患者對醫務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醫務人員沒有創新能力,就很難在越來越激烈的醫療競爭中站穩腳跟。因此,要鼓勵醫務人員開展科學研究,不斷探索醫學發展新技術,提高科學研究能力,參與國際醫學競爭[5]。
隨著醫學科技的迅猛發展,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給醫務人員帶來新挑戰。繼續醫學教育作為更新知識的重要手段,對增強醫務人員競爭實力起著關鍵性作用。因此,重視繼續醫學教育,創建繼續醫學教育機制,樹立繼續學習、終身教育理念,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對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隊伍及高水平管理隊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
[1]汪秀玲,胡春峰,宋強,等.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師的教育及繼續教育[J].醫學教育探索,2009,8(3):315~317.
[2]陳昌海,劉麗佳,王春江.我區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1999(3):205~206.
[3]楊輝,張弢,李桂嬌.重視繼續醫學教育以提高醫務人員診療水平[J].醫學教育探索,2009,8(3):323~324.
[4]方華,宋詠堂.繼續醫學教育對人才素質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0,20(20):3199~3120.
[5]宋詠堂,項紅兵,唐洲平.從醫學目的轉變看疼痛治療的現代要求[J].中國民政醫學雜志,2000(12):357~358.
G72
A
1671-1246(2011)13-0141-02
南方醫院院級教育研究課題“PBL+LBL+EBM教學模式在八年制醫學生肝膽外科實習帶教中的應用研究”(10NJ-FC03)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