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瑞宇
(長治學院 電子信息與物理系,山西 長治 046011)
談“師言師語”式教學風格
郝瑞宇
(長治學院 電子信息與物理系,山西 長治 046011)
文章提出了“師言師語”式的教學風格,即體現為在講授物理內容時,適時適度臨場凝煉出一些科學思維、學習態度、方法等方面的語言(作者稱這些語言為“師言師語”),讓學生記下,師生共勉,以此來促進學習。
師言師語;教學風格;教學
在大學課堂上,教師的教學風格對學生的學習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筆者在講授《原子物理學》等課程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師言師語”式的教學風格。簡言之,這種教學風格體現為在講授物理內容時,適時適度凝煉出一些科學思維、學習態度、方法等方面的語言(作者稱這些語言為“師言師語”),讓學生記下,師生共勉,以此來促進本節物理內容、及整門課程、甚至其他課程的學習。下面具體談談這種教學風格。
筆者在講授《原子物理學》課程時,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原子物理學》(楊福家著)教材。該教材在序言中就提到[1]:作為一門大學課程,我們不僅要幫助同學積累一些知識,而且要特別提倡智能的培養。培養智能,主要是培養自學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研究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但在教學實踐中,作者發現學生還是習慣于注重知識的積累與掌握,而對積極思考、智能培養卻重視不夠。或者說,即使看重智能培養,也深感力不從心。在這種狀態下,作者作為主講教師,究竟是順從學生,只管知識的講授,還是按照教材要求,采用“言猶未盡”的講授方法?何去何從,是擺在面前很現實的問題。經過探索與思考,作者結合《原子物理學》內容本身包含很多科學思維、學習態度、方法等的特點,逐步形成了“師言師語”式的教學風格。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現階段,盡管涌現出了許多新型的教學媒體,但言語符號仍是人類教育中最基本、最簡單的信息傳播手段。言語符號在教育中的特點和功能包括[2]:(1)簡單性,不需任何體外物質協助,只需師生語言相通即可陳述知識、說明概念、描述形象、敘述情境、表達思想;(2)豐富性,隨著新的語言不斷積累,語言所能表達的思想也越來越豐富;(3)快捷性,只要教師發出聲音,學生幾乎同時聽到;(4)通俗性,師生只要文化背景相通,學生就能聽懂教師的語言;(5)反饋性,學生可及時對教師語言加以反饋。
正是因為語言有以上特點功能,且在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作用明顯,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語言的作用。“師言師語”式的教學風格正是以此為前提基礎。而且,為了克服口頭語言難以保留的局限性,作者采用了讓學生記錄“師言師語”的方式,在記錄和重復中,學生的感觸逐步加深。
值得一提的是,“師言師語”是作者在教學中臨場根據學生反應和物理教學內容凝煉的,在課前沒有準備,只有這樣,學生和教師才能對課堂充滿期待。有期待的課堂,應該會為學生的學習效果奠定好的基礎。當然,這些“師言師語”由于沒有充分的準備時間,可能比較粗糙,但作者認為基本不影響“師言師語”發揮作用。以下是學生摘錄作者在課堂上的部分“師言師語”:
(1)解題能力實際上就是能在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方法辦正確的事情,抑或要對思維不斷進行調整。
(2)自學不只包括時間上的保證,更重要的是在自學思維強度上的保證。
(3)干工作應該是干什么就喜歡什么,在人生的征程上,不可能一輩子只干一件事情或者說在同一個地方干一輩子事情。
(4)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需要記住一些核心詞匯,學習者可以通過它記起最大信息量的相關知識。
(5)核心詞匯的提煉是在學習過程中積淀形成的,因為知識如果不應用便會被遺忘。
(6)沒有活力的知識無用。
(7)要看到前途,看到光明,要用汗水去礪煉本領,用智慧升華人生。
(8)能力一般要以知識為載體。
(9)課堂上要求學習者保持高速的思維運轉,在老師所講的內容基礎之上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且要有批判思維,即否定的哲學思想。
(10)在大學講堂上,教師一定要擯棄“抱著走”的教學方式,大量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在講授內容上絕對不能書本云而云,一定要在學科的前沿性、寬廣性以及科研成果方面有所體現。
(11)在隱形知識的遷徙過程中要把這種遷徙意識變成學習者的本能。
(12)每位學習者都要崇尚成功,在成功的道路上允許失敗,但必須用辛勤的汗水去培養成功,不斷地成功可以增強學習者的自信心。
(13)大學學習的目標不只是獲得什么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獲得什么知識。
(14)我們的學習態度可嘉,表現優異,只要假以時日,必將沖破重重迷霧,迎接光輝的明天。
(15)人外有山。
(16)大學生平常的日常習慣,在一定程度上決定未來的發展。
(17)科研需要有恒心,有豐富的想象力。
(18)科研就是從事人類前所未有的工作。
總之,作者的“師言師語”式的教學風格還應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如能拋磚引玉,作者將深感欣慰。
[1]楊福家,原子物理學(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2]章偉民,曹揆申.教育技術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
Study on the“Teacher Language”Teaching Style
HAO Rui-yu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Physics,Changzhi University,Changzhi Shanxi 046011)
In this paper,“Teacher Language”teaching style is presented.The style reflects the content that languages are condensed in teaching physics,timely and appropriately,including scientific thinking,attitude,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Teacher Language”is called),with students writing down,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Teacher Language;teaching style;facilitate teaching
G420
A
1673-2014(2011)02-0008-02
2011—01—01
郝瑞宇(1979— ),男,山西陽泉人,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光孤子理論研究。
(責任編輯 王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