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芳
(河南工業大學 外語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在旅游文本翻譯中的運用
張莉芳
(河南工業大學 外語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在旅游文本的翻譯活動中,譯者的思維方式,語言習慣直接影響著翻譯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奈達的功能對等翻譯理論的本質,結合旅游文本的自身特點,提出了適宜性和對等性的翻譯原則。
功能對等;旅游文本;翻譯原則
尤金·奈達(Eugene A.Nida)是一位杰出的語言學家,被稱為“美國翻譯之父”,也是中國翻譯界最為熟知的國外翻譯理論家之一,其翻譯理論自從19世紀60年代以來在中國翻譯界受到極大推崇。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西方翻譯理論被介紹到中國,翻譯界對于的奈達的理論研究也在逐步淡化,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翻譯實踐中對其理論的倚重程度仍不可輕視。尤其是他提出的“動態對等”(dynamic equivalence)理論,也就是“功能對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理論,迄今依舊是翻譯界廣泛采用的翻譯標準。
“功能對等”是源于奈達的“動態對等”理論基礎上的另外一種說法。所謂動態對等,指的是“譯文讀者對譯文信息的反應和原文讀者對原文信息的反應基本一致”(Nida&Taber 1969:24)。為了避免“動態”一詞可能引起的誤解,奈達把“動態對等”的說法變為“功能對等”。究其內涵,這兩種說法并無差異。功能對等理論強調的是從讀者的接受角度去思考翻譯問題的,這就要求讀者不僅能夠理解原文,還要在理解基礎上付諸行動?!肮δ堋笔窃摾碚撝饕獜娬{的中心,換言之,“功能”方面的對等和一致才是翻譯的目的所在。在奈達的著作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中,他指出了交際和影響的有效性,羅列文體的各項特征遠沒體現其功能重要。與其他翻譯理論相比,功能對等理論體現出更加靈活的特性,以及翻譯實踐的多樣性。因此,雖然奈達的翻譯理論著重于圣經翻譯,但功能對等的價值遠遠超越了圣經翻譯的局限,對于諸多文體的翻譯實踐都行之有效。
旅游文本指的是旅游一線人員在工作中經常接觸的,約定俗成的應用型文本。其功能主要以呼喚功能為主,兼有信息功能和表達功能。因此,旅游文本的翻譯,要求把交際翻譯和語義翻譯結合起來,譯者不僅要注重文本功能的傳遞和讀者的理解,而且要運用適當的翻譯方法,巧妙地對源語文本加以表述。旅游文本是外國游客獲取中國旅游信息的唯一來源。譯者在對旅游文本翻譯時不僅要考慮語言表達方面的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還應該考慮東西方地域文化差異所造成的思維表達的差異,注重原文與譯文之間信息的對等。事實上,旅游文本翻譯的過程是正確理解原文并創造性地用另外一種語言將原文再現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譯者要學會以理解為前提,以準確表達為目的,在此基礎上,對傳遞的信息不斷核校,使其更符合目標語的表達習慣。
1、文本內容表述適宜
對譯者而言,對譯文內容一目了然是翻譯活動的首要任務。換言之,翻譯的結果要信息全面,語言流暢,無源文化背景的讀者都可以理解。因此,在旅游文本的翻譯中,我們要從讀者的角度考慮內容的可接受性,檢驗是否能在目標語的情境中實現譯文的預期功能。特別是旅游文本中常含有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漢語旅游文本常常使用成語或者俗語表達,景點描述采用比喻,對仗等修辭手法,如:在中文中我們經常形容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如果在英語中直譯為“the bamboo after rain”,明顯是不適宜的。應該譯為“the mushroom after rain”,這樣更加符合英語使用習慣。
2、文本信息對等體現
作為一種實踐性極強的語言交際行為,翻譯過程中應該追求原文讀者和譯文讀者的感受基本相符。在旅游文本的翻譯中,信息的對等體現被認為是翻譯活動的主要目的。檢驗譯文質量的標準應該涉及三個方面:①忠實原文;②形式恰當,吸引讀者;③容易理解。概括起來,翻譯理論界將“忠實”和“通順”作為普遍的翻譯標準。結合旅游文本的特點,其翻譯過程的忠實不僅要忠實于原文的內容與風格,更重要的是忠實于原文的文本信息和功能以及原文的預期目的。
為了達到旅游文本源語與目的語之間的對等一致,實現其內涵,價值的完全體現,旅游文本的翻譯必須使用合適的翻譯技巧,如:增譯,減譯和轉譯。
增譯指的是在翻譯過程中,從原文語義、語法和修辭的需要出發,在保留原文語義信息的前提下,適當地補充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的方法。
在山西歷山景區舜王坪的介紹里,有這樣的一段文字:“舜對樂師說,你去教導那些青年人,要把他們教育得正直而溫和,寬厚而謹慎,性格剛強而不盛氣凌人,態度隨和而不傲慢失禮。”
翻譯為“Shun,one of the Three Emperors,asked his court musician to teach young people to be honest and gentle,to be generous and cautions,to be brave but not to lift their horns,to be amiable but not impolite.”
這里需要加入對舜的身份及歷史地位的簡單介紹,外國游客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知識。結合到晉城旅游的具體情況,介紹“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等富有特定歷史和傳說的景點,增加相關的背景知識尤為必要。
減譯是指在翻譯中將原文中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或不重要的信息適當刪減的方法。
在對于皇城相府地理位置的介紹里有這樣的描述“其建筑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是一組別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p>
其英語翻譯為“The palace is a typical castle-like building complex characteristic of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It was built on the hillside of a mountain and there are rows and rows of houses in the castle.”其中“官宅民居”雖被省略,但對于皇城相府的地理位置無理解上的影響。
轉譯是指對原文的字面意思添加注釋或解釋。這種方法可以幫助目的語讀者對原文的字面含義或內涵的理解,增強譯文的可讀性。
在陵川錫崖溝景區的介紹中有一段這樣的描述“60年代,他們不甘閉塞,向大山宣戰,經過30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在懸崖峭壁上鑿出了一條長7.5公里的”之“字形掛壁公路?!?/p>
In the 1960s,people in XiYaGou didn't want to be trapped by the big mountain (Mt.Taihang) and decided to build a road.After 30 years'hard work,they have digged out a cliff road(just like the Chinese character“之”)in the steep mountain.
旅游文本的翻譯是一種跨越社會、語言、時空及文化的交際活動。譯文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外國游客在華旅游的印象和選擇,同時,文本資料的翻譯也是我國旅游業進國際化市場的重要途徑之一。如果把旅游文本翻譯比作是有目的驅動的一項活動,譯者就是這項活動中至關重要的協調者?;谟h旅游資料在文體使用風格、語用習慣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在旅游資料翻譯時,譯者要認真研究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實現譯文與源語高度一致,以提高旅游資料的譯文質量,更好地傳播中國的獨特文化。
[1]Eugene A.Nida.語言與文化——翻譯中的語境[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2]Eugene A.Nida,&Taber,C.R.1969.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Leiden:E.J.Brill.
[3]馬慧娟.奈達翻譯理論研究[M].北京: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出版社,2004.
[4]康寧.從語篇功能看漢語旅游語篇的翻譯[J].中國翻譯,2005,(3):85.
[5]張寧.旅游資料翻譯中的文化思考[J].中國翻譯,2000,(5):54.
The Application of Nide'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o Tourist Texts Translation
ZHANG Li-fa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Henan 540001)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of tourist texts ,the translator's thinking mode and language habits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effect of translation.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theory,combin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 texts,and puts forward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suitability and equivalence.
functional equivalence;tourist texts;principle
H315.9
A
1673-2014(2011)06-0076-03
2011—10—19
張莉芳(1979—),女,山西沁水人,碩士,主要從事跨文化交際與翻譯研究。
(責任編輯 晉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