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周靜怡
層級護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區管理中的應用
王曉紅,周靜怡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不斷擴大,護士的職能不斷拓展,護理工作的內容也在不斷增加,而目前我國護理人員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較欠缺,且過去的護理模式已遠遠不能滿足病人的需求,如何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護理人力資源,滿足病人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是目前護理管理亟待解決的問題[1]。2007年6月,我科開展層級全責護理模式,有效提高了病人和醫生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高了護理質量,管理效果良好。現介紹如下。
1.1 對象 消化科開放床位數為36張,護理人員16人,床位與護理人員之比為1.0∶0.4;學歷:本科6人,專科 10人;主管護師6人,護師7人,護士3人;工齡:5年以上6人,5年及以下10人。
1.2 方法 由一組不同層級的護理人員對自己負責的病人從入院到出院提供系統的、連續的、整體的護理,既能發揮不同層級護理人員的作用,又能將責任落實到位,具體方法如下:
1.2.1 構建層級全責護理管理框架 根據護理人員的不同能級,設立責任組長、責任護士、輔助護士,10年以上(主管護師)擔任責任組長,5年~10年的護士(護師)擔任責任護士,5年以下的護士擔任輔助護士,采取“護士長※責任護士※輔助護士”層級管理的形式,明確職責,責任到人。
1.2.2 調整上班時間,實行8 h連續工作制,采取彈性排班將病區分成2個護理大組,從中選出5人責任組長,每個護理小組分管18張病床。其中2位責任組長實行全白班,另外3位責任組長實行節假日及夜班帶班,保證節假日及夜間有一位責任組長當班,每月輪換班次;7位責任護士實行12 h連續工作制,以此減少護士交接班次數,減少出錯幾率。組長班07:30~12:00,15:00~ 18:00;夜班帶班18:00~22:00,05:00~ 08:30(次日);責任班 07:30~19:30,夜班19:30至次日 07:30(次日);3位輔助護士根據工作量及危重病人的多少彈性排班,如晚夜班治療任務多、危重病人多時及時增加輔助護士。
1.2.3 明確制定崗位職責 責任組長要求具備護師以上職稱,大專以上學歷,有過硬的專科護理技術操作能力及組織搶救能力;有較強的應變能力,能夠處理和應對臨床護理過程中的突發事件;有良好的溝通和組織協調能力,主要負責督導本組責任護士完成工作,進行健康教育,書寫、整理并檢查護理病歷,檢查護理效果,履行8 h外帶班護士長職責,監控護理質量。責任護士實行全責制,完成本組病人自入院到出院期間的各項護理及治療。輔助護士負責完成間接護理工作,如收費、領藥等工作,協助責任護士完成各項臨時治療工作和配合搶救工作。
自實行層級全責護理模式以來,年輕護士明確了個人發展方向,激發了努力工作的熱情,通過服務病人,夯實了專業基礎。低年資護士反映工作有組長幫助指導,心里有安全和踏實感,醫生及病人對護士的滿意度也明顯提高。2009年護理質控檢查結果,滿意度提升了8%,基礎護理合格率提升了4%,健康宣教普及率達100%。
3.1 層級全責護理模式調動了護士的積極性,充分發揮護士的潛能 層級全責護理模式對護士素質要求高,迫使護士不斷地學習鉆研,提高業務水平。增強護士主動服務意識,護士在工作中由“要我去做”的思想轉變為“我要去做”的主動服務觀念,主動巡視病房,及時發現病人病情變化,為病人解決各種疑難問題。增加了護士自我發揮的空間,調動了護士工作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各盡所能,充分發揮了護士的潛能,增強護士工作的成就感。
3.2 實施層級全責護理融洽了護患關系,有效提高了病人滿意度 層級全責護理模式是將責任制護理和小組護理融合在一起,是護理管理、護理組織結構、護理服務模式改革的嘗試,它集合了護理分層級管理、責任制護理、小組護理和原有功能制護理的優點,在人員管理上分層級管理,逐級指導。層級全責模式下一組不同層級護士負責照顧一組病人,責任護士相對固定,病人容易找到自己的責任護士;使病人時刻感到有人管;每一個責任護士負責的床位相對固定,增強了護士的責任感和同情心,使病人感覺滿意。護士在病人床邊工作的時間增多,對病人情況熟悉程度高,更好地了解病情,更能給病人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服務,使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更能落實到位。病人感覺到護士經常在身邊,有安全感,被照顧的感覺,增加了與病人溝通交流的機會,有利于加強護患關系。對改善護患關系提供適合的平臺,護患關系有較好的改善[2];護士實行12 h連續工作制,增加治療高峰時段上班的護士,滿足了病人的需求,減少出錯的幾率。因此護士的工作得到病人和家屬好評,病人滿意明顯提高。
3.3 層級管理,責任到位,方便管理與監控,使護理質量得到保證 層級全責護理模式是由一組不同層級的護理人員對自己負責的病人從入院到出院提供系統的、連續的、整體的護理。既能充分發揮不同層級護理人員的作用,有利于護理人才的培養。更能體現按職稱、按能力上崗,增強了護士的競爭意識,有利于提高護士的整體素質。同時實現層層管理、層層問責、責任到人,完善責、權、利的統一。
總之,我科開展層級全責護理模式后,各層次護理人員病房管理經驗和業務水平不斷提高,護理管理進一步深入和系統,在病人及護理內容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確保了護理質量,較好地構建了目前社會狀況下的護患關系,護理工作得到了醫生和病人的高度好評。
[1] 王妮,文鋒華,張玉梅,等.層級全責護理模式在護理人員分層次使用中的實踐[J].當代醫學,2008,2:105-106.
[2] 李美華,黃雪儀,譚惠儀,等.醫護人員對層級全責護理工作模式認同程度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9B):1.
App lication of hierarchy nursing mode in digestive departmentward management
Wang Xiaohong,Zhou Jingyi(First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030001 China)
1009-6493(2011)1C-261-01
R 197.323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1.03.048
王曉紅、周靜怡工作單位:030001,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
2010-11-06)
(本文編輯 呂佩)