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蘭 張有成 成東升
乙肝疫苗(HepB)是預防和控制乙型肝炎(乙肝)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同時也降低了肝細胞癌的發生率[1]。自1992年衛生部將HepB納入計劃免疫管理以來,我國每年有數千萬人接種HepB,其安全性已得到證實[2]。但是隨著HepB接種的普遍開展和接種人數的增加,有關HepB疑似接種異常反應(AEFI)的報道逐漸增多,而HepB導致的嚴重AEFI或者死亡則極少發生[1]?,F將鎮原縣首例接種HepB后誘發的嬰兒猝死病例報告如下。
患者,男,1月齡,于2010年5月21日10時在某鄉鎮中心衛生院預防接種門診,經左上臂三角肌常規皮膚消毒后,應用一次性無菌注射器肌肉注射第2針乙肝疫苗0.5ml。接種后1小時左右,其母發現該嬰兒出現拒乳,顏面青紫,手腳發涼。當日12時10分急診入院,體查:嬰兒無心跳,無呼吸,瞳孔散大,全身發紺。經搶救,嬰兒心跳、呼吸未恢復,于12時40分死亡。
該患兒于2010年4月21日在上述鄉鎮中心衛生院住院分娩出生,出生當天常規接種了卡介苗和第1針HepB,未發生不良反應。該衛生院使用的HepB是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酵母重組乙肝疫苗,劑量為每支5μg/0.5ml,批號為:20080920-4,有效期為20110914。疫苗由省、市、縣、鄉逐級配送,運輸、儲存及接種過程符合《預防接種工作規范》要求。
4月22 日,經家長同意后,當地公安局法醫對死者進行了尸檢,未發現可致死的明顯病變。根據當地衛生、公安部門的請求,某醫學院法醫教研室對尸檢的部分組織臟器做了病理組織學檢查。6月25日病理檢驗結果顯示:肺臟、肝臟、腎臟、腦、胸腺均淤血,并間質性肺炎;其心臟淤血伴灶狀出血,心臟發育不全,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法醫病理診斷:心臟病猝死。
對接種疫苗發生死亡病例的尸檢是證實與疫苗是否相關的重要措施[2]。市、縣級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診斷小組根據臨床檢查、現場調查以及病理檢驗等綜合分析,診斷為注射乙肝疫苗誘發心臟病的發作猝死。此類死亡病例,在我縣僅為首例,故予以報道,以此引起預防接種單位和工作人員的重視。
HepB總體上是安全的,但對于接種個體體質、健康原因所致疑似AEFI及可能引起的負面社會影響不容忽視。
[1]蘇楊,劉大衛.乙型肝炎疫苗預防接種安全性綜述[J].中國疫苗和免疫,2010,16(1):76-81.
[2]王富珍,崔富強,劉大衛,等.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后10例嬰兒死亡的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分析[J].中國疫苗和免疫,2009,15(1):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