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娥
病人的指導教育是促進醫院由單純治療服務向預防、治療、護理、康復一體化保健服務轉變的重要手段[1]。急診科作為醫院的窗口科室,收治的病人有其特殊性,病人往往發病急、病情重,不是面臨生命威脅,就是遭受軀體痛苦,心理處于高度應激狀態,容易出現焦慮、恐懼、緊張、急躁、易怒等心理問題[2],護士不但應具有嫻熟的搶救技術,還要了解各種疾病病人的心理特點,給予針對性心理護理。我們從2006年開始針對不同疾病的急診病人實施相應的心理護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 2006年1月—2010年7月急診科收治的11 650例病人為研究對象,其中男 8 566例,女 3 084例;年齡 15歲~74歲,平均年齡38.7歲 ;外傷9622例,急腹癥1798例,中毒230例。
2.1 外傷病人的心理護理 任何原因所致的外傷多有傷口出血、疼痛,病人突然受到刺激而產生恐懼、緊張、不安的心理,由于疾病來得突然,病人對自己的疾病認識不足,會產生殘疾或死亡的恐懼心理。急診護士應冷靜、沉著、有條不紊地處理各種復雜情況。在緊急處理傷口的同時了解病人的職業、性格、文化程度等情況,用溫和的語言安慰病人,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和解釋,使病人保持穩定的情緒,消除因缺乏相關知識而引起的不良心理和顧慮,以取得充分合作。不要讓病人直視傷口,迅速進行止血、固定、包扎,并建立靜脈通道。即使遇到復雜、嚴重的傷情,護理人員也必須沉著、冷靜,與醫師密切配合,留給病人淡定自如的感覺,以避免加劇病人的恐懼心理。搶救工作中,說話要謹慎、舉止要文雅,鎮定自若、忙而不亂,必要時給予病人鼓勵的眼神,積極的暗示,各項技術操作要做到穩、準、輕、快,如靜脈輸液或深靜脈置管努力做到一次成功,增強病人對護士的信任感,給病人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從而建立和諧互動的護患關系。
2.2 急腹癥病人的心理護理 病人常因腹痛劇烈、難以忍受,有瀕死感,迫切要求止痛,急診護士針對這種心理應安慰病人,一方面給予病人迅速的檢查,盡快明確診斷;耐心向病人說明不能隨便使用止痛藥,以免掩蓋病情,使病情惡化,延誤了診斷和治療的機會。同時,應鼓勵病人堅持片刻,并且盡量給病人一個期待時間,如“檢查結果一出來就可以立即處理”等,告訴病人很快會得到徹底的治療,使病人能夠增強戰勝疼痛的信心。通過得體的舉止、專業的解釋、耐心的引導,讓病人充分理解等候的必要性,使病人及時了解自己的病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診治。
2.3 中毒病人的心理護理 中毒病人有一定的社會、家庭因素,如吵架、失戀、婚變等,多處于不能自我平衡的心理狀態,存在絕望、極端的心理問題,如故意不配合洗胃,插胃管不合作,甚至故意拔出胃管等情況,使洗胃等工作無法進行,以致拖延了時間,失去了搶救治療的機會。對于這樣的病人,不應流露出厭煩的情緒,直接告訴病人“死僅僅是逃避,不能解決問題”,質問病人“這樣的死是否值得”……等。必要時給予強制洗胃,使病人度過危險期。做好親屬說服教育工作,使其主動安慰病人,用親情喚回病人的生存意愿,鼓勵病人面對現實,消除其悲觀厭世的心理,取得病人的合作,在家屬的配合下,保證搶救工作順利進行。
良好而有效的心理護理在促進急診病人康復以及構建和諧護患關系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2],不但可以消除病人的恐懼、焦慮心理,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而且可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贏得病人的信任、理解、支持[3],減少醫療糾紛,同時也促進了護士自身素質和服務質量的提高[4]。
[1]紀晉萍,趙海琴.健康教育在子宮全切術中的應用[J].家庭護士,2006,4(7B):64.
[2]高雪梅,張娣.對急診病人進行心理護理的重要性[J].臨床肺科雜志,2008,13(8):1101.
[3]彭朵.護患糾紛產生原因及對策[J].中國醫學理論與實踐,2007,17(4):481.
[4]張玲.急癥手術患者術前的心理需求與護理[J].臨床醫藥實踐,2010,19(5A):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